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16-00003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 發文日期 2016-09-06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16〕120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連云港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2016〕120號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連云港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9月6日

            連云港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交公路發〔2015〕73號)、《省交通運輸廳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蘇交公〔2015〕20號),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到2020年連云港市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結合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實際,制定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堅持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強化縣區人民政府(包括市開發區、徐圩新區、高新區、云臺山景區,下同)主體責任,拓寬和穩定農村公路資金渠道、建立農村公路管養長效體制機制為重點,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條件、通暢水平、路域環境,為實現城鄉交通一體化、全面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總體目標

            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要著力從大規模建設向提質增效、集中攻堅轉變,從注重連通向提升質量安全水平轉變,從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轉變,從適應發展向引領發展轉變。通過轉變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實現農村公路路網結構明顯優化,通暢水平明顯提高,安全條件明顯改善,質量明顯提升;養護全面得到加強,真正做到有路必養、養必到位;路產路權得到有效保護,路域環境優美整潔;農村客運和物流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實現城鄉交通一體化,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

            三、主要任務

            (一)全面建設好農村公路,切實發揮先行官作用

            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使農村公路建設與優化村鎮布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充分發揮先行官作用,促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繼續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加快完成鎮村公交、校車和城鄉客運班線配套道路、橋梁和安保設施改造任務,加大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和危橋改造力度,同時有序推進縣道達標工程、集中居住點與農村新興經濟節點通達工程建設。到2018年,各縣區鎮村公交配套道路與橋梁改造全部完成;農村公路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重提升至30%,有條件的縣、區比重提升至30%以上;到2020年,縣道、鄉道及通鎮村公交線路的村道安全隱患治理率達100%;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的比例不小于90%,危橋總數逐年下降;縣道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不小于90%;居民集中居住點有等級公路通達。

            新改建農村公路技術標準應符合省出臺的《江蘇省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技術標準》要求,各地要嚴格按照省確定的技術標準組織實施。對具備條件的通村公路,應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定的雙車道四級公路標準進行改造;對建設條件不完全具備、交通需求較大的通村公路,應按路面寬度不小于5.5米(受地形條件限制可做5米)拓寬改造;對建設條件不具備、交通量小的通村公路,宜采用路面拓寬、路肩硬化、增設錯車道等綜合方式進行改造。按照保護生命、保障暢通要求,同步建設交通安全、排水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設施,改造危橋,確?!敖ǔ梢粭l、達標一條”。到2018年,鄉村道雙車道公路比例應提升至35%,除貧困縣外,其他縣區鄉村道雙車道公路比例提升至38%以上;到2020年;通行政村雙車道公路覆蓋率不小于90%。

            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各縣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各區農村公路主管部門要強化建設市場監管和質量、安全督導,保障質量監督檢測能力和條件。切實落實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制度,加強行業監管,接受社會監督。建設管理單位要落實建設資金和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切實落實責任,明確質量和安全責任人,確保工程質量和使用壽命,特別要加強對橋梁和高路堤路段施工質量及安全生產管理。所建項目應納入行業監管范圍,項目建成后,在市、縣區交通運輸局或農村公路主管部門組織(或參與)實施交(竣)工驗收基礎上,由市交通運輸局協助省交通運輸廳對照區域計劃執行情況,按照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撥付省級補助資金。到2020年,新改建農村公路一次交工驗收合格率達到98%以上,重大及以上安全責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和一般事故明顯下降。

            (二)全面管理好農村公路,切實做到權責一致,規范運行

            按照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稅體制改革要求,構建符合農村公路特點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市級農村公路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宣貫農村公路政策、法規,分解工作目標,計劃審編、匯總與上報,技術支持服務和配合省級對行業監管的考核工作??h區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劃內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的責任主體,其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農村公路主管部門主管本區域內的農村公路工作。縣區公路管理站、區農村公路主管部門具體承擔縣道養護管理工作以及縣道、鄉道的路政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含街道辦事處,下同)承擔本區域內鄉道、村道的建設、養護工作,做好村道并協助做好鄉道的路產路權保護工作。

