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19-00019 |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 | 發文日期 | 2019-01-21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19〕5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根據《市政府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22〕151號),本文件已廢止。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進一步加快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市十四屆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進一步加快連云港綜合保稅區
發展的若干意見
加快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發展對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支點建設和落實“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促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為提升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發展水平,放大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助力東西雙向開放,將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建設成為體制創新的先行區、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集聚區、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范區、開放型經濟前沿陣地、政策高地和成本洼地,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一)主要指標。到2020年,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物流企業經營收入2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主導產業集聚度超過50%。
二、明確發展思路
(二)徐圩片區產業發展定位。統籌規劃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兩個片區產業定位和方向,實現錯位競爭、優勢互補、合力發展。徐圩片區重點打造三大平臺。一是重點發展和延伸石化下游產業鏈產品保稅服務平臺。充分依托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功能優勢,完善石化下游產業鏈服務配套功能,滿足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多產品鏈、多產品集聚對石化原料和產品的需求。二是打造中西部地區產品展示交流平臺。以中西部中心城市為樞紐,建設高附加值產品進口展示平臺和中西部地區產品出口交易平臺,拓寬中西部商品的國際通路,吸引中西部重點城市貿易企業集聚,形成區域性貿易中心。三是著力發展高端配套產品制造平臺。立足徐圩新區臨港產業集群布局,充分利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供給優勢,聚焦裝置維保服務、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檢測維修等領域,吸引國內外石化裝備關鍵配件和石化品包裝企業集聚。徐圩片區重點發展非?;穫}儲物流、中西部地區特色商品展示、國際貿易服務、化工新材料產品集散中心、石化進口配件檢測維修等項目。
(三)開發區片區產業發展定位。開發區片區重點打造四大基地。一是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資源為基礎的出口型制造業基地。二是以醫藥、食品、農產品為特色的保稅物流和倉儲分撥基地。三是水產品、特色水果進口基地。四是具有區域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產業基地等。開發區片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類出口加工型產業;加快布局農產品檢測中心,借助進口肉類產品指定查驗存儲場所平臺,重點發展肉類、海鮮及食品冷鏈物流,打造進口生鮮食品分撥中心、出口農產品加工中心;利用保稅展示交易平臺,發展進口商品線上線下交易業務,引進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進駐,打造日韓商品國內分撥中心。
三、加強規劃引領
(四)提升規劃層次。依據連云港市城市總體規劃和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圩新區區域發展規劃,借鑒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委托知名規劃設計機構,根據產業布局情況,統籌好兩個區塊的產業布局,兼顧網內外的協調發展,充分考慮未來的發展空間,以先進、綠色、環保、節約的總思路進行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各類規劃編制工作,做到功能定位明確,空間布局合理,產業層次清晰。2019年完成綜合保稅區兩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強綜合保稅區產業方面的研究,提升產業發展規劃的水平,完成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入區項目指導目錄編制工作。
四、提升平臺功能
(五)加快功能平臺建設。至2019年底,開發區片區要全面建成五大服務功能平臺。一是查驗服務平臺,完善海關監管和基礎設施建設,建成3.2萬平方米的查驗場站和2100平方米檢驗檢疫處理區;二是保稅物流服務平臺,建成5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及18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2019年上半年初步建成進口商品展示中心;三是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引進一批電子商務和總部經濟企業,打造進口大宗商品和日用消費品的網上交易平臺;四是研發檢測維修平臺,利用保稅政策,積極吸引重點企業來區設立保稅研發中心,開展研發檢測維修業務,節約成本;五是政務服務平臺,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報檢、一站式綜合服務”,進一步提高綜合保稅區政務服務水平。徐圩片區要全面啟動主卡口、巡邏道、圍墻圍網、監控等基礎設施建設,在2019年3月底前具備封關驗收條件。
(六)完善區內功能。一是拓展完善業務功能。在大力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維修、冷鏈物流等功能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完善國際中轉、進口商品展示展銷、國際采購分銷配送、出口食品農產品一次性前置檢測(檢測結果中外方互認)等業務功能;二是深度對接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以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為載體的自貿區各類產業承接平臺,開展總部經濟、股權托管交易、大宗商品交易、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汽車整車進口、進口商品展示展銷、保稅物流、生產制造、基礎設施等多領域對接合作,促進雙方資源優勢互補、區域互動合作。
五、重抓招商引資
(七)強化招商責任。加強招商引資力量建設,配齊配強專業招商人員,境內重抓長三角、珠三角的招商,境外在拓展港臺、歐美、日韓招商上取得新的突破。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徐圩新區管委會要將招商資源和項目向綜合保稅區傾斜。在全市范圍內,符合綜合保稅區準入門檻的招商項目,優先安排落戶綜合保稅區。
