連云港市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年7月24日下午3點30分
地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名志
發布人:市發改委主任韋懷余,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劉軍
發布議題:2018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張名志: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高揚加快發展主旋律,突出綠色發展主基調,狠抓改革創新主引擎,拓展特色發展主路徑,把握協調發展主方向,振奮精神、鼓足干勁、迎難而上,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經市政府領導批準,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相關情況。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市發改委韋懷余主任,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軍副局長。我是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名志,主持這場新聞發布會。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兩項議程:一是請市發改委韋懷余主任通報2018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相關情況;二是請記者朋友們就關心的問題提問。
首先,進行第一項議程,請市發改委韋懷余主任通報2018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相關情況。

韋懷余: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謝新聞界朋友們多年來對全市發展改革工作的關心支持。下面,我就2018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作簡要通報。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深入推進“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突出重點環節,落實關鍵舉措,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全市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明顯增強。
(一)實體經濟持續向好
1.工業生產總體平穩。1-6月份,全市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工業增值稅分別增長13.3%、12.5%。醫藥、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增勢強勁,合計增收105.4億元,對全市工業應稅銷售貢獻率達70%。骨干企業支撐有力,全市28家強優企業拉動明顯,實現工業應稅銷售682.3億元、增長1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4.4個百分點。
2.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消費市場持續向好,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8.6億元、增長9.7%,增幅位居全省第5位。旅游業蓬勃發展,實現接待游客15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2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5%。“互聯網+商貿”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截至6月末,全市網絡零售額達80億元、同比增長近30%,網店數量達3萬余家,從業人數8萬余人。
3.高效農業加速集聚。1-6月份,全市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2.9萬畝,總面積達117.6萬畝,占耕地面積比重提升至20%。開放農業快速推進,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新增7家省級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新增數量全省領先。
(二)投資項目穩步向好
1.投資結構趨于優化。1-6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高于全省平均2.8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7.3%,高于全省平均1.4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達60.1%。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0.4%。民間投資潛力、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1-6月份全市民間投資646.1億元、增長14.7%,高出全部投資增速6.6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提高到61.9%、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和城建投資有所放緩,累計完成279.2億元、同比下降6.6%,低于投資增幅14.7個百分點。
2.投資領域更加合理。補短板投資不斷加快,130個補齊產業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扶貧開發等方面短板和薄弱環節的投資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25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5.5%。1-6月份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下降2.5%,占投資總量比重下降1.3百分點。
3.重點項目穩步推進。2018年全市共安排48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994.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50.2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61%、54%。中復神鷹碳纖維技術改造、興鑫鋼鐵環保治理等17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或投入運營,雙菱風電模具、毓豐鋰電池正極材料等一批項目進入設備調試或試生產階段,上半年,486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15.6億元。
(三)發展動能加速轉換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全力提升化工行業供給質量,近200家化工企業停產整頓,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積極擴大直接融資,新增場外市場掛牌企業45家,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130.6億元。鼓勵參與 “直購電”,110余家企業直購電量30億千瓦時,累計降低用電成本約6000萬元。
2.高新技術產業增速較快。新醫藥、新材料行業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三新產業實現應稅銷售368.3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達28.7%,高于去年同期2.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7.2%,占規上工業比重41.2%,較去年同期提高7.4個百分點。
3.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深入實施科技企業培育“十百千”工程,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升高”,1-6月份全市50家企業成功納入省高企培育庫,5項醫藥企業科技計劃項目獲省科技廳立項公示。恒瑞醫藥、正大天晴等骨干藥企銷售額中有近一半來自近幾年新上市藥品。
(四)財政金融較為穩定
1.財稅收入增長較快。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8.6億元、增長8.7%,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11.8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居民收入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分別增長19.8%、51.2%、19.6%。稅收質量明顯提高,全市稅收占比77.5%,較去年同期提高6.7個百分點。
