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爭取三年實現鄉鎮扶貧產業園鄉鎮全覆蓋
疫情擋不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步伐。近日,走進贛榆區沙河鎮扶貧產業園內的養殖溫室內,只見一只只“白玉”蝸牛在石板上蠕動,再過一個月,這些蝸牛將從這里走向人們的餐桌。這是我市獨具特色的集蝸牛養殖、育種、培訓、觀光、加工銷售及研發為一體的特色扶貧產業園,年培育蝸牛20萬只,待項目全部投產可帶動11個經濟薄弱村平均年增收8萬元以上。
“沙河鎮扶貧產業園的建設是全市鼓勵發展鄉鎮扶貧產業園的一個縮影。”市扶貧辦副主任王洪波介紹,從2020年起,對有一定條件和基礎并承擔扶貧開發任務的鄉鎮(街道)、村,我市將有序引導建設鄉鎮扶貧產業園,爭取用三年時間,實現鄉鎮全覆蓋。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了鞏固前期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我市近日已編制完成加快鄉鎮扶貧產業園建設的相關文件,年內計劃完成建設14個鄉鎮扶貧產業園目標任務。其中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贛榆區各完成3個,海州區完成2個,同時鼓勵其他區和功能板塊參照標準建設。
“我們依據區域特色產業定位,在符合東海縣總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按照布局合理、適度超前的原則,高起點立長遠編制鄉鎮扶貧產業園規劃。”東海縣石梁河鎮人大主席葛其涵介紹,鎮里依托帕蒂亞葡萄莊園龍頭示范帶動作用,建設了萬畝葡萄扶貧產業園,帶動就業人員8000多人,實現500多人脫貧。
為了扶持鄉鎮扶貧產業園建設,我市計劃每年安排省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0%以上、產業富民“5+2”項目資金60%以上用于扶貧產業園項目。對帶動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穩定就業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縣區內金融機構將提供無擔保、無抵押信用貸款,額度10至100萬元,貸款利率不高于同期貸款基礎利率。涉農項目優先支持鄉鎮扶貧產業園建設,重點改善扶貧產業園內的溝、渠、田、林、路等基礎設施。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參與發展扶貧產業園內的經營主體申報農業財政項目。
此外,發改、自然資源等部門還將在項目立項、用地指標等方面對扶貧產業園項目給予政策傾斜,對發展設施農業涉及的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以及從事規模化糧食生產所必須的配套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免辦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人社、農業農村等部門免費為產業園內企業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鼓勵成立村級勞務服務組織。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