(八)突出招商重點。以石油煉化項目為基礎,推進高端管材及關鍵配件保稅服務業,促進同類或關聯企業集聚,增強園區核心競爭力。保稅加工產業重點招引高新技術兩頭在外項目,充分利用綜保區政策,招引進口原料受配額許可證限制類項目,招引列入商務部《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的項目;保稅物流產業重點招引保稅出口及進口資源類大宗商品分撥配送項目,吸引農副產品、食品、醫藥類加工及保稅物流項目進駐。保稅服務產業重點招引維修、檢測、研發類項目。向上爭取在綜合保稅區開展賦予區內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提升綜合保稅區綜合競爭力。
(九)創新招商辦法。搶抓產業轉移機遇,捕捉區域同步發展的潛在機遇,瞄準上海自貿區內密集的外資企業資源,對接蘇南綜合保稅區產業轉移,做好項目的招引與承接。多層次、多平臺、多渠道開展招商活動。利用連博會、農洽會等國際展銷平臺,積極宣傳推介連云港綜合保稅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開展精準招商、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委托招商等。
六、創新體制機制
(十)創新管理體制。根據“一套機構、一套制度、共同使用、共同運營”總體思路,按照需求設立專門機構管理綜合保稅區,明確管理責任,集中職權進行綜合保稅區宏觀指導和評估工作,提高政府辦公效率。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徐圩新區總體框架范圍內,支持綜合保稅區形成相對獨立的運行機制,提高綜合保稅區運行效率。支持在管理模式、體制機制、優惠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試,不斷推出新的特殊政策,將綜合保稅區建成政策高地。
(十一)創新共建機制。按照市場導向、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集約開發、可持續發展的指導原則,市商務局牽頭組織各縣(區)共用綜合保稅區。對各縣(區)引入綜合保稅區的項目,除享有市政府鼓勵招商引資政策外,同時享受綜合保稅區內有關優惠政策。綜合保稅區和項目引進縣(區)政府雙方共享招商引資成果,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工業總產值,綜合保稅區和項目引進縣(區)可雙重考核認定。
(十二)創新集約利用方式。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決守住環境底線,嚴格把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關,有效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積極鼓勵引進低碳、循環、綠色產業,鼓勵以國資、民資、外資共同參與建設帶工業電梯的多層標準化工業廠房、保稅倉庫等設施,提高容積率,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快項目落戶進度,促進產業集聚和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綜合保稅區的形象和產業承載力。
(十三)創新監管模式。連云港海關要積極為綜合保稅區爭取各項先行先試政策,復制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經驗。研究實施“內銷選擇性征稅、境內外維修、大宗商品現貨保稅交易、先出區后報關”等海關監管措施。推動“入境維修產品監管新模式、‘四自一簡’監管創新、保稅展示交易貨物分線監管、預檢驗和登記核銷管理模式”等檢驗檢疫制度落地。推進口岸相關管理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監管和通關效率。
(十四)創新金融服務。外管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區內企業與境內區外企業之間貿易項下跨區人民幣結算,簡化區內機構服務貿易結付匯管理等其他經營項目外匯管理、對外債權債務管理,便利企業跨境貿易融資,配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推進跨境人民幣資本項目業務開展。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綜合保稅區金融服務支持力度,探索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綜合保稅區發展。利用業務補助、保費補助等政策措施,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從事中小企業進出口融資擔保業務。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產業,解決綜合保稅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支持綜合保稅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和發行債券。
七、強化政策扶持
(十五)要素資源向綜合保稅區傾斜。市商務、發改、交通、科技、經信等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綜合保稅區平臺建設和產業發展。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的“杠桿”作用,統籌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支持綜合保稅區產業發展、外貿穩增長,對綜合保稅區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在安排使用上予以傾斜。國土部門要對建設帶工業電梯的多層高標準工業廠房,用地予以保障。工商部門要放寬綜合保稅區內企業準入條件,鼓勵各類企業在綜合保稅區投資發展。稅務部門要加強對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內生產企業生產耗用的“水、電、氣”退還增值稅政策的落實,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
(十六)營造濃烈發展氛圍。建立綜合保稅區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定期組織市開發區、徐圩新區、連云港海關、商務、發改、財政、規劃、國土、稅務、外匯、交通運輸、港口(口岸)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及時會商解決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相關問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綜合保稅區的宣傳,營造關注、支持、參與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的濃厚氛圍。綜合保稅區會同市商務局每年到招商重點地區舉辦專場宣傳推介會,加大綜合保稅區平臺、功能、政策的宣傳。市新聞媒體要設立專欄定期宣傳綜合保稅區,增強綜合保稅區的輻射面和社會認知度。市商務部門牽頭做好綜合保稅區有關政策業務培訓工作,各縣(區)定期組織轄區外貿企業與綜合保稅區對接,鼓勵企業利用綜合保稅區平臺開展業務,降低經營成本。
(十七)引進培育人才。綜合保稅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能力與業務水平,打造適應外向型經濟特點的業務團隊,注重培養一批懂綜合保稅區政策業務功能、實踐運用能力強的骨干人才。對區內企業引進高層次、國際化和緊缺急需人才的,市財政、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要優先給予高層次人才引進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圩新區要積極選派干部到上海自貿區、蘇南各地綜合保稅區掛職鍛煉;從市直相關部門選調熟悉開放型經濟的人員到綜合保稅區掛職。建立地方海關支持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激勵機制和干部地方交流制度。
八、加強督查考核
(十八)強化督查考核推進。市政府督查室要對市直相關部門支持綜合保稅區落實有關文件、引進重大項目、推進重點工作相關情況加強督查考核。在縣(區)年度績效考核中,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徐圩新區框架內,對綜合保稅區進行單獨考核。市商務局對綜合保稅區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主要開放型經濟關鍵指標實行單獨考核,定期督查推進和通報,促進綜合保稅區引領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