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23-00146 |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 | 發文日期 | 2023-08-14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統籌推進行政裁量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23〕38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統籌推進行政裁量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連政辦發〔2023〕38號.pdf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統籌推進行政裁量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統籌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市十五屆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8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統籌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行政裁量權基準的工作部署,進一步抓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22〕27號,以下簡稱《意見》)、《省政府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蘇政辦發〔2023〕1號,以下簡稱《通知》)的貫徹實施,更好地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結合我市工作實際,現就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明確制定職責
(一)市司法局負責統籌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工作,分析匯總自2016年以來我市制定的16部地方性法規和9部地方政府規章中行政執法事項。市級行政機關具體負責我市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中涉及本行政機關執法事項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1.行政處罰。市級行政機關應當按照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過罰相當、寬嚴相濟。對同一種違法行為,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處罰種類、幅度的要根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防止重責輕罰、輕責重罰。有處罰幅度的要明確情節輕微、情節較輕、情節較重、情節嚴重的具體情形。
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在形式上要明確具體、方便使用,應當包括違法行為、法定依據、裁量階次、適用條件和具體標準等內容。要依法合理量化罰款幅度,罰款數額的從輕、一般、從重檔次情形要明確具體,堅決避免亂罰款,嚴格禁止以罰款創收。
2.行政強制。市級行政機關應當堅持教育與強制相結合,依法慎重實施行政強制,采取非強制性手段可以達到行政目的的,不得實施行政強制。地方性法規、規章對行政強制只有原則性規定的,市級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相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對需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的緊急情況只有原則性規定的,應當明確緊急情況的具體情形;對查封的涉案場所或者查封扣押的設施和其他財物只有原則性規定的,應當作出明確界定。
3.行政檢查。地方性法規、規章對行政檢查的職責和范圍只有原則性規定,市級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相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要結合“雙隨機、一公開”、包容審慎監管、“綜合查一次”等規定,重點明確檢查的主體、依據、標準、范圍、內容、手段和頻率等,嚴格控制和規范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一般性行政檢查。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重點領域,依法依規實行全覆蓋的重點監管,并嚴格規范重點監管的程序。
4.行政獎勵。地方性法規、規章對行政獎勵的職責和范圍只有原則性規定的,市級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行政獎勵的主體、條件、程序、數額標準和辦理時限進行具體規定。
5.行政確認。地方性法規、規章對行政確認只有原則性規定的,要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行政確認的條件、程序、辦理時限和申請材料等有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
(二)省級行政機關對本系統實施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省本級地方性法規、省政府規章中的行政執法事項制定裁量權基準公布實施后,市、縣兩級行政機關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可對本系統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裁量權基準作進一步合理細化量化。
(三)行政裁量權基準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作出修改,或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市級行政機關要按法定程序及時進行調整。行政機關和備案審查機關發現行政裁量權基準與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的,要依法予以糾正或及時向制定機關反映。
二、明確制定程序和推進計劃
(一)市司法局梳理匯總我市制定的16部地方性法規和9部地方政府規章中的行政執法事項,市級行政機關對梳理出的行政執法事項進行核對,8月底前制定對應的行政裁量權基準,報市政府審核通過后,10月底前以市政府的名義統一公開發布。
(二)市、縣(區)兩級行政機關對省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執法事項裁量權基準公布實施后,需要對該行政裁量權基準作進一步細化量化的,在一個月內完成細化工作,并經同級政府審核后及時統一公示。市、縣(區)人民政府根據省級行政機關行政執法事項裁量權基準的制定情況,督促同級行政機關及時做好相關工作,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三)因行政裁量權基準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作出修改,或者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市級行政機關在一個月內進行調整,調整后的行政裁量權基準事項經市政府審核通過后及時予以公示。
三、加強業務培訓
制定行政裁量權基準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比較強的工作,需要在制定前加強學習和培訓。各級行政機關要把學習《意見》與深入貫徹《通知》要求相結合,統籌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8月底前,市、縣(區)人民政府要至少組織一次本地區專題學習培訓,重點圍繞《意見》進行解讀,著重講授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實務,突出培訓的專業性和實效性。9月底前,市級行政機關要按照職責權限在本系統、本單位至少組織一次專題學習培訓,通過集體學習、專業講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多種方式,提升本系統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水平。確保全市各級行政機關特別是具體負責制定、管理裁量權基準的部門和人員熟悉掌握相關內容。
四、把握重點要求
(一)明確制定要求。依照《意見》和《通知》的要求,準確把握不同執法類型裁量權基準的不同要求,統籌做好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以及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檢查等執法事項的裁量權基準制定工作。制定裁量權基準要于法有據,在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裁量權范圍內進行合理細化量化。
(二)把握制定標準。要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簡化流程、明確條件、優化服務,要便于執法人員執行、易于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理解。要綜合考慮行政執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法律要求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確保我市裁量權基準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有條件的地區和部門可以探索行政裁量管理新模式。按照包容審慎監管的要求,結合我市執法工作實際,研究調整適用本領域的包容免罰清單。
(三)嚴格制定程序。市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裁量基準要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發布,要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評估論證、公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決定、公開發布等程序。行政機關應當將制定的裁量權基準及時印發給本系統的行政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執法決定前,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告知行政相對人有關行政執法行為的依據、內容、事實、理由,適用裁量權基準的,應當在行政執法決定書中對所依據的裁量權基準情況予以明確和記載。
五、強化監督保障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加強統籌協調,明確任務分工,加大宣傳力度和經費保障,組成專班落實。要推進裁量權基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逐步將裁量權基準內容嵌入行政執法信息系統,為行政執法人員提供精準指引。要將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指標體系,列入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內容。市、縣(區)司法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規范保障、督促指導作用,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研究解決共性問題,強化對裁量權基準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做好貫徹落實工作。對于行政機關逾期未按規定制定、修訂裁量權基準或者不嚴格適用裁量權基準的, 縣(區)司法局要及時報請市司法局匯總通報。各縣(區)要及時向市司法局報送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進展情況,11月10日前報送年度推進情況。
關聯閱讀:《關于統籌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