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解讀
日前,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連云港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自發文日施行。為了便于各相關部門、各縣區等單位更好的理解該規劃的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落實工作,現就《規劃》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說明如下。
一、出臺的背景
近年來,連云港市旅游業在經濟持續增長、產業競爭力增強、產品業態完善、旅游產品結構優化、發展條件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未來五年,連云港市的旅游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為了全力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國家和省政府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金融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游業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關于全面構建“暢游江蘇”體系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法規和指導意見。這些政策和意見對推動連云港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智慧旅游發展、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旅游產業融合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連云港市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資源梳理有待加強、游客需求應對不足、旅游品牌影響力有待加強、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動力不明等挑戰。為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綜合帶動作用,探索連云港旅游業發展的新道路、新模式,為連云港市旅游業尋求新的增長點和驅動力,實現加快旅游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旅游載體、豐富旅游新業態、優化旅游市場秩序、推動智慧旅游發展等目的,連云港市旅游局在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組織編制了《連云港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文本經過三次大范圍征求意見和多次專家論證,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包括序言、“十二五”發展回顧、“十三五”發展環境、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旅游產業格局規劃、重點項目策劃、旅游產品策劃、市場營銷、實施保障、三年行動計劃、旅游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公共服務體系規劃等十二個篇章。現將《規劃》主要內容匯報如下:
(一)關于全市旅游業“十二五”總結和現狀分析
“十二五”期間,我市的旅游業在旅游經濟增長、品牌打造、項目建設、旅游環境、市場營銷、服務品質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存在諸如旅游品牌知名度有待加強、核心景區打造、管理體制、產品結構、區域聯動、公共服務體系有待改善等問題。《規劃》從宏觀政策、省級層面、市級層面等出發,提出我市旅游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全國旅游市場持續火爆、“一帶一路”上升為國家政策、海洋旅游成為新的熱點、旅游用地新政策等良好的宏觀環境,為我市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但是連云港的旅游產業發展也存在腹地經濟欠佳、產業基礎薄弱、城鄉二元化明顯、大交通瓶頸問題突出、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等制約條件。未來五年,連云港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新發展具有市場吸引力的旅游產品、集中品牌推廣、有效整合資源、提升行業管理水平,以建設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實現旅游產業的跨越發展。
(二)關于全市旅游發展目標和重要任務
“十三五”期間,連云港將依托空港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以品牌化、國際化和時尚化為核心特色,融合優勢資源、展現古城風韻,以文化度假、時尚休閑為主要業態表現形式,打造國際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東部濱海旅游首選地。將連云港市由一個旅游資源大市轉變成為旅游經濟強市,實現由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成為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特色鮮明的海洋休閑度假目的地,江蘇旅游從“水鄉江蘇”到“海上江蘇”形象升級和產品突破的領銜軍。繼續延用“西游圣境,山海連云”的旅游形象,將連云港市的海洋資源、山岳資源和西游文化進行強化,突出連云港未來打造成國際知名濱海旅游城市的目標定位。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重要任務是加大品牌建設,擴大城市知名度;強化龍頭引領,建設產業發展核心;加強品質提升,優化旅游產品體系;尋求亮點,實現旅游產業跨越發展;主客共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化中心,推動區域聯動合作。《規劃》預測到2020年,力爭全市游客接待量達4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6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0%和14%以上,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9%。
(三)關于全市旅游發展空間布局
《規劃》提出“一核、兩極、三軸、全域發展”的旅游空間格局。一核是花果山西游文化發展極核,全面提升花果山景區,整合城區孔望山、桃花澗、海州古城等景區,打造一個集旅游觀光、都市休閑、文化創意、娛樂體驗、會議會展、養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休閑度假極核”,輻射帶動全市旅游整體發展。兩極為贛榆濱海休閑度假增長極和東海湯晶養生度假增長極。三軸是海洋休閑度假產業軸、山海連云城市風情發展軸、山水人文體驗發展軸。同時,通過交通、水系、綠道等串聯多極多軸休閑度假旅游景區、旅游集聚區和鄉村田園發展區,增強各旅游軸、極輻射效應,構建旅游全域網絡,實現旅游全域覆蓋。《規劃》還對全市各個區縣從發展目標、發展方向、重大抓手以及產業方向等角度進行了全面規劃,力求對各個區縣的旅游產業發展起到指導作用。
(四)關于旅游市場定位和市場營銷
未來規劃期內,我市將借助城市建設和區域發展的機遇,深度開發旅游資源,以“山海連云,西游圣境”為形象定位,提升旅游產品吸引力和旅游市場知名度,進一步鞏固日本、韓國及港澳臺市場,并積極擴大在歐美的影響力,努力爭取其他國際市場。國內市場方面進一步夯實省內度假市場,加強在山東半島城市群、長三角以及中原城市群的市場影響力,并逐漸輻射京津冀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積極爭取其他國內市場。舉辦西游記文化節、連云港之夏、花博會、國際水晶節、冰雪溫泉季、徐福文化節以及灌云豆丹美食節等節事活動,有效積聚人氣,延長旅游旺季。
(五)關于重點旅游項目的分級策劃
按照項目體量、投資總額以及對區域的支撐、帶動、輻射能力的大小,將旅游項目分為龍頭項目、核心項目和重點項目三個層次。“十三五”期間,共建設27個項目,2個龍頭項目、3個核心項目、22個重點項目,其中2個龍頭項目為花果山西游文化產業集聚區和連云港濱海國家旅游度假區。3個核心項目為溫泉康養度假旅游綜合體、水晶商貿休閑旅游綜合體和海州古城綜合提升。22個重點項目為旅游集散中心、孔望山5A提升、南城歷史文化古鎮、云臺農場鄉村休閑示范區、“康緣”養生莊園、宋莊絲路小鎮、海頭海濱風情小鎮、班莊溫泉度假村、黑林國家農業公園、慢游體系建設以及景觀廁所建設等。《規劃》對重大帶動項目進行了詳細策劃,包括發展現狀、規劃思路、項目定位、提升方案以及具體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帶動,形成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優勢,建設產業集聚區,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并對項目建設時序做了科學安排,規劃近期啟動11個,中期啟動13個,遠期啟動3個。
(六)關于旅游產品、交通、環境保護及配套保障
《規劃》根據“十三五”期間旅游產品的重要程度,將連云港市的旅游產品體系分為三類。一是核心強化產品,代表連云港的旅游特色,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是未來五年必須強化建設的旅游產品,主要包括西游文化體驗類產品、海洋度假類產品;二是重點完善產品,指游客到達連云港之后可以豐富旅游體驗、增加旅游趣味性的產品,主要包括古城文化體驗類產品、溫泉康體類產品、水晶主題旅游產品、山地休閑類產品、紅色旅游類產品、祈福類產品和節事類產品。三是突破創新產品,是指目前建設不太完善,但在未來五年內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旅游產品,并且緊密對接國家最新政策的旅游產品,主要包括鄉村休閑類產品、文化創意類產品和養生養老類產品。交通方面,《規劃》除了對外部交通、內部交通、特色交通做了詳細規劃之外,重點提出了建設自駕車體系的方案,為將我市建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做足準備。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