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海事局服務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4年11月14日10:00
地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連云港海事局韋姍姍
發布人:連云港海事局副局長張磊,連云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歡樂,連云港海事局政務中心副主任楊艷
發布議題:介紹連云港海事局服務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新聞發布會的相關情況
韋姍姍:各位來賓,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連云港新聞發布廳舉辦連云港海事局服務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新聞發布會。
參加發布會的有連云港海事局副局張磊同志、連云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歡樂同志、連云港海事局政務中心副主任楊艷同志。他們將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朋友感興趣的問題。我是連云港海事局韋姍姍,今天的發布會由我主持。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新華日報、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網、揚子晚報、現代快報、連云港日報、連云港電視臺、連云港廣播電臺、網易新聞等省市媒體記者朋友,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發布會!
首先,請連云港海事局副局長張磊同志作新聞發布。
張磊: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連云港海事局服務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新聞發布會。在此,我謹代表連云港海事局向與會的新聞界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
2024年是連云港市被列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也是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成立5周年。尤其是連云港自貿片區獲批以來,堅持“建設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集聚優質要素的開放門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交流合作平臺”的三大戰略定位,主動探索、先行先試,改革成果持續涌現。五年來,連云港海事局主動融入連云港自貿片區的發展,把服務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水運江蘇發展戰略的工作舉措轉化為優化營商環境、惠企便民的具體實踐,其中,“海事政務閉環管理”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船載危險貨物“1+4”聯合查驗工作機制作為江蘇省第二批改革創新試點事項之一,在全省內復制推廣。
今年,連云港海事局搶抓“雙周年”契機,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積極融入和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在服務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制定發布連云港海事局服務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包括①深化海事政務閉環管理;②推行船舶“六優先”、“四直”進出港模式;③助力全市重大海上工程項目建設;④實施江蘇沿海港作船船員管理區域一體化;⑤推行國際郵輪“一船一策”、“一線一策”;⑥實施船舶檢驗全國通檢互認;⑦支持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航行船舶落戶連云港;⑧實施海事監管信用體系管理;⑨保障長三角“新三樣”貨物集裝箱運輸安全暢通;⑩支持構建特色港口和海洋經濟開發開放體系。等十項內容,涵蓋海事政務辦理、通航保障和現場監管、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新業態監管服務等方面,代表著連云港海事局在保障航運安全、促進貿易暢通、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鄭重承諾,我們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各項舉措,為推動連云港自貿區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海事力量。
謝謝大家!
韋姍姍:謝謝張磊同志的發布。
下面是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們就相關問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媒體機構。謝謝!
記者:您好,我是新華日報記者,請問海事政務閉環管理作為江蘇自貿區連云港片區制度創新成果,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海事部門將從哪些方面對這項制度創新成果進行深化?
楊艷:感謝您的提問。自2023年7月“海事政務閉環管理”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以來,連云港海事局年均辦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約6萬余件,其中97%以上的業務可以通過“不見面”方式辦理,整體辦結時限較法定時限壓縮率達65%;年雙向郵寄申請材料、證書量多達2萬余件,惠及全國各地船員2萬余人,大幅節省群眾交通、住宿、誤工等辦事成本和轄區船員服務機構、航運企業運營成本。
接下來,連云港海事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決策部署,從三個維度深化海事政務閉環管理工作機制。首先,從廣度上,把閉環管理的范圍擴展到長三角區域海事政務事項,充分發揮海事通APP優勢,同長三角區域海事管理機構實現跨區域聯動,持續在“掌上辦”“跨域辦”“無感辦”服務中實現更廣范圍、更多事項的閉環。其次,從深度上,推動海事政務辦理流程再造,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借助數據共享賦能作用,將多個相關聯的“單項事”合理歸集,形成涵蓋船舶開航、船舶注銷、船員上船的“一件事一次辦”清單,通過有效的內部信息流轉,最大限度壓減申請材料數量,讓申請人一張表單、一套材料即可辦成相互關聯的多個事項。第三,建立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機制和復雜事項辦理提前溝通機制,打通不見面辦理的“最后一米”,體現海事辦事溫度,對于可線上辦理的事項,提供線下幫辦,幫助申請人盡快學會掌上辦、網上辦,為需要的人提供幫辦代辦、陪同辦、優先辦等服務;對所需材料多、受理條件嚴、審批環節繁的事項,提供預審服務,實現政務服務能辦、好辦、快辦。
記者:您好,我是連云港廣播電臺記者,請問海事部門“六優先”和“四直”進出港模式服務如何申請?推行此類模式能夠帶來哪些具體效益?
