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著力打造15分鐘人社便民服務圈
昨日,位于海州星化社區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正在改造施工中。該服務站建成后,可享受家門口就業創業服務,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一對一幫扶。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著力打造15分鐘人社便民服務圈,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根據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市殘聯聯合印發的《連云港市“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方案(2023-2025年)》,2023年我市首批建成15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不少于1500名困難人員就業,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其中,“社區+就業”建好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銀行+社保”建好不打烊的社銀合作站;“企業+仲裁”建好一站式的勞資調解室,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人社力量。
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各主體在就業服務站選址上創新模式,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把就業服務嵌入困難群眾的日常生活場景。其中,就業服務站可以與基層平臺共建,依托現有社區(村)人社基層服務平臺,優化提升就業服務功能,突出“家門口”便捷高效就業服務的理念。與社保卡合作金融機構探索共建就業服務網點,鼓勵在銀行柜面開設服務專窗,引入經辦就業參保登記、就業困難人員申報、就業政策享受等高頻服務事項。
日前,贛榆區人社局與贛榆農商銀行共同召開黨建共建暨“社銀一體化”工作推進會,傾力打造人社“便民服務圈”。“社銀一體化”,簡單說就是社保服務進銀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群眾辦理社保業務可“網上辦”“就近辦”“多點辦”,依托銀行網點資源,辦理人社業務,配合人社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人社“便民服務圈”。
家門口社保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成“15分鐘”社保服務圈,社保服務更加“便捷化”。其中,將社保業務下沉至區級經辦,布局30個基層服務平臺,推出15個“社銀合作”網點,建成專人專柜專窗統一、7×24小時不打烊人社服務“便利店”,打造“全城通辦”“就近辦”優質經辦模式。實施“社保服務快辦行動”,實現“常規業務網上辦,特殊業務立即辦,轉移業務提速辦”,全市網辦率達到78.4%。推出“三個一”助企服務模式,明確1名分管領導、1名企業聯絡員和1名業務經辦員,高效辦理各項人社業務。創建“連企服務QQ群”,在群企業近萬家,日均答復問題百余件。
隨著經濟復蘇和企業發展,如何妥善處理好勞資糾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現實問題。市人社部門聚焦共商共建,立足職能優勢,積極引導各類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建立“企業+仲裁”一站式調解室,探索勞資矛盾聯調共治,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一站式調解室以規范企業合法用工為目標,將企業用工管理中急需的法律法規政策作為宣傳重點,通過組織專題培訓會、業務研討會、座談會,創建微信群、QQ群等線上線下普法培訓形式,加強對企業合規合法用工普法宣傳,先后開展線上線下“常態+熱點”“菜單+定制”精準普法培訓8期,參培勞資人員1000余人次。
市人社部門依托調解室強化對企業用工風險指導,聯合開展勞動爭議專項研判,通過共商研判,為企業人才管理、風險防范提供指導建議。同時,積極將企業中熟悉法律法規的勞資人員、法務人員納入調解室調解員培養范圍,并推進持證上崗制度,目前全市各類企業中有256人取得調解員證。此外,推進調解室與仲裁機構“委托調解”“移送調解”等聯調對接,開展“調解協議書”置換“仲裁調解書”審查,保障調解室調解協議內容的法律強制履行力,力促案結事了人和。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