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的政策解讀
一、為什么要出臺該《實施意見》?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我市雖然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市農業基礎設施仍較為薄弱,農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仍相對不足,穩定糧食面積和糧食產量仍存在一定風險。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50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20〕64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實施意見》,用以指導全市今后一段時期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對于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實施意見》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為著力點,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主要目標,踐行“三重五化”總體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優化工程措施,強化建設管理,統籌協調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耕地質量保護,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堅持明確目標任務,堅持突出建設重點,堅持五個統一管理,堅持六項機制創新,堅持細化職責分工,堅持加強工作保障,指導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
三、《實施意見》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第一,明確農田建設總體要求。堅持突出糧食主產縣建設、突出集中連片規模建設、突出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提升耕地質量建設、突出農田生態建設,“十四五”期間,全市規劃建設160萬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市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增加,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第二,構建集中統一高效的管理新體制。在規劃布局、建設標準、組織實施、驗收考核、上圖入庫等五個方面,堅持分工協作、統一管理。
第三,推動農田建設機制創新。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使用機制,實施區域化整體推進,促進融合發展,加強示范引領,開展質量管理提升,健全工程管護機制,不斷提升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理水平。
第四,壓實農田建設相關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農業農村部門全面履行好農田建設集中統一管理職責,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水利等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規劃指導、資金投入、新增耕地核定、水資源利用和管理等工作。
四、《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實施意見》共分5個部分、17條重要措施,交代了文件起草的依據和背景,闡述了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意義,確定了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建設重點,提出了構建農田建設管理新體制新機制的方向,強調了工作保障措施,并結合工作職責分別明確了相關責任主體。
在第一部分,闡述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意義,總結了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近年取得的成效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指導思想。在第二部分,主要是確定了“十四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任務目標,突出了5個方面的建設重點。在第三部分,提出了統一規劃布局、建設標準、組織實施、驗收考核、上圖入庫等“五統一”的農田建設管理新體制構建方向和具體措施。在第四部分,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了6條農田建設管理新機制建設的提升方向和具體措施。在第五部分,從組織領導、資金投入、保護利用、工作作風等4個方面強調了工作保障措施。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