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港“十三五”發展規劃》解讀
連云港市港口管理局
2017年4月
2017年3月29日,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連云港港“十三五”發展規劃》。為了港口相關管理部門、市縣港口管理部門以及港口、航運企業更好地理解該規劃的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規劃落實工作,現就《規劃》發布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說明如下。
一、出臺的背景
連云港港位于我國沿海地區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端,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全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12個區域性中心港口之一。“十二五”以來,連云港港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圍繞“區域性國際樞紐大港和集裝箱干線大港”的戰略定位和“基本建成區域性中心港口”的目標要求,以服務國家戰略實施為引領,突出戰略性深水航道和集裝箱干線港建設,突出“一體兩翼”組合港建設和老港區轉型升級,突出提升功能、提高等級、擴大開放和綠色智慧發展,全面完成了規劃目標任務。但就港口發展質態與外部發展趨勢要求相比,確實也存在著港口整體綜合競爭力不強、服務功能單一等階段性問題?!笆濉逼?,連云港港的發展環境發生著深刻變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全面開展,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江蘇大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和“兩聚一高”,連云港也大力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要求連云港港必須抓住機遇、有所作為。因此,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港口局自2014年9月開始組織開展《規劃》編制工作,經過多輪征求意見和多次專家論證,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規劃》稿。《規劃》的出臺,對更好地謀劃未來五年發展,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意義重大。
二、主要內容
《規劃》中明確了研究范圍和期限,主要研究內容分為五個部分,主要如下:
(一)關于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空間范圍上覆蓋連云港港的港域范圍,內容涉及港口基礎設施、運輸服務、轉型升級、行業管理等多個方面。研究基礎年為2015年,規劃期限為2016年-2020年。
(二)關于“十二五”發展回顧
對照連云港港“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從建設、發展、轉型和管理等方面分析評判“十二五”規劃的執行情況,梳理總結出港口在“十二五”發展中取得的成績,一是緊扣國家戰略突出重大載體建設,港口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明顯增強;二是突出大型深水航道和集疏運體系建設,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三是突出老港區改造升級和新港區開發建設,港口“一體兩翼”的格局基本形成;四是集聚臨港產業和服務中西部相結合,港口運輸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五是以部省試點示范工程為引領,港口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以加強模式和管理創新為手段,港口行業管理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同時,對港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需要在未來五年發展中解決的問題也進行了剖析,包括港口整體綜合競爭力不強,港口國際運輸、現代航運物流、多式聯運等綜合服務不強,港產城互動發展需進一步加強,港口的投資經營機制、管理體制等難以適應發展需要,港口發展面臨的資金、海洋、城市、土地、岸線、錨地等要素制約越來越大。
(三)關于“十三五”面臨形勢和需求
主要從“十三五”期港口面臨的國際、國內和省市形勢要求出發,分析判斷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國際經貿航運發展新趨勢、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與落實推進“兩聚一高”、江蘇交通運輸與港口現代化建設、水運港口行業轉型發展等外部環境對港口提出的要求。結合港口腹地經濟產業現狀與趨勢,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給出“十三五”末連云港港的總吞吐量、分貨種以及集裝箱發展水平預測結果。
(四)關于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綜合對現狀及問題、形勢及需求的分析判斷,高度總結提煉連云港港“十三五”期發展指導思想:深入貫徹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江蘇沿海開發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有利機遇,瞄準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和現代化產業集聚港“兩大目標”,提升港口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促進江蘇經濟轉型升級和引領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三大功能”,堅持綜合發展、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創新發展“四個發展”,打造平安、綠色、效能、智慧和法治“五大港口”。同時,研究提出連云港港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和具體發展目標,到2020年,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2.7億噸,其中:集裝箱能力309萬標箱。
(五)關于重點任務
圍繞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主要從建設、發展、管理方面提出七項具體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
