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高”在何處
為發揮農業貿易助力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重要作用,推動農業貿易提質升級、菜茶魚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建設500個左右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以下簡稱“國貿基地”),所認定基地的每類產品年出口額占全國該類產品年出口總額50%以上。2021年5月,國貿基地建設正式啟動,首批認定的115家國貿基地清單出爐。建設國貿基地也列入國務院“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作為“十四五”農業農村國際合作規劃重點工作,國貿基地究竟有哪些特點?它的高質量究竟“高”在哪里?本期帶大家系統認識“國貿基地”。
總體而言,國貿基地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五高”,分別是產業集聚度高、生產標準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認可度高和綜合服務水平高。
產業集聚度高
作為農產品出口領域的“領頭羊”,國貿基地首先具有出口規模大、產業集中度高的特點。根據2021年貿易數據,首批認定的115家國貿基地農產品出口額合計約68.5億美元,再創新高,在全國農產品出口總額中占比達到8.1%,同比增速達14.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9%,平均每個基地的年出口額將近6000萬美元。在“十四五”期間,將每年認定100家左右國貿基地,到2025年力爭使所認定基地的每類產品年出口額占全國該類產品年出口總額的50%以上。
生產標準高
國貿基地企業均具備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采用國際農產品標準指導生產加工過程,通過全程質量可追溯體系加強環節管控,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質量管理。在國際國內認證認可上表現亮眼,大部分基地獲得了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保證體系認證、HALAL清真認證、歐美等國有機認證等;70%以上是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不少還是本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或“隱形冠軍”企業,多數基地還參與了國際標準、國內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等的制定。
出口附加值高
首批認定的國貿基地中六成以上是加工型或貿易型基地。加工型基地具有年加工能力強、自檢自控能力強的特點,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斷引進先進設備,注重科技研發,緊抓技術創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內涵式發展之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貿易型基地通過供應鏈管理,整合物流、通關、金融保險、銀行等資源,搭建跨境貿易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為出口農產品提供增值服務。
品牌認可度高
80%以上國貿基地是各省份重點培育和推介的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品牌、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出口名牌等品牌認可,注重自身特色文化品牌的挖掘和打造,在美國、歐盟、日韓、東盟等國家和地區注冊國際商標,品牌認可度高,在國際市場上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2021年,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委托中國貿促總會商事認證中心從研發創新能力、國際認證、市場認可、知識產權保護、全球化經營、信用體系、社會評價等方面對國貿基地開展出口商品品牌認定,共有114個商標獲得認定。
綜合服務水平高
多數國貿基地企業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建設跨境電商和海外倉平臺,調動商會協會等資源渠道,不斷拓寬海外市場。60%以上的基地主體在產業扶貧中發揮著龍頭作用,通過“公司+種養殖戶”等經營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輻射帶動周邊近百萬戶農民增收。疫情下,基地企業通過直接雇傭農戶、簽訂訂單農業、產業鏈合作等多種模式聯結種養殖戶,促進了農民就地就業,提高了農民經營收益,帶動了地方產業和經濟發展。
為促進國貿基地建設,由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主導牽頭,農業貿易促進中心成立基地專班,2021年圍繞開展國際認證認可、應用國際標準、打造國際品牌、提升出口產業鏈價值鏈、強化出口公共服務五大內容開展系列對口服務,包括開展片區企業經驗交流研討及現場觀摩活動;組織基地企業參與國際性線上線下展會,并設專場推介和專題培訓;集中組織基地品牌認定,通過農業外交官和駐外機構擴大宣傳;定期定向開展貿易信息推送等。
2021年國貿基地建設已經打開新局面,在帶動提升農業國際貿易水平,實現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上成效顯著。2022年第二批國貿基地申報工作也已完成,針對基地企業需求的配套服務將同步開啟。(來源:農民日報)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