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簾洞天
云臺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代顧乾的《云臺山三十六景》和清代黃申瑾的《云臺山二十四景》曾經廣為流傳。隨著滄海桑田、風物變遷新的時代呼喚我們探尋連云港新的風韻、新的格調、新的詩意。今天,我們介紹“云臺新景二十四——水簾洞天”
吳承恩在《西游記》中是這樣描寫水簾洞的。水簾洞是《西游記》中齊天大圣嬉戲游玩、安居樂業的神仙洞府。
美猴王縱身一躍,穿過飛流直下、噴珠濺玉的瀑布,群猴歡呼雀躍。水簾洞內幾案齊備、石凳生花、宛如人家。從此,齊天大圣和他的伙伴們在洞內洞外不知疲倦地玩耍,忘了四季更替,喜度快活時光。
連云港花果山的“水簾洞”,在《西游記》出書前便是云臺山的名勝景觀,有明萬歷年間張朝瑞的碑記和朱世臣的詩作可以為證。
想必那吳承恩游玩于此,見此情此景,陡然生出為美猴王安一個神仙洞府居所的想法。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高山流水”“神泉普潤”,倍增盎然詩意。天下游客無不醉心于此。或在飛瀑流泉前留影或從雨簾飛花中穿越或到曲折深洞中探奇或與山間追逐的野猴打趣,逍遙自在,好生愜意。
不到水簾洞,就無法體會美猴王的快樂;不探水簾洞,就更無法體驗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隔世之感。穿越細細密密的瀑布水簾,何妨來一次時空穿越,從現實走向神話,從神話通向萬紫千紅、百花飄香的花果山神仙之旅呢。
明代詩人顧乾在《神泉普潤》中將水簾洞帶入了一個更加詩意化的境界中:
一勺原泉水,長流了不窮。
幽深思圣跡,潤澤見神功。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