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2017年“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方案》解讀
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連云港市2017年“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就《方案》重點問題解讀如下。
一、《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2016年12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蘇政辦發〔2016〕149號)。我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委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扶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休閑觀光農業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到2017年底實現農村電商服務站點行政村全覆蓋。
為切實貫徹中央和省有關“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在培育經濟新動力、打造“雙引擎”、實現“雙目標”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市農委組織人員按照吳海云副市長批示(市政府辦文單(政辦復〔2016〕2384號))要求進行了調研,并結合市委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第十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市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要求,起草了《2017年全市“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方案》。《方案》內容向各縣區以及市商務局、市供銷合作總社等有關部門征求了意見,并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
二、《方案》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根據我市農業發展實際,《方案》提出的目標是,把“互聯網+”與農業轉型升級、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民創業創新緊密結合,全面提升我市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在各縣區和市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力爭2017年,全市新建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10個,培育涉農電子商務產業園10個,開設農產品特色網店100個,建立村級信息服務站1000個,培訓、新增農村電商從業人員1萬人,力爭農村電商服務站點村級全覆蓋。全市農產品網絡營銷額增長35%以上,達30億元;“12316”惠農短信用戶保持30萬戶;新創建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20個;規模設施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面積占比達15%以上;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60%。
三、《方案》對“互聯網+”現代農業重點任務是如何部署的?
基于我市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趨勢,根據省農委下發的《2017年“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要點》和《關于加快推進我市農業互聯網發展的意見》(連農現辦〔2016〕2號)的內容,提出了四方面重點任務:一是以智能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二是以“連天下”區域品牌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三是以益農信息社建設為重點,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全覆蓋工程;四是以農業大數據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管理服務網絡化。
四、制定了哪些措施來確保《方案》的落實?
為保障主要目標的實現和重點任務的落實,我們提出了五項主要措施,在經費投入、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等三個方面給予保障。
在加大投入方面,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爭取,加大農業信息化建設投入,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杠桿作用,積極推進農業“互聯網+”發展和智慧農業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金融資本、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智慧農業發展,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多元投入驅動的良好氛圍。
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一代通信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信息資源從城市到農村的延伸,為全市農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保障。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社會資本加強合作,建立多站合一、資源共享、共同推動的農村電子商務體系,鼓勵運營商、電商平臺渠道下沉,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公共倉儲配送體系,優化電商發展環境。
在創建政策環境方面,抓好典型示范,鼓勵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積極示范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信息化發展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機制,打造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新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宣傳、交流、評比等形式,加強相互借鑒,推廣成熟可復制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交流農產品網上營銷成功經驗,引領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氛圍。
連云港市農業委員會
2017年4月12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