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長三角漁業科技論壇暨水產養殖大會”在我市舉行
11月9日至10日,由蘇浙皖滬三省一市水產學會及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等聯合主辦的“2023長三角漁業科技論壇暨水產養殖大會”在我市舉行。本次大會以“科技賦能漁業綠色發展”為主題,聚焦長三角區域漁業高質量發展。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水產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科研機構、養殖機構等近500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鳳,市農業農村局薛學坤副局長全程參加了活動。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王玉華副廳長、連云港市委盧剛副書記到會致辭并參加相關活動。盧剛副書記介紹,作為長三角傳統漁業大市,近年來,連云港堅持穩供給、保生態、謀深水、控捕撈、興養殖、扶加工的發展思路,加大漁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升級;推動向海開發,漁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實施品牌戰略,漁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重視資源養護,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2022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97萬畝,水產品產量超過76萬噸,漁業一產產值達到240億元。擁有“贛榆梭子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連云港紫菜”“贛榆蝦皮”等7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國家級漁港經濟區”等一大批“國”字頭稱號。下一步,我市將堅持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推進陸域、近淺海和深遠海三大板塊協同發展,不斷提升漁業生產標準化、綠色化、產業化、組織化水平,加快構建連云港現代漁業發展新格局。
王玉華副廳長表示,今年是江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農業強省建設的起步之年,也是漁業發展主動適應新時代需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江蘇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長三角兄弟省市的經驗交流和關心幫助,希望各級領導和專家學者多到江蘇指導,持續推動江蘇漁業創新發展,為全國漁業發展探新路、樹樣板。
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何建國教授等20多位專家應邀做大會報告,主辦方還組織與會人員實地考察學習了香河生態園養殖基地。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全市漁業系統相關人員10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由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等單位協辦,會議還得到了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連云港綜合試驗站、連云港市水產學會、連云港市海洋學會、連云港鄉村振興科技鎮長團等的支持。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