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 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2月18日下午,灌南縣委書記趙厚峰主持召開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輔導暨“惠澤大講堂”第二十九期報告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各項要求,深刻認識和把握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態勢,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高站、廖朝兵、張衛峰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參加。
會上,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崇駿以“智能與人工智能技術進展與應用”為題,從智能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程、前沿進展和應用前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機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地專題授課,主題鮮明、視野開闊、內涵豐富,為灌南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指導和深刻啟發。
趙厚峰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灌南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深化思想認識,加速學用轉化。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要聚焦數實融合,提升發展質效。依托既有產業基礎,把鋼鐵冶金、化工新材料及原料藥、綠色食品加工、機械電子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轉化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場景,著力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以智能化手段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醫療、養老、文旅、基層治理等方面的融合應用,推出一批“切口小、方法巧、效果靈”的數字化應用項目,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改善民生福祉。要構建創新生態,厚植要素支撐。管好用好科創人才投資基金,大力引育算力、數據、人才、電力等關鍵環節高層次產業人才,進一步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精心組織“產學研”深度對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高效發揮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公共服務平臺、無錫威孚環保貴金屬催化劑實驗室等各類院所平臺支撐作用,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數字創新生態體系。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