2.融資規模穩步擴大。截至6月末,全市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33.3億元,其中各項貸款比年初增加252.7億元,同比多增21.1億元。直接債務融資發行平穩,6月末,直接債務融資存量483.4億元,比年初增加24億元,增量居蘇北第二。
3.金融領域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全市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余額分別為931.2億元、1695.4億元,較年初增加99.3億元、171.1億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進一步規范,債務風險得到進一步化解,政府性債務管理工作總體進展平穩。
(五)外向型經濟持續回暖
1.“兩基地”建設進展較快。上合組織物流園加快建設,1-6月份園區累計完成物流量683.7萬噸、物流業總收入1.4億元,分別增長67.5%、62% 。中哈合作持續發力,中哈物流場站完成集裝箱進出場量13.8萬標箱,同比增長25%;哈國東門無水港完成過境換裝集裝箱量5.6萬標箱,同比增長36.3% 。
2.港口運輸總體平穩。1-6月完成港口吞吐量1.2億噸、集裝箱238.8萬標箱,分別增長2.4%、1%。多式聯運穩定增長,海河聯運量594.2萬噸、增長47.3%。國際貨運班列運輸完成3.2萬標箱,同比下降14.3%,其中6月當月止跌回升,與5月份相比實現環比增長9.5%。
3.外資外貿穩步向好。從1-6月份數據看,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98.9億元、增長14%,高于全省平均4.6個百分點。全市30家重點企業完成進出口188.5億元、增長17.8%,高出全市平均增幅3.8個百分點。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5億美元,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今年5月,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獲批建設,將為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1.居民收入持續增長。1-6月份,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82元、增長9.2%,快于全省平均0.3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2元、增長8.2%,增幅居全省第9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0元、增長9.2%,增速快于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
2.就業形勢保持穩定。1-6月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88%、較去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全市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9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4萬人、支持成功自主創業人數0.87萬人,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0.1萬人、0.26萬人、0.28萬人。
3.物價水平溫和上漲。1-6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2.0%,漲幅較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低水平。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八大消費品價格分別上漲0.6%、1.2%、2.9%、2.4%、2.3%、3.5%、2.8%、1.6%。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總體來看,全市經濟運行態勢總體穩定,全市各項指標保持合理區間并繼續呈現向好跡象,高質量發展效應持續顯現。全市上下緊緊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戰略部署,在各方面形成了抓發展、爭進位的強大合力,隨著全市重大項目的持續推進和“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的有效落實,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條件將進一步牢固。與此同時,全市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部分行業、部分指標結構性調整,筑底蓄勢和回穩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下一階段,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省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進一步解放思想、狠抓工作落實,全力鞏固當前健康穩定運行的發展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一)抓運行調度,努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緊盯序時進度,全面對照省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指標體系,對標找差,自加壓力,推動各項指標達標落實。強化運行調度,突出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等核算地區生產總值的關鍵性指標,與周邊城市開展橫向比較,認清差距、倒排任務、搶抓進度。強化督查推進,重點加強對滯后經濟指標、進展較慢重點項目的協調督查力度,推動各項任務達標見效。
(二)抓企業服務,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落實全市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充分釋放改革紅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造良好營商氛圍。壯大骨干企業,做好28家強優企業的全流程服務。以《支持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政策的意見》出臺為契機,加強政策宣傳,抓好產業培育,全力鞏固新醫藥、新材料、石化等產業優勢,支持企業增資擴能、新上項目,并在政策扶持、要素供給等方面給予傾斜,力促盡快形成新的增長點。
(三)抓項目投入,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全力以赴抓好盛虹煉化、衛星石化、東華能源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動及早開工建設。千方百計做好產業項目要素跟進,化解面臨難題,牢牢抓住列入三年行動計劃的66個重大產業項目,實行領導掛鉤幫辦,持續加快投資,確保產業投資1000億的年度目標不動搖。著眼項目良性滾動發展,重抓項目的招引儲備。聚焦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在石化、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先進裝備制造業等方面,強化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四)抓產業轉型,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以“兩灌”化工園區整治為重點,推動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實際特點,選準產業發展方向,通過提升投資質量、優化投資結構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動能培育,重點推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推動石化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盡早落地。
(五)抓重點改革,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大力推進國企改革,推動國企聚焦主業、壓縮層級、保值增值,切實服務全市經濟發展、社會調控和平臺建設等。進一步擴大開放,以綜合保稅區的獲批為重要契機和抓手,用好各類開放載體和平臺,研究出臺推進措施,進一步擴大開放,為未來申報建設自由貿易港打下堅實基礎。
(六)抓民生工程,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十大民生工程、50項惠民實事為抓手,繼續抓好民生改善,安排實施一批棚戶區改造、飲用水源保障、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群眾密切關注的民生項目,切實提供均等、便利、快捷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同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守住安全生產、社會穩定底線,切實維護好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
張名志:謝謝韋懷余主任。下面,記者朋友們可以就關心的問題提問。

記者:上半年經濟運行主要有哪些特點呢?
