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22-00040 |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 | 發文日期 | 2022-02-28 |
標 題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連云港市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 ||
文 號 | 連政發〔2022〕18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2021年,連云港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省市黨代會精神,嚴格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要求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連政發〔2022〕18號.pdf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連云港市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省政府:
2021年,連云港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省市黨代會精神,嚴格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努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嚴格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
(一)全面加強組織領導。把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全市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及時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制發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對政府立法、規范性文件管理、行政執法、依法行政等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定期聽取法治政府工作情況報告,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重大問題,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會議精神及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專項活動,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
(二)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以上率下推動法治建設,落實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舉辦全市政法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輔導報告會、組織市管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實現非人大任命領導干部常態化考法。開設大型全媒體網絡互動公益欄目,打造《小易說法》《老劉說法》《以案釋法》等多個普法專欄,形成了“輿論全覆蓋、媒體全聯動”的法治文化宣傳新態勢。
(三)深入開展督察檢查。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規范報送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主動向社會公開。組織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法治政府建設督察自查。堅持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對市級部門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考核指標和縣區綜合考核黨建指標。制定出臺《連云港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工作方案》。
二、堅持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中心,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535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現“證照分離”市域全覆蓋,將分屬人社、交通、衛健等34個部門辦理的19種證照、25個事項“證照聯辦”,減少申報材料536項,平均壓縮辦理時長85%。實施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在省內率先試點的基礎上,推進市域全覆蓋,減少證明類事項120項。政務服務事項不見面辦理率95.2%,時限壓縮85.7%,在全省率先實現煙草零售許可、企業檔案和城建檔案等服務全程網辦。深化投資建設審批改革,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告知承諾制,推動20個單位141項事項進一步簡化申請材料。
(二)優化便捷高效政務服務。持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出臺《連云港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連云港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和《關于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開展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印發《“營商環境便利度”存在問題整改責任清單》。探索推進“一業一證”改革,我市已在便利店(超市)、飯店、糧油店、健身館、民辦教育培訓學校、人力資源服務、海苔紫菜加工廠、藥店、旅館(賓館)等12個行業進行試點,總體實現審批事項壓減76%,審批時限壓減88%,申請材料壓減67%,填表要素壓減60%。
(三)強化重點領域監管治理。加大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以“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行動、民生領域案件查處“鐵拳”行動、藥品執法“靂劍”行動等為抓手,嚴厲打擊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經濟違法行為。開展公共場所常態化疫情防控檢查,共檢查單位117家次。加大生態環境領域執法力度,排查高危重點行業六大類環境污染治理設施以及危廢暫存庫等2682套。開展安全生產執法督導檢查,持續強化“鋼八條、粉六條、有限空間四項”規定執行,規范外包外委外協“三外”管理,排查治理危化品使用單位20103家次。組織開展根治欠薪百日攻堅、夏季專項和冬季攻堅等系列執法檢查行動,為3938名農民工追發工資近5629萬元。加大野生動物管控力度,開展非法交易鳥類專項整治行動。
(四)細化突發事件應對體系。建成市、縣(區)、鄉(鎮)三級應急預案體系,修編市級44個、縣級292個、鎮街級94個預案。堅持防災減災救災系統化聯防,制定自然災害防范措施和搶險救援聯動方案,穩步推進全市自然災害九項重點工程。推進衛生應急組織體系建設,制定《關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從完善快速響應機制、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完善群防群控機制、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完善平戰結合機制等五個方面,加強機制建設。
三、堅持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為重點,不斷提高政府立法質效
(一)立法工作機制不斷科學化。拓寬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渠道,利用“立法民意直通車”,面向社會廣泛征集對立法項目草案的意見建議。組建立法項目合法性審核小組,以團隊形式開展立法合法性審查工作。實行立法項目草案專家咨詢論證制度,根據立法項目特點,有針對性地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開展立法咨詢論證,2021年先后組織專家論證10余次,對4個立法項目提出80余條修改意見和建議,有效發揮了專家“外腦”作用。修改《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連云港市公共消防設施管理辦法》2件政府規章。落實政府規章實施周年報告制度,完成《連云港市水利工程管理辦法》實施周年報告工作。
(二)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不斷精細化。制定出臺《連云港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構建備案審查“333”工作體系,完成市本級規范性文件、政府合同、土地審批等合法性審查284件。堅持立改廢并舉,常態化開展文件清理工作,開展了涉及行政處罰法、長江保護法等專項清理,全市對920件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拉網式清理。突出備案監督作用,對縣區部門備案文件及時進行實質性審查并開展了專家評估。
(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不斷法治化。最大限度地把我市各種行政決策特別是重大行政決策納入法治化軌道,嚴格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五大程序”,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2021年度通過廣泛征集意見建議,編制《美麗連云港建設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連云港市“十四五”“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規劃》《連云港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6項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并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公布。
