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新農合二次補償工作實施方案
為最大限度降低參合人員的住院醫療費用負擔,提高參合人員的受益水平,依據《江蘇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條例》,結合市區近兩年來新農合運行和統籌基金累計結余情況,經研究決定,對市區2015-2016年因病住院參合人員的部分醫療費用進行第二次補償。為順利開展二次補償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二次補償原則
新農合二次補償是指利用新農合統籌基金結余,對符合補償條件的參合群眾進行的再次補償,是調整完善統籌補償方案而采取的臨時性調控措施,有助于新農合基金的充分合理使用,有助于提高住院參合人員醫療費用補償水平,減輕參合人員的醫療費用負擔,使參合人員最大程度受益。二次補償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實行陽光操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通過二次補償,使市區新農合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率控制在25%以內。
二、二次補償內容
(一)二次補償的對象: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以住院發票記載的出院日期為準),參合患者因疾病住院發生的當年自付醫療費用在2萬元以上,且已完成新農合補償結算的參合人員。
(二)二次補償的計算及限額:二次補償不設起付線,補償比例計算:以符合條件參合人員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為基數,補償比例為可用于二次補償基金與所有符合人員自付醫療費用的比(比例采取進位法保留2位數)。每名參合人員累計補償金額不超過年度封頂線。
計算公式:
(三)二次補償時間:2017年3月1日至4月30日。
三、二次補償資金的審核和發放
在保證基金安全的情況下,簡化二次補償手續,方便參合人員及時獲得補償。
(一)市農保中心負責核定市區享受二次補償的人員名單、個人自付金額(醫療總費用扣除新農合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和民政救助等補償后的費用)和二次補償金額,并將二次補償費用信息登記表發到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村委會,上墻張貼進行公示。確定并公布二次補償工作日程。
(二)各區衛生計生局(社會事業局)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各區新農合管理部門負責舉報的實地調查核實。
(三)市合管辦及時公布二次補償基金、個人自付總費用和二次補償比例,并將二次補償明細匯總表報市財政局審核后,將補償資金撥付到市農保中心基金賬戶。
(四)各區以村為單位,協調各村委會通知符合二次補償參合人員按照二次補償工作日程表集中到市農保中心辦理二次補償領取手續。
(五)參合人員領取二次補償金時,須攜帶新農合卡或居民健康卡,提交本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非本人領取的,須提交患者本人和代領人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以及代領委托書;沒有身份證的未成年人,提供戶口本主頁和本人登記頁的復印件及監護人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死亡人員由直系家屬提供村委會出具的關系證明、以及死者死亡證明或火化證明的復印件1份。患者或家屬須在領取二次補償時簽字、蓋指模并如實留存聯系電話號碼。
四、工作要求
(一)認真組織,廣泛宣傳。此次二次補償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時間緊,工作內容繁瑣,數據的準確率要求較高,二次補償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參合群眾對新農合政策的認識和理解,影響到農民的參合積極性。各級新農合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二次補償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實施,做好宣傳發動,及時與各鄉村溝通協調,通過召開鄉村干部和村醫會議、村廣播和電話聯系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做到應補盡補。要結合實際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案,安排足夠人員和設備有序地開展工作,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二次補償工作。
(二)嚴格程序,規范實施。一是各鄉村要將二次補償對象造冊登記,扎實做好二次補償的宣傳公示等基礎工作;二是掌握時間要求,各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二次補償人員的通知和調查,并將匯總表上報市農保中心;三是抓好二次補償監督工作,各區將二次補償人員名單和補償金額在村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三)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市農保中心要認真進行數據篩查和分析測算,組織專門人員具體負責二次補償工作,及時將補償資金發放到參合群眾手中,并嚴格按照財務管理規定將各項憑證、報表審核歸檔。各區及時對群眾監督舉報進行調查,對弄虛作假等違規違紀行為,要嚴肅處理。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