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連云港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高質量發展2021年工作要點
日前,市城市管理局正式印發《推進連云港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高質量發展2021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做了詳細部署,全面落實“宣傳普及、補齊短板、系統推進、強化考核”措施,引導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速”。
根據《要點》,今年我市在持續開展分類宣傳 “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五進活動的同時,推動每個縣、區打造1個垃圾分類宣教基地,系統展現垃圾分類知識,設置展示和體驗區域,集科普宣教、趣味互動、環保手工制作等功能為一體,讓廣大居民能夠在休閑娛樂中體會綠色生活新時尚,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截至目前,連云區和徐圩新區2座教育培訓基地已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其他縣區還有6座教育培訓基地也都啟動建設工程。
為了讓全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樹立標桿和典型,今年,全市將新建86個垃圾分類達標小區,打造20個示范小區。這些小區將推廣居民生活垃圾“定時投放、定點投放、專人值守、專人督查”的管理模式,逐步撤掉小區內分散的垃圾桶點,新建集中封閉式垃圾集中投放亭(站),小區落實“兩員一隊”,每個小區指導員、宣傳員和志愿者隊伍不少于4名,在開放投放時間段按時值守,現場指導、協助、監督小區居民生活垃圾正確分類投放。
據環衛部門調研發現,在小區居民日常產生的垃圾中有大約10%至20%屬于廚余垃圾,大致包括家庭做飯產生的爛菜葉、瓜果皮、食物殘渣等,這類“湯湯水水”是運輸過程中產生“滴漏”的源頭,混入其他垃圾中還會造成焚燒發電熱值低、發電量減少。今年,全市部分小區試點生活垃圾“四分類”,在之前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分類基礎上增加小區“廚余垃圾”的投放和收集。
屆時,各縣區將在小區集中投放點新增綠色的廚余垃圾收集桶,并配置專用車輛負責收運,后端通過新建小型廚余垃圾處理機等處理模式,對分類出來的廚余垃圾進行再利用無害化處理,逐步實現廚余垃圾不出縣區。廚余垃圾單獨投放收運是推動垃圾減量化的重要一環,全市力爭在2025年實現小區普遍開展生活垃圾“四分類”。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