李歡樂:感謝您的提問。感謝媒體朋友對這項服務舉措的關心。煤炭、糧食、化肥、原油、液化天然氣、鐵礦石等大宗散貨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港口生產上量的主力,客貨班輪則對船期準點率非常敏感,對口岸通關效率和水上交通組織水平相較于其它船舶而言有著更高的保障需求。對于符合上述條件的船舶,可以下載、安裝、安裝海事通APP,并在港航服務模塊中的四直通道菜單中,選擇符合自己類型的業務類型進行申請即可,海事管理機構通過智慧海事監管系統進行信息交互、需求確認和船舶標識,并在隨后的監管與服務保障工作中給予優先審批、優先錨泊、優先進出港、優先護航、優先安檢、優先查驗等重點保障,以提升重點船舶“直進直靠、直離直出”水平。
帶來的具體效應可以概括為在助力交通物流降本提質成效方面的“三提升、一減少”:
一是提升重點船舶準點率。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相比,水運中船舶的進港時間往往受氣象、水文、引航、拖輪、碼頭、交管等多個復雜因素影響,海事部門作為最終的水上交通組織者,在協調各方面港航要素的過程中,能夠保障重點船舶準時到港,為港、航、貿各方提供較為可靠的到港時間預期。
二是提升重點船舶直靠率。在航海實踐中,大部分船舶在抵達目的港時,需要先在錨地拋錨等候生產計劃,有了明確生產計劃后才能向海事交管(VTS)申請使用航道。對于此類重點船舶,海事、港口、引航、拖輪等提前排定生產計劃后,船方可據此采取更科學、經濟的航速航行,抵港后不再需要申請錨位拋錨,實現即到即進、即進即靠。根據測算,此類船舶平均每航次可節省運輸周期6小時,節約燃油約1.6萬元。
三是提升碼頭泊位周轉率。通過對重點船舶進行優先審批、優先錨泊、優先進出港、優先護航、優先安檢、優先查驗,能夠為科學精準排定碼頭泊位生產計劃提供良好支撐,進一步降低碼頭在兩船作業間的空置時間,切實提高碼頭泊位的周轉率。
四是降低重點船舶待港時間。通過綜合施行上述服務舉措,船舶可在碼頭泊位清爽后第一時間使用航道進出港,這將大幅降低船舶非生產性待港時間,提高船舶營運效率,形成不同優先級船舶有序進出港的科學局面。
記者:您好,我是新華網記者,請問海事部門在助力連云港港口建設,保障連云港重大海上工程項目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歡樂:感謝您的提問。連云港海事局作為部屬駐連單位,始終鑄牢主角意識,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融入地方發展。
一是立足海事管理職能,提供專業化海事服務。我們提前介入,靠前服務,為省內首個“海上科研平臺”、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等省市重點海上工程提供選址及用海意見;我們開展了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灌河口5萬噸級航道、華電LNG接收站船舶操縱模擬試驗,成立全國首個灘涂光伏建設海事保障工作站,為轄區水上施工項目提供高效精準的海事服務和技術支持。二是研判通航安全影響,保障水上施工安全開展。我們主動提供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指導,充分開展工程施工作業通航安全影響分析及風險研判,綜合考慮通航要素及水文條件,指導項目方做好應急與安全管理制度建設;我們為重點工程開通政務辦理“綠色通道”,壓縮水工審批時間,對符合條件的重大海上工程項目許可實施“當日辦”、“容缺辦”,保障項目順利開工。三是開展水工監管課題研究,創新水上新業態監管舉措。在海上風電領域,我們創新海上風電“5Z”監管模式,制定《連云港海事局海上風電海事監管辦法》《海上風電海事監管工作指南》,實現國內海上風電海事監管規范“0”的突破;在海上光伏領域,我們出臺海上光伏建設十項服務舉措,研究涉及船舶使用、導助航設施配備、配套安全設施、出海人員管理、海上防污染、應急救援等方面的監管措施,推動船員培訓機構制定《海上光伏施工人員培訓方案》,保障海上新業態蓬勃發展。
記者:您好,我是連云港日報記者,請問海事部門是如何推出支持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航行船舶落戶連云港這一舉措的?能夠帶來哪些實際意義?
楊艷:感謝您的提問。我局推出支持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航行船舶落戶連云港這一舉措,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國家戰略的推動。水運江蘇建設的提出和推進,使得連云港作為重要的節點城市,在江蘇省海洋經濟建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連云港是江蘇省最重要的海港城市,吸引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船舶落戶對于加強與中亞地區的貿易往來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連云港始終致力于發展海洋經濟,打造國際樞紐海港。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船舶的落戶能夠帶來更多的航運業務,帶動船舶修造、物流運輸、金融服務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航運產業鏈集聚,對于提升連云港海洋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航行船舶落戶連云港這一舉措將為我市海洋經濟發展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吸引國際航運公司和船舶落戶,不僅能增加連云港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和周轉量,提升港口的業務規模和經濟效益,還能帶動港口相關產業,如裝卸、倉儲、物流、船舶維修等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稅收收入。與此同時,國際航運業務的繁榮也將推動連云港港向現代化、智能化、國際化的方向轉型升級,有利于促進我市與沿線國家在航運領域的交流,學習國際先進的航運管理經驗,更好地融入國際市場,適應國際市場的規則,提升在國際航運市場中的話語權,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建、風險共擔的共贏發展格局。
韋姍姍:記者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就先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想要了解的內容,可以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進一步溝通對接。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