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一件事” 足不出戶“一次辦”
為優化生育服務,推動政務服務向群眾需求導向轉變,今年6月,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次辦在我市推行,通過線上多渠道全程網辦、線下多觸點一窗受理的一體化服務新模式,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截至10月17日,我市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線上已成功辦理201件。
“孩子剛出生,需要辦理哪些證件、去哪辦、找誰辦等問題都不清楚,本來以為要跑多個部門,提交多份材料,沒想到,手機上申請,5件事一次搞定,太方便了。”近日,李先生的孩子在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經過工作人員的指導,十幾分鐘,他便完成了孩子相關證件的線上申報。
以前,辦理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社保卡申領、預防接種證簽發5件事項,通常要到醫院、派出所、醫保、社保等多個地方分別辦理。今年6月,市衛健委會同公安、人社、醫保、政務、稅務、民政等部門聯合推進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突破行業藩籬,實現數據互通,解決群眾辦證材料多、跑腿多等實際問題,實現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全覆蓋、零材料、全流程、線上辦、一次辦的目標。
如今,新生兒父母可通過“蘇服辦”APP或登錄“江蘇政務服務網”網上辦事大廳在線申報,在線上辦理完成后,最終的實體證件,可在線下完成領取或選擇郵寄送達(到付),實現無須見面,“零跑腿”。同時,通過多部門協同審批聯動監管、多業務系統支持、多平臺支撐的機制,原來辦理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等5件事項,最長需要80天的辦理時長,現在壓縮為最多8個工作日,讓新生兒父母既省時又省心。
“辦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在審核的時候,我發現孩子母親的身份證有效期到今年的2月份,就無法通過審核。”市婦幼保健院相關工作人員孫麗表示。
除了相關證件在有效期之內,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辦理還需滿足父母雙方至少一方是我市本地戶籍且在我市參保,雙方是同一民族,且新生兒在本市助產機構出生1年內,為現行婚姻關系內的婚生子。同時,新生兒父母中選擇隨其落戶的一方具有本市家庭戶籍(非集體戶口)。
此外,只申領了出生證,未辦理落戶、參保、社保等業務的新生兒,因線上線下涉及的材料提交方式不同,暫不可申請出生“一件事”聯辦。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