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華僑歸僑僑眷權益保護辦法》解讀
8月23日,市14屆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連云港市華僑歸僑僑眷權益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我市首部旨在保護在連華僑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的政府規章。
一、《辦法》出臺的背景依據
近年來,國家和江蘇省先后出臺一系列關于維護歸僑僑眷權益的法律法規,這為我市出臺《辦法》提供了重要遵循,《辦法》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簡稱“一法兩辦法”)、還有《江蘇省華僑捐贈條例》、《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華僑投資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近年來國務院僑辦、省僑辦和我市出臺的一些政策性文件及省人大來我市調研考察時提出的要求及華僑歸僑僑眷的實際訴求,需要用法規的形式加以規范。
二、出臺《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出臺《辦法》是推動僑務工作科學發展、依法行政的內在要求。依法保護華僑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鼓勵和動員他們在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發揮優勢,進一步凝聚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力量,為經濟社會建設服務是僑務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新時代對僑務工作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新要求,對全市僑務工作依法行政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二)出臺《辦法》是發揮僑務人才優勢,服務連云港高質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市共引進各類領軍型、創業型等海外人才400多名。當前,連云港正處于“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的關鍵時期,亟需集聚海外廣大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的人才智力優勢,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完善相關僑務法規及配套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連創新創業。
(三)出臺《辦法》是應對僑情變化,保護僑界合法權益的迫切需要。我市現有海外華僑華人約1.2萬人、國內歸僑僑眷約1.5萬人。已建成國家、省、市級僑務社區32家,省華文教育基地6家,省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14家。隨著僑情的變化和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華僑華人來連創業發展,其在連創業資金、知識產權、社會保險、子女入學、參政議政等權益需求日趨突出。為有效維護他們的權益,有利于激發投資創業熱情,同時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集聚和涵養僑務資源、促進我市開放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辦法》的起草過程
大體分四個階段:一是立法調研。自2017年上半年開始,市人大帶領市外僑辦、市僑聯開展了一年多的立法調研,并先后赴蘇州、揚州等地開展立法學習調研,獲得了第一手資料,掌握了一些最新情況,為《辦法》出臺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立法起草?!掇k法》起草,既結合連云港市情,依據僑法等政策法規,又吸收了近年來國家、省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內容,同時借鑒了兄弟省、市出臺的《辦法》及規章等方面做法和經驗,力求使《辦法》更具操作性。三是征求意見。先后召開有涉僑部門和相關人員參加的座談會4次,共向市涉僑部門、縣區外僑辦、僑務社區38家單位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華僑華人、歸僑僑眷代表,僑務工作者、僑界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代表、僑企代表等168名個人征求了意見、建議,共收到37家單位的修改意見和158名個人回復。大家普遍支持《辦法》出臺。四是修改完善。在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經反復推敲,認真修改,形成了《辦法》送審文本,2018年8月23日市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辦法》。
四、《辦法》的主要內容
《辦法》共三十四條,涵蓋十三個方面內容,即:《辦法》的適應范圍,保護對象,華僑歸僑僑眷的身份界定,管理體制機制,華僑恢復戶口及護照效力,華僑歸僑僑眷政治權利保障,華僑歸僑僑眷社會保障權益,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和華僑子女入學待遇,僑房與華僑華人祖墓權益保護,華僑歸僑僑眷出境定居、探親等權益,海外高層次人才待遇,華僑捐贈管理,咨詢投訴和權益維護等內容。
關聯閱讀:《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華僑歸僑僑眷權益保護辦法的通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