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9年8月28日9:30
地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李應啟
發布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市雙擁辦主任王永士,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徐為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史士成
發布議題:介紹連云港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總體情況,解讀新修訂的《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命名管理辦法》和《全國雙擁模范城(縣)考評標準》
李應啟: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年是我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考核之年,為了讓大家了解當前我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工作的進展情況和面臨的形勢,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創建,確保我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目標如期實現,我們召開此次的新聞發布會。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雙擁辦主任王永士;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徐為懷;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史士成;
我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應啟,也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三項議程:一是王永士局長作連云港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新聞發布;二是史士成副局長解讀《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命名管理辦法》和《全國雙擁模范城(縣)考評標準》;三是現場解答媒體朋友們的提問。
首先,進行第一項議程。請王永士局長作連云港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新聞發布。
王永士:媒體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向長期以來,關心、關注、支持退役軍人工作的各位領導,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連云港警備區的堅強領導下,科學謀劃新時代雙擁共建工作,堅持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核心,以加快港城現代化建設和保障部隊戰斗力為根本任務,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整體工作扎實推進,已連續七次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極大提升了城市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年來,始終堅持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連云港警備區1名領導參加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制度。新一屆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陣容更強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項雪龍同志親自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方偉同志任第一副組長。
二是雙擁宣傳教育氛圍更濃厚。在全市打造了包括抗日山烈士陵園在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0余個,培育“軍民聯防模范連”、胡英剛等一批國家級雙擁典型;隆重舉行軍烈屬和退役軍人家庭換發光榮牌儀式,全市累計換發新光榮牌匾近6萬塊;八一期間,市四套班子領導分成10個組,走訪慰問駐連部隊廣大官兵,給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八一期間,我們牽頭舉辦了慶八一軍民聯歡會,在全市開展“十大最美退役軍人”“十大最美軍嫂”評選,在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我眼中的軍人”繪畫、書法、征文比賽等系列活動,營造了濃厚的雙擁氛圍。
三是擁軍優屬政策充分落實。我市撫恤補助社會化發放、軍轉干部陽光安置、現役軍人子女就近擇優入學、隨軍隨調軍人家屬安置及生活補貼發放等多項工作得到省肯定。我市軍轉干部100%安置在公務員崗位;今年上半年市縣舉辦了5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定向提供工作崗位5700多個,下半年我們還要組織專場招聘會,為廣大退役軍人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八一期間,各級退役軍人部門面對面走訪慰問各類優撫對象、部隊官兵1.2萬人次,發放慰問金(品)近千萬元;發放優撫對象撫恤補助資金1.2億元,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近600萬元,為158名市區現役軍人、273名入伍大學生發放立功獎勵金、入伍獎勵金。
四是擁政愛民工作成效顯著。駐連各部隊在完成執勤戰備、教育訓練等各項任務的同時,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在搶險救災、扶貧幫困、維護社會穩定、攜手爭創雙擁模范城中,胸懷家國、無懼危險、勇挑重擔,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贏得了全市人民的高度信賴和廣泛贊譽。全市涌現出時代楷模王繼才、王仕花、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徐海、江蘇最美退役軍人盧干景、軍民聯防模范連等一大批具有全國全省影響力的愛國擁軍、擁政愛民模范人物和單位。
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日前,全國雙擁辦正式下發了《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命名管理辦法》及《全國雙擁模范城(縣)考評標準》,評審工作較上屆更為細致和嚴格。其中,命名辦法對全國雙擁模范城命名的比例做出了重大調整,對檢查驗收的規則也進行了調整,并且提出了多條一票否決事項。全國雙擁辦9月就將到我省開展調研,大考即將全面開始。
全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動員大會召開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全市各單位和駐地部隊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揚“四實四干”的工作作風,牽頭推動各項創建工作有序開展。印發了任務分解表和責任清單,加大檔案資料整理和收集力度,加大宣傳氛圍營造力度,積極爭取加分項目。