1、從四個方面繼續完善港口基礎設施。一是提出以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等重點項目為龍頭,加強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二是以專業化深水泊位和10萬噸級以上泊位為重點,合理把握建設節奏,有序推進徐圩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一批碼頭設施建設和改造工程。三是以連云、徐圩港區為重點,打造公鐵水各種運輸方式齊全、內外銜接高效的港口立體綜合集疏運體系。四是以引航基地、港政執法基地建設為重點,逐步完善港口支持保障系統,提升港口支持保障能力。
2、以補短板為出發點提升港口國際運輸服務功能。一是朝著建設集裝箱干線港的目標,進一步完善航線航班體系、強化腹地箱源組織、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二是完善國際運輸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國際貨運班列,加快發展中韓陸海聯運,打造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國際樞紐港。三是以發達的公、鐵、水立體綜合集疏運體系為依托,重點發展鐵水聯運提升服務中西部地區能力,重點發展海河聯運、海公聯運提升蘇北水網地區服務能力,構筑暢通高效的港口多式聯運體系。
3、加快重大工程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建設。一是繼續推進中哈物流基地和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兩大物流功能載體建設。二是加快國際物流合作和功能集聚。以中哈物流基地載體,加強與哈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在班列開行方面的合作;以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為載體,加強與中亞、環太平洋、東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交流合作。同時,積極拓展國際采購、國際集散中轉、分撥配送、展示交易、商務金融、信息服務等功能。
4、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升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水平。一是積極推進連云港區部分貨種和功能向兩翼港區調整轉移。二是通過培養壯大優勢特色臨港產業和加強港城市規劃和功能的銜接,提升兩翼港區港產城融合發展水平。三是市級層面建立統一規劃協調管理的港產城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同時加強與發改、規劃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港產城同步發展。
5、以降本增效為目的提升港口物流集聚水平。一是從港口物流園區布局優化入手,形成以綜合性物流園區為引領、特色物流園區為補充的港口物流園區布局體系。二是從服務功能突破,大力拓展流通加工、商貿交易、配載配送等多種現代增值物流服務功能。三是鼓勵加強戰略合作,積極培育龍頭港口物流企業,推進港口企業向現代物流商轉型。四是加快連云港現代航運服務集聚區商務中心和口岸信息服務中心、航運總部基地、港口物流交易中心建設,加快發展壯大現代航運服務業。
6、全面提升港口外貿服務功能和對外開放水平。一是積極推進新建深水泊位對外開放,協調推進改造、升等碼頭的繼續對外開放。二是依托現有的陸橋公共保稅倉庫、國家級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資源,拓展國際中轉等服務功能。三是積極爭取恢復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加快推進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建設,加強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建設。四是從完善口岸設施、創新通關模式、建設開放合作載體等方面優化口岸發展環境。
7、以現有示范平臺為基礎提升港口綠色智慧平安水平。一是通過繼續推進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港口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形成綠色港口建設長效機制等手段加快綠色港口建設。二是加快智慧港口建設,重點提升行業管理、港口物流服務和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三是以完善企業安全主體和行業管理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加強港口安全生產長效工作機制建設、提升港口安全設施本質水平為手段,全面加快安全港口建設。
8、貫徹落實依法行政要求提升行業服務水平。一是加強港口規劃、岸線使用、市場監管、安全監管等行業管理標準化體系和管理制度建設,加強港口行業監管,提升依法治港水平。二是進一步增強高級管理、技術的行業管理力量以及港口行政執法力量。三是依托現有管理機構,加強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引航服務、信息服務和口岸服務的統籌。
(五)關于實施保障
考慮到規劃實施和推進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從體制機制創新、規劃組織實施、資金資源政策保障、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一是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進“一港一政”為基本框架的港口管理體制改革和“一市一港”的港口投資經營模式改革,突出提升市港口管理局的作用和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的綜合競爭力。二是加強規劃組織實施。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分工與考核監測,確保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三是完善資金保障體系。鑒于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費用規模巨大,要積極爭取部省資金支持,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不斷創新投融資方式。四是構建資源使用協調機制。連云港港總體上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要積極爭取部省加大對港口項目用海、用地需求的支持力度,協調有關部門加快審批效率,確保重點工程實施。五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積極爭取各級支持政策,部省層面爭取啟運港退稅、轉型升級以及集裝箱政策支持,市級層面爭取連云港區功能調整貨種轉移政策支持,市縣層面爭取港口建設用地、集疏運體系建設、無水港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六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特別是物流、航運、商貿、金融、信息化等方面緊缺專業和復合型人才。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