韋懷余:首先,感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的經濟運行特點可以概括為三條:總體平穩、趨勢向好、壓力不小。
第一,總體平穩。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各項指標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部分指標增幅好于全省平均、高于周邊城市,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較為穩定。上半年,全市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工業增值稅等主要提質增效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3.2%、12.5%。增長態勢保持平穩,比如,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7%,這是在全市主動停產整治200多家化工企業和德邦化工搬遷等情況下,取得的增長成效。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證明我們經濟增長是平穩有序的。
第二,趨勢向好。從總體發展趨勢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聚集的發展要素越來越多,項目投入情況越來越好,項目的數量、體量也越來越大。體現在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兩個方面。一是產業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工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比明顯提高,“三新一高”產業增幅明顯加快,政策紅利、改革紅利、創新紅利持續釋放,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內生動力顯著增強;二是效益型指標高速增長,居民收入、企業利潤、財稅收入等各項收入性指標增速明顯快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第三,壓力不小。上半年,全市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較好,但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金融去杠桿、原油價格走高、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等多個方面,都深刻影響未來的宏觀經濟走勢。受統計體系結構性調整、兩灌園區整治、部分骨干企業檢修等多重因素影響,GDP、產業投資等少數指標未能達到序時;同時,部分大項目審批層級高、流程比較長、推進難度大,直接影響全市1000億元產業投資任務完成,距“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的目標還有差距,需要我們高度關注,積極加以應對,努力破解其中難題。謝謝大家!
記者:近年來,全市堅定實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市發改委每年都在市級層面篩選一批億元以上重點項目,搶抓推進、破解難題、也取得積極成效。今年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動員會上,市委項書記明確指出要把抓項目、抓投入作為核心,加快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請問,在重點項目推進上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韋懷余:感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緊緊抓住重點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瞄準千億產業投資目標,在項目進度、要素協調、項目儲備、推進導向等方面,加強攻堅、務實奮進,千方百計實現高質量的項目投入和高水平的項目推進。主要措施有:
(一)重抓項目建設進度。建成投產一批,優化條件、強化保障,確保鷹游新立成毛絨等項目按時竣工。加快實施一批,精心組織、搶抓進度,加快潤眾制藥等項目建設進程,力爭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抓緊開工一批,狠抓前期、加速推進,力爭盛虹石化等項目年內開工。有個好消息和大家通報一下,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石化產業布局規劃方案,我市徐圩新區位列其中,這為重點石化項目獲得核準并開工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重抓項目協調服務。加大項目服務力度,為重點項目設立“綠色通道”,及時辦理相關行政許可事項。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土地、能耗等指標向重點項目傾斜,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夠及時開工、按時竣工的重點項目,想方設法滿足建設條件。加大部門聯動力度,建立部門聯席會辦制度,對于市級權限范圍的項目,加強各部門配合,集中會辦,限時辦結。
(三)重抓項目生成儲備。對上爭取一批,深入研究政策、全力爭取政策、靈活運用政策,及時把握國家和省發展動態,努力爭取一批重大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盤子”。對外招引一批,聚焦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加快引進一批對全市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項目,大力培育新增長點,近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石化、新醫藥、新材料三大產業發展辦公室,通過大家的努力,在項目招引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對內催生一批,進一步完善我市扶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培優培強力度,推動社會資本以多種途徑和方式介入重點項目。
(四)重抓項目推進導向。強化組織領導,分解落實三年行動計劃66個重大產業項目,完善各級領導掛鉤聯系制度,做到“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強化跟蹤督查,制定《關于進一步完善市級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的通知》,堅持重點項目通報、季度現場觀摩、半年檢查考核、年終綜合考評等制度,采取多種形式適時檢驗項目推進情況。強化考核導向,出臺《支持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政策的意見》,制定《2018年度重點產業項目綜合目標考核細則》,建立健全重點項目評價激勵制度,著力提高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力促早開工、快建設,早投產、快達效。謝謝大家!
記者:上半年全市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穩步增長,請問具體哪些方面拉動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

劉軍: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882元,增長9.2%,在全省十三個市中居第四位。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602元,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610元,增長9.2%。
從居民收入四大項構成來看:
1.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7092元,增長9.8%,占可支配收入的55.1%,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5.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9354元,增長8.8%,占可支配收入的56.3%,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4.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4493元,增長9.6%,占可支配收入的52.2%,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5.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均為占比最高和拉動力最強的收入分項。
2.經營凈收入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為2952元,增長5.7%,占可支配收入的22.9%,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為3265元,增長4.4%,占可支配收入的19.7%,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0.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為2592元,增長6.9%,占可支配收入的30.1%,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2.1個百分點。
3.財產凈收入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為725元,增長10.7%,占可支配收入的5.6%,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0.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為1322元,增長8.5%,占可支配收入的8.0%,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0.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為40元,增長18.2%,占可支配收入的0.5%,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0.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較快,但其在四大項收入中占比最小,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最小。
4.轉移凈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為2113元,增長11.8%,占可支配收入的16.4%,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1.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為2660元,增長10.7%,占可支配收入的16.0%,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1.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為1485元,增長12.1%,占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7.3%,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2.0個百分點。
張名志:各位記者朋友們,感謝大家對我市經濟發展的關注。希望大家廣泛宣傳,為我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開到這里。謝謝大家!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