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汲浪
云臺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代顧乾的《云臺山三十六景》和清代黃申瑾的《云臺山二十四景》曾經廣為流傳隨著滄海桑田、風物變遷新的時代呼喚我們探尋連云港新的風韻、新的格調、新的詩意。今天,我們介紹“云臺新景二十四——三潭汲浪”
在云臺山的南麓,花果山的另一側,有一個叫漁灣的景區,飛瀑流泉、峭岸絕壁、曲折溪澗,邊走邊看,不斷有柳暗花明、移步換景之感。尤以潭水和九級瀑布而著稱。而三潭汲浪則是景中之景,美中之美。《顧志》中說:漁灣有龍潭三,曰老潭、二潭、三潭……潭水噴薄,殷殷若雷鳴聲。《云臺山志》顧乾有詩云:潭水騰波起,潺湲應谷鳴。穿云音欲斷,漱石響逾清。漁灣龍潭澗源于風門頂,經小龍頭下瀉,形成多級瀑布,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有“三潭、一洞、三汪”(三龍潭、二龍潭、老龍潭、藏龍洞、綠水汪、清水汪、黃水汪),全長 5.2 公里。每一段景皆有驚喜,每一汪水皆有情致,每一處巖皆有不同的植物點綴,真可謂是在曲折中看變化,在變化中看風景。在最下方的“三龍潭”兩側,二石左右矗立,石高三丈,好似一副天然門闕。雨季澗水寬闊,由山口奪路而下,瀉入深潭。往上二龍潭,水清見底,清涼甘冽。一路怪石無數,被澗水沖刷得形象異常,惟妙惟肖,美不勝收。在上端的老龍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轟轟紛瀉,飛珠濺玉。兩岸峭壁如削,人在澗里,如行狹巷。幾經曲折,可聽到水聲如雷。舉首上望,澗水從山巔處飛流直下,陽光投處,彩虹頓現。俯視潭水暗藍,深不見底。
老龍潭往前,峭壁千丈。沿“上天梯”上攀,游人扶欄面壁,貼身探足,前者足踩后者肩,后者目觸前者足,令人心驚目眩。至崖頂,豁然開朗,又看到了新的瀑布和山澗。看完三潭汲浪,你可以乘興欣賞漁灣的神魚化龍,暢游歡樂城,在海洋館里探尋大海里的萬千生物。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