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市人大代表,民進連云港市委會副主委(不駐會)、市新海初級中學副校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基層治理的“民生大事”,對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促進城鎮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把老舊小區改造好事辦實、實事辦好,打造優美環境,使百姓安居樂業,才能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市人大代表的她和民進新海實驗中學支部一直關注著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早在2020年7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近年來,老舊小區改造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成效顯著。我市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體制機制,變“政府改、居民看”為居民全程參與,共謀共建、共管共享。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如在改造過程中對“急難愁盼”與短板問題動態分析不夠,應對突發事件輿情處理能力不足等。
對此,建議相關部門應全覆蓋征求居民意見。在改造前期積極宣傳改造政策,讓小區居民了解改造內容,并建立溝通渠道,征集小區居民的改造意見,統一協調并及時公示;建立科學長效管理模式,采用數字智慧化管理,設置相應的臺賬,并在改造小區公告欄里張貼二維碼,便于居民掃碼了解改造工程的相關內容,如水泥標號、防水材料、涂料的等級、下水管道的規格等。對疫情等不可抗拒因素導致整體工程延宕都可在后臺顯示出來,便于居民對改造全程的了解。此外,還應調動群眾自治管理的積極性,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數額巨大,可以利用相應的細節公示,發揮群眾民主監督作用。
與此同時,對改造過程中出現的輿情要及時處理,及時公布。監督部門的電話需要及時接聽,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需要及時跟進,不能因為會影響工程進度,而對細節問題互相推諉,導致居民多方投訴,浪費財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