            縣區人民政府應將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納入正常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范疇,進行目標考核。根據區域內農村公路管養規模,合理確定崗位數量及崗位職責,通過定編定崗、核定工作經費,確保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正常運行。到2018年,各縣區人民政府農村公路管養責任得到進一步落實,全面建立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保障機制;縣區、鄉鎮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運作正常比例達到100%;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比例達到100%。

            按照依法治路的總要求,加強農村公路法制和執法機構能力建設,規范執法行為,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實行“縣區統一執法、鄉村協助執法”的路政管理工作機制,鼓勵構建綜合執法體系,發揮鄉鎮交管所作用,創新交通運輸執法模式。完善農村公路保護設施,縣區交通運輸局、區農村公路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規定,在鄉道、村道的出入口設置必要的限高、限寬設施。加強農村公路超限車輛治理,可利用移動檢測設備,采取流動檢測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努力防止和查處違法超限運輸及各類破壞、損壞農村公路設施等行為。到2020年,農村公路管理法規基本健全,愛路護路的鄉規民約或村規民約制定率達100%,建立農村公路路政群管(協管)網絡,實現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蓋。

            在當地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大力整治農村公路路域環境,加強綠化美化,提高農村公路綠化率,新改建農村公路須同步實施綠化工程。全面清理路域范圍內的雜物、堆積物和非公路標志。路面常年保持整潔,路肩堅實、無雜物,邊坡穩定,邊溝排水通暢,無淤積、堵塞。到2020年,宜林路段縣道綠化率達98%,鄉道綠化率達95%,村道綠化率達90%;具備條件的農村公路全部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

            (三)全面養護好農村公路,切實做到專群結合,有路必養

            建立健全“縣區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工作機制,全面落實縣區級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和村民的作用。日常養護經費和人員將作為“有路必養”的重要考核指標,真正實現有路必養。到2020年,養護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穩定的增長機制,基本滿足養護需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經常性養護率達到100%,優、良、中等路的比率縣道不低于90%、鄉村道不低于80%,路面技術狀況指數(PQI)穩中有升。

            平穩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養護專業化進程。農村公路小修保養,逐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由專業化養護隊伍承擔。農村公路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通過招投標的方式落實專業施工隊伍承擔。鄉、村道的日常保潔、綠化等非專業項目,鼓勵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干等辦法,吸收沿線群眾參與。以養護質量為重點,建立以養護質量和計量支付相掛鉤的工作機制。有序推進基層養護作業單位向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的企業化方向發展,參與養護市場競爭。

            各地應以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出臺的有關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標準為基礎,以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綠色環保、安全耐久為原則,建立健全適應本地特點的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體系。積極推廣路面廢舊材料、輪胎、建筑垃圾等廢物循環利用技術。加大預防性養護和大中修工程實施力度,每年縣道大中修工程規模達到養護里程的8%;鄉、村道大中修工程規模達到養護里程的3%以上。

            加快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信息化步伐,各地應開發推廣使用農村公路、橋梁養護管理與決策信息化系統,全面實現農村公路與橋梁基本信息、養護檢查與評定情況、營運狀況等信息化,科學確定和實施養護計劃,努力提升養護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逐步推廣使用多功能路況檢測車,加強路況檢測和提高檢測效率。加強養護技術培訓,縣鄉農村公路管理機構人員每年應參加不少于一次的專業技術或技能培訓。

            (四)全面運營好農村公路,切實服務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客貨并舉、運郵結合”總體思路,加快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嚴格落實農村客運班線、鎮村公交通行條件聯合審核機制。加快淘汰老舊農村客運車輛,全面提升客車性能。強化司乘人員的安全培訓和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統籌城市公交、市鎮班線和鎮村公交協調發展,大力實施農村客運公司化和公交化改造,進一步推進鎮村公交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農村客運站效益,加快鎮村公交首末站、回車場、候車亭(牌)等基礎設施建設,選址要因地制宜,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并應與新改建農村公路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到2020年,鎮村公交開通率基本達到100%,全市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AAAA級(含)以上的縣超過75%。

