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18-00073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8-03-13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深化市電子政務外網應用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18〕39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進一步提高市電子政務外網運行效率,更好地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省電子政務外網應用的函》(蘇政辦函〔2018〕17號)、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連政辦發〔2017〕146號)等相關文件要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加快部門業務專網整合對接。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深化市電子政務外網應用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國有企業:
為進一步提高市電子政務外網運行效率,更好地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省電子政務外網應用的函》(蘇政辦函〔2018〕17號)、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連政辦發〔2017〕146號)等相關文件要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快部門業務專網整合對接。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抓緊整合各類非涉密業務專網,根據國家、省電子政務外網相關標準和規范,整網與市電子政務外網對接,沒有非涉密業務專網的單位可以終端方式接入市電子政務外網。除極少數特殊情況外,財政部門不再安排各單位非涉密業務專網運行維護費用。各縣區(管委會)也要同步部署本地區部門和單位業務專網整合對接工作。為了配合推進業務專網整合工作,市里對市電子政務外網分期分批進行擴建,并延伸至全市所有村(社區)和相關部門所屬二級單位。市電子政務外網擴容建設由市里參照前期建設模式統一組織實施,建設費用由市里承擔,建成后的外網線路租賃費用分別由市、縣(區)兩級財政分級承擔、統一支付。
二、推進業務系統遷移。各縣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對現有業務系統進行合理分類,2018年6月底前,將非涉密業務應用遷移至市電子政務外網。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協調指導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業務系統遷移工作(具體工作由市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承擔),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辦公室負責協調指導本地各部門單位業務系統遷移工作,今后,全市新建和續建的非涉密電子政務應用項目,必須依托市電子政務外網部署。
三、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2018年6月底前,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將分散獨立的信息系統整合為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統”,將整合后的政務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依托電子政務外網接入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須接入而未接入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部門政務信息系統,財政部門不再安排運維經費。各縣區(管委會)政務信息系統也要與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對接,在一定范圍內實現數據資源共享交換。
四、推進信息化項目集約化建設。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使用政府財政性及國有企業國有資金,建設、維護和服務的信息化項目,要充分利用市大數據中心的云資源,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市國資委要加強對市屬國有企業新建信息化項目的審核指導,除極少數特殊情況外,不得使用政府財政性和國有企業資金建設或購買服務器、存儲、云計算等相關設備,統一采用市大數據中心提供的云計算資源服務,具體管理辦法由市國資委會同市政府電子政務辦制定。市各醫療衛生、教育等單位也要按照“資源共享、集約建設”的原則,充分利用好市大數據中心的云資源。在保障市、縣區應用的前提下,鼓勵面廣量大的基層單位和社會企業積極使用市大數據中心的云資源。
五、落實電子政務外網安全防護措施。各縣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電子政務外網接入標準規范,從準入控制、邊界防護、安全審計、身份鑒別等方面,對接入的業務專網、終端進行安全防護。要認真落實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2018年3月底前完成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定級備案和測評工作,并根據測評結果于6月底前整改到位。各縣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電子政務外網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對由于工作不落實導致重大網絡安全事件的,將嚴肅追究責任。
各縣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有力有序推進電子政務外網應用工作,市政府辦公室將適時組織督查。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3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