四、堅持以深化執法體制改革為突破,切實做到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等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執法力量向基層和一線傾斜,建立健全綜合執法主管部門、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綜合執法隊伍協調配合、信息共享機制。積極推進基層綜合執法改革,全市90個鄉鎮(街道)全部設立綜合行政執法局,實現鎮街一支隊伍管執法。推動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賦權鎮街審批服務事項30余項、行政處罰事項110余項,定期對鎮街賦權事項進行評估,確保賦權事項承接到位。
(二)有序推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認真貫徹落實《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連云港市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連云港市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市委編委批復同意增設行政復議機構,增加人員編制。發布了《關于市縣兩級人民政府統一行使行政復議職責有關事項的通告》,赴市廣播電臺“行風熱線”欄目宣傳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發放宣傳冊5000多份,引導群眾通過行政復議解決行政爭議。
(三)持續開展重點領域執法監督。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信息化建設,跟蹤全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做好全省行政執法管理和監督平臺運用,做好行政處罰、行政檢查、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四類執法數據的錄入工作。對全市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野生動物保護、金融管理等8個重點領域開展專項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抽查調研活動,抽取行政處罰卷宗68件,下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12份,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25條。
(四)探索創新行政執法方式方法。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對全市147項不予處罰清單、87項從輕處罰清單進行再細化再規范。指導生態、應急等部門分別制定下發不予處罰7項、13項,輕罰減罰4項,制定印發了《連云港市規范行政裁量權工作實施意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獲評全省法治惠民實事優秀項目。加強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完善全市統一的執法資格準入制度。舉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全市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
五、堅持以強化行政權力監督為抓手,全力確保行政權力透明運行
(一)推進政務公開力度不斷加大。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累計公開各類政府文件101件。主動回應公眾關切,以“政務新媒體”為有效抓手,強化“快遞式”服務,組織全市120家政務新媒體同步轉發國省信息500余次,及時傳遞政府便民利企“好聲音”,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做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期間全市政務公開及政務新媒體信息與網絡安全工作,將監管主責主業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新媒體矩陣傳播優勢,扎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打造服務利民的政務新媒體新形象。
(二)行政權力多元監督體系逐漸完備。充分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172件,政協委員提案319件,辦復率100%,滿意率100%。定期通報行政審判典型案件情況,創新出臺《連云港市行政案件敗訴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市12345在線服務平臺受理訴求1108280余件,組織新聞發布、媒體解讀、圖解、簡明問答等174期次。建立健全常態化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務會制度,代表列席常務會50余人次。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組織“政府開放日”活動60余場次。
(三)復議監督和審計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注重運用辦案結果精準查找依法行政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通過撤銷、確認違法、責令履行等方式直接糾錯81件,并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66份,制發全市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情況分析報告。加強審計監督,積極開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重點審計疫情防控財政資金落實、政府隱性債務化解、精準脫貧、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以及減稅降費、科技改革等政策措施的落實。推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積極開展自然資源審計,發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作用。
六、堅持以提升為民辦實事水平為宗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一)發揮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作用。“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成為為民辦實事新品牌。“實體實戰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被省委依法治省辦評為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優勝項目,并推薦參評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創建項目,司法部《人民調解》及《新華日報》等專題刊載經驗做法,同時被中央政法委《政法動態》宣傳采用。發揮“蘇解紛”非訴訟服務平臺作用,全市1695個村(社區)圓滿完成調委會換屆工作,10萬余件矛盾糾紛在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行業事業單位得到化解。堅持信訪積案攻堅化解和初信初訪及時就地解決并重,全市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100%、按期辦結率100%。
(二)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2021年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新收行政復議案件783件,同比增長66.24%,受理707件,行政復議收案數首次超過行政訴訟一審收案數。積極探索“行政復議+全過程調解”工作制度,以調解、和解及撤回申請終止等方式化解行政爭議案件197件,占總結案數的31.2%。當事人對復議決定的滿意度提高,實質性化解率達80.5%。行政復議決定書全年網上公開120件,充分保障社會公眾知情權。
(三)發揮仲裁在解決民商事糾紛中的作用。2021年,共受理案件619件,同比增長89%,沒有一起被法院撤銷和不予執行。主動融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涉僑調解仲裁對接工作站,設立涉僑維權服務窗口,完善涉僑調解仲裁“站內流轉”工作流程,確保涉僑維權事項“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限時辦理”,先后接待僑胞120余人次,服務僑企16場次、化解涉僑矛盾糾紛32起。
一年來,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但與法治政府建設要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法制體系還不夠健全,適應職能轉變的依法行政工作還不夠均衡,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法律服務還不夠充分等。下一步,連云港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充分發揮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為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