            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站場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按照“多站合一、資源共享”的模式,推廣貨運班線、客運班車代運郵件等農村物流組織模式,大力發展適用于農村物流的廂式、冷藏等專業化車型。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

            四、實施步驟

            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從2016年起分階段完成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目標任務。

            第一階段(2016-2018年):完成規劃鎮村公交線路及其橋梁改造,農村公路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重提升至26%,鄉村道雙車道公路比例提升至35%。有條件的縣區可率先實現“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

            第二階段(2019-2020年):農村公路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重提升至30%,鄉村道雙車道公路比例提升至38%。各縣區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

            五、措施與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人民政府成立“四好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工作,協調和解決工程實施中的重大問題;市政府分管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分管秘書長、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發改委、公安局、監察局、財政局、國土局、環保局、規劃局、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農委、林業局、審計局、安監局、物價局等單位和部門分管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交通運輸局,具體負責工作方案制定、目標任務分解、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等工作。各縣區人民政府要成立以政府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加強對本地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二)科學編制方案。各縣區要依據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緊緊圍繞建設“四好農村路”的總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實施方案,做到任務清晰、責任明確、落實有力。實施方案應以當地人民政府名義出臺。2016年12月底前,各縣區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主管部門要將實施方案和工作開展情況報市交通運輸局。

            (三)夯實工作責任。市人民政府、縣區人民政府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圍。各縣區應以政府名義出臺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工作開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要落實工作責任,分解工作任務,細化建設目標,充實工作力量,落實資金、機構、人員和保障措施,確保順利實現“四好農村路”建設各項目標,讓人民群眾看到實效,得到實惠。

            (四)強化資金保障。加快建立以縣區、鄉鎮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四好農村路”建設資金籌措機制。努力爭取政府債券、各種扶貧和涉農資金用于農村公路發展。充分發揮省級補助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支持,用于農村公路大中修、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建設。發揮好“一事一議”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的作用。加強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繼續鼓勵企業和個人捐款,以及利用道路冠名權、路面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多種方式籌集社會資金用于農村公路發展。

            (五)嚴格監督考核。市交通運輸局將定期或不定期督查,重點對管養責任落實、建設質量、工作進度、資金到位等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每年將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對縣區主管部門的考核,考核情況予以通報,通過考核單位給予表彰獎勵。縣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局或農村公路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鄉鎮政府、村委會的督導和考核,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組織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的作用。

            (六)開展創建活動。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制定的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活動方案,積極開展創建活動,以推動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從2016年起,每年創建1個“四好農村路” 達標縣區,創建期間,市交通運輸局將根據創建成果適時總結,對成功經驗與做法,給予推廣,創建達標后由市政府給予表彰。各縣區由人民政府組織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

            (七)做好宣傳引導。各地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四好農村路”建設意義和重要性,引導人民群眾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和護路意識,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通過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村集體經濟收入以及鼓勵社會力量捐資捐建等方式,積極支持和參與“四好農村路”建設,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四好農村路”建設的良好氛圍。

            附件:1.江蘇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指標分解表

                2江蘇省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活動方案





            附件2

            江蘇省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活動方案

            為全面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為2020年江蘇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總目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要求,決定每年結合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等要求,在全省開展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活動?,F將活動方案公布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開展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的指導思想是:按照“十三五”農村公路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圍繞江蘇“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奮斗目標,以強化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穩定農村公路資金渠道、建立農村公路管養長效體制機制為重點,規范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提升農村公路的管養水平、安全條件和路域環境,為江蘇率先實現城鄉交通一體化、率先基本實現交通現代化服務。

