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
構建“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開展長期照護等醫養結合服務,推行短期照料“喘息服務”,獨生子女每年享受5天帶薪護理假……《意見》指出,要加快健全相關政策和制度機制,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讓全市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加強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建設。健全城鄉特困老年人供養制度,建立市、縣兩級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第三方開展老年人能力與需求綜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老年人享受福利待遇、接受基本養老服務的重要依據。
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品質。大力發展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拓展家庭適老化改造和居家上門服務覆蓋面,推行短期照料“喘息服務”等制度,推進街道(鄉鎮)、城鄉社區、住宅小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積極構建“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加強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70%以上養老機構通過等級評定,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于70%。
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全面推進以鄉鎮或老年人聚集區的綜合性養老機構為中心、以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為網點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到2025年,實現城鄉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全覆蓋,建設縣級失能(失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機構。
強化老年人預防保健。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設立標準化中醫館。
提升老年醫療和康復護理能力。積極推進市級區域老年醫療中心建設,積極發展老年醫院、康復醫院等醫療機構,推進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推動醫養結合深入發展。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富余床位和資源,自行或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非營利性醫養結合機構,重點開展長期照護等醫養結合服務。
強化多層次養老保障。落實職工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健全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
完善醫療保障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以及護理院、康復醫院等機構,按規定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建立符合本市特點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完善多渠道籌資機制,合理確定保障范圍和待遇標準。
推動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將老年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社區老年教育辦學網絡,讓更多的健康老年人入學再教育,實現養教結合。
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對老年人辦理公證實行優先受理、優先辦理。加強對高齡、空巢獨居、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群體的法律援助,取消事項范圍限制且免于經濟困難核查。
落實好老年優待政策。落實80周歲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制度。落實本地戶籍和非本地戶籍常住老年人享受當地同等社會優待。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后患病住院期間,獨生子女每年享受5天帶薪護理假。
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失智)和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公共服務場所開辟服務專區或專窗,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