全國雙擁模范城考核標準高、任務重、時間緊,我們希望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駐連各部隊以及社會各界,從講政治的高度,拿出志在必得的決勝信念,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全方位參與,以實際行動掀起雙擁創建新熱潮,以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李應啟: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史士成副局長解讀《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命名管理辦法》和《全國雙擁模范城(縣)考評標準》。
史士成:新修訂的《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命名管理辦法》和《全國雙擁模范城(縣)考評標準》已經公布。修訂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新時代雙擁工作的根本遵循。《命名管理辦法》、《考評標準》通篇貫徹和體現了有關重大思想觀點、重要部署要求。比如,配合和支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部隊備戰打仗,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關心關愛退役軍人和軍人家屬;軍政軍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不斷密切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等等。
二是規范雙擁創建的原則。明確創建工作的原則為堅持軍地合力、軍民同心,堅持服務備戰、保障打贏,堅持貼近基層、注重實效,堅持改進創新、與時俱進。
三是增強雙擁創建的杠桿牽引作用。圍繞提升雙擁工作在發展社會生產力和提高部隊戰斗力中的貢獻率,修訂中強化突出服務備戰打仗、積極回應軍民利益關切、推動形成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參與創建活動積極性4個方面的工作導向。
四是健全完善創建命名管理機制。著眼提升雙擁模范的含金量,協調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報中央批準,將全國雙擁模范命名表彰列入常設項目;雙擁模范城(縣)實行榮譽周期制度,以全國和省級最新一屆命名為起點,到下一屆命名為止,克服“一評定終身”的現象;明確對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實行榮譽取消機制。
五是調整完善創建考評指標體系。《考評標準》總項目由81項減為78項,精簡或合并了個別過時、交叉的內容。對考評項目分值相應作了調整,其中組織領導由9分加至10分,宣傳教育由7分加至9分,擁政愛民由15分加至17分,政策落實由28分加至32分,同時還允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增加2分的特色加分項目,以充分調動各個層面做好雙擁工作的積極性。
李應啟:下面,進行第三項議程。請現場的各位記者提問。
記者:請問本輪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創建的評定時間是怎么界定的?申報程序是什么?
徐為懷:本次評比時間從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共四年時間。申報程序是:以市委、市政府、連云港警備區的名義上報省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經省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擇優向國家雙擁辦申報。國家和省雙擁辦將通過組織檢查驗收,以實績排名上報,并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公示全國和我省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候選名單。
記者:請問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的創建標準是什么?
徐為懷: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創建基本標準是:一是組織領導堅強有力。二是宣傳教育廣泛深入。三是擁軍工作扎實有效。四是擁政愛民成果顯著。五是政策法規落到實處。六是雙擁活動堅持經常。七是軍民共建富有成效。八是軍政軍民關系融洽。
記者:請問這輪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是否有名額限制?
史士成:本次全國雙擁模范城(縣)改變以往“滿堂紅”格局,命名數量大幅縮減,由原來的15%縮減為10%,規定各省推薦全國雙擁模范縣區的比例不能低于30%,把全省設區市名額嚴格控制在70%范圍內。目前,全省共有13個設區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區,總計109個。按照總數配比10%,設區市和縣區總名額不超過11個,再按照7:3分配,設區市最多8個名額,創建形勢非常嚴峻。
記者:請問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創建是否有一票否決項?
王永士:這次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創建,提出了六條一票否決事項,凡是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能申報和推薦全國雙擁模范城(縣):一是發生重大軍民糾紛,在國家和省級雙擁機構、公安、信訪部門記錄在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二是未專設雙擁辦、無專職工作人員、無專項經費保障的;三是年度征兵任務沒有完成或連續2年出現責任退兵情況的;四是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干部和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年度安置任務沒有按時完成,相關待遇不落實的;五是嚴重侵害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拒絕或無故拖延隨軍隨調家屬安置、子女入學入托的;六是因發生其他問題不宜被命名的。
李應啟:記者朋友們,全國雙擁模范城是軍地共同頒發的唯一國家級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政治生態穩定、經濟社會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標志。軍愛民,民擁軍,一直是我市的優良傳統。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的相關工作已全面啟動,考評在即,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大家幫助我們廣泛宣傳,廣泛動員,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由于時間關系,本次新聞發布會就開到這里,謝謝大家!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