            目標任務是:設區市每年創建1-2個江蘇省“四好農村路” 達標縣(市、區),在此基礎上,蘇南、蘇中、蘇北各推薦1至2個達標縣(市、區)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二、創建內容

            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是指:農村公路建設好,新改建工程質量好和安全隱患治理達標;農村公路管理好,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得到全面落實,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資金保障機制全面建立,路政管理效果好;農村公路養護好,養護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路面技術狀況好;農村公路運營好,行政村通鎮村公交,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

            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具體創建內容分為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和運營好四大項目、二十四個分項。

            (一)建設好

            1. 鎮村公交配套工程完成。根據“提檔升級”工程計劃,到2018年鎮村公交配套道路與橋梁改造全部完成。配套道路指道路拓寬或路肩硬化或設置錯車道任務完成,并養護完好。(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2. 鄉村道雙車道公路比例達標。根據“提檔升級”工程計劃,到2018年全省鄉村道四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比例提升至38%(江蘇省貧困縣放寬到33%)。

            3. 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標。根據“提檔升級”工程計劃,

            到2018年全省農村公路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提升至30%(江蘇省貧困縣放寬到25%)。

            4. 縣道達三級公路標準??h道達到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標準,蘇北地區縣道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不小于90%。

            5. 集中居住點通等級公路。農村居民集中居住點有等級公路通達,即農村新的居民集中居住點建成時,配套通有等級公路。

            6. 安全隱患治理任務完成。2020年全省縣道、鄉道及通鎮村公交線路的村道安全隱患治理率達到100%。示范(或達標)縣驗收時,累計到當年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計劃任務需完成。

            7. 三類及以上橋梁比例達標。2020年全省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的比例不小于90%,危橋總數逐年下降。示范(或達標)縣驗收時,2016年至2018年期間,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的比例不小于85%;2019年、2020年,此比例達到90%。

            8. 行政村通雙車道公路。到2020年,通行政村雙車道公路覆蓋率不小于90%。

            9. 工程合格率達98%以上。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撤渡建橋”工程和其它新改建工程交工驗收合格率達98%以上。(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10. 杜絕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重大及以上安全責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和一般事故明顯下降。示范縣驗收當年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權”。(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二)管理好

            11. 主體責任全面落實。農村公路工作納入縣級、鄉級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縣級、鄉級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保障機制。(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12. 管理機構運轉正常??h級、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人員定編定崗,明確每一位管理人員職責,管理人員相對穩定,管理機構具有正常辦公條件,所有管理機構運轉正常。

            13. 管理機構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縣級、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經費納入縣級、鄉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各機構每年應編制管理經費計劃,報相應人民政府批準,列入其政府財政預算,按預算計劃合理使用管理經費。(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14. 路政管理全覆蓋。宣貫執行《江蘇省農村公路管理辦法》,縣級路政大隊下設若干個農村公路路政中隊,依托鄉鎮交管所進行鄉村道的路政管理,做到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蓋。

            15. 建立路政群管網絡。各鄉鎮制定愛路護路的鄉規民約,建立農村公路路政群管(協管)網絡,及時發現、制止損壞農村公路行為,對農村公路實行有效管理。

            16. 打造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具備條件的農村公路全部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全力整治穿越城鎮、村莊的道路,努力打造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

            17. 公路綠化達標。農村公路宜林路段,縣道綠化率達98%,鄉道綠化率達95%,村道綠化率達90%。倡導結合沿線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美化、綠化農村公路。

            (三)養護好

            18. 養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農村公路養護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穩定的增長機制,基本滿足養護需求。(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19. 農村公路有路必養。農村公路消除等外公路有明確的計劃目標(最終期限2020年)。等級公路列養率達到100%,經常性養護率達到100%。

            20. 重視養護大中修。宣貫執行《江蘇省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辦法》,加大養護大中修工程力度,每年縣道大中修工程達到養護里程的8%;鄉、村道大中修工程達到養護里程的3%以上。(路況確實很好,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的比率大于90%,且基本無差級路,大中修比例不受限制)。

            21. 農村公路技術狀況好。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的比率縣道不低于90%、鄉村道不低于80%,路面技術狀況指數(PQI)穩中有升。(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四)運營好

            22. 行政村通鎮村公交。根據江蘇率先基本實現交通現代化目標,2020年全省鎮村公交開通率基本達到100%。示范(或達標)縣驗收時,區域內應開通鎮村公交,并落實財政補貼,有效運營。(示范縣驗收硬性指標)

            23. 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到省級標準AAAA級(含)以上。

            24. 建立農村物流網絡?;窘ǔ筛采w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

            三、實施步驟

            (一)制定實施方案

            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的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各市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處和運輸管理處應加強組織領導,進行農村公路政策宣傳、技術指導與實施進度監管,創建縣(市、區)要結合鎮村公交、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撤渡建橋”、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等目標任務,積極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努力穩定與提高路況水平,加強農村公路的正常管理與養護,調查研究制定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建設方案,由各市根據省下達的年度目標確定創建單位,每年于5月底前上報省廳公路局和運管局。

            (二)加大宣傳培訓

            按照省廳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考核標準,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做好宣傳工作,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爭取當地廠礦企業和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省廳每年4月組織對所有擬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交通運輸局、縣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人員,進行創建業務培訓,統一創建認識,明確創建標準及要求,提高創建效果。

            (三)集中整治實施

            每年5—11月為集中整治實施期,創建縣(市、區)要對照創建標準精心制訂方案,合理安排計劃,責任到人,分步實施。各創建縣(市、區)應排出月計劃進度,每月進行考核,按時推進創建工作。各市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處和運輸管理處、創建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農路辦、運管所要堅持標準,加強對創建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推進督查,對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創建活動收到成效。

            省廳公路局、運管局將派人去現場督查指導,適時安排擬創建縣(市、區)參觀、學習和交流,對各地創建好的經驗和做法給予總結推廣,有針對性地指導創建縣(市、區)的創建工作。

            (四)總結評比推廣

            每年12月省廳組織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的驗收工作,驗收時分管理組和外業組,管理組主要檢查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農村公路資金保障機制、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管理制度建立與執行、管理內業臺帳記錄、檔案建立情況等。外業組主要檢查工程實施、養護線路管養質量、鎮村公交線路情況等。對通過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驗收標準的創建縣(市、區),省交通運輸廳命名“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并采取“以獎代補”形式,給予一次性獎勵資金,加以鼓勵。

            四、工作要求

            (一)領導重視,建立工作機構

            作為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活動的主體,創建縣(市、區)政府應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將創建活動作為縣級、鄉級政府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領導機構人員應由縣(市、區)領導、政府相關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人擔任,對各項創建工作要進行專門部署和落實責任部門。

            (二)調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

            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要集中專項人員,做好兩項調查,即農村公路路況調查和安全環境調查。落實好四個計劃方案:一是“提檔升級”和“撤渡建橋”工程方案;二是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方案;三是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方案,方案設計應當符合《江蘇省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技術指南》要求;四是行政村通鎮村公交方案。

            (三)加大投入,保證工程質量

            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是實事工程、惠民工程,需一定的資金投入??h級、鄉級人民政府應多方籌措資金,確保創建工作的順利實施。各項創建內容省補資金,仍按正常省補項目政策規定獲得。在創建過程中,應盡量節省開支,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工程質量。

            (四)精心指導,有序推進工作

            各市交通運輸局和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要熱心指導和大力支持相關縣(市、區)創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或達標)縣活動。省廳公路局和運管局將組織相關人員赴現場指導,各市公路管理處、運輸管理處也應加強業務技術指導,強化對創建推進工作的考核,確保創建工作的有序推進。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最近2018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下载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最近的2019免费中文字幕|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