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04-00047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04-03-17 |
標 題 | 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的意見 | ||
文 號 | 連政發〔2004〕69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了進一步做好2004年全市消防工作,現提出意見如下: | ||
時 效 |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市各級公安機關、消防部隊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消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全年共發生各類火災369起,死3人,傷9人,直接經濟損失101萬元。與上年相比,起數下降28.2%,死人數持平,傷人數上升66.7%,直接經濟損失下降1.5%,實現了連續12年無特大火災,連續6年無重大火災,保持了火災形勢的相對穩定。為了進一步做好2004年全市消防工作,現提出意見如下:
一、強化責任意識,健全落實各級消防安全責任制
(一)進一步落實各級責任,完善消防安全組織網絡。一是調整市防火委員會成員單位和成員,并召開全市消防工作會議,總結全市消防工作,分析消防工作面臨的形勢,提出今后一段時期改革和加強消防工作的措施。二是根據政府領導分工,進一步調整市長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明確政府領導和各級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的消防工作責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以市長消防責任體系為主體的消防安全組織網絡和責任體系,進一步推動各級政府和部門履行落實消防安全責任。三是建立工作通報制度,由政府分管秘書長負責牽頭,加強政府各部門與消防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定期實行安全通報制度,真正形成共同做好消防工作的合力。各級黨委、政府要結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連云港”考評工作機制,將城鎮消防規劃、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車輛裝備建設、重大火災隱患整改、鄉鎮消防隊建設、社區及農村消防等內容納入政府工作責任制中,以推動各級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
(二)深入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切實整改火災隱患。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吸取吉林、浙江等地特大火災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對消防工作的領導,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大檢查。
一是迅速開展以商場、市場等公眾聚集場所為重點的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吉林“2.15”特大火災暴露出目前商場、市場等公眾聚集場所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各地各部門要深刻吸取吉林特大火災教訓,迅速組織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檢查,特別是對商場、市場要逐一檢查到位,不留死角。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要依法責令單位改正,并督促落實整改期間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萬無一失。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消防安全無保障的單位、建筑,消防部門要向黨委、政府報告,黨委、政府要及時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論證,做到凡是消防驗收不合格、隱患未整改徹底的一律責令停止使用或改變使用性質,決不姑息遷就、養患成災。特別是對省、市、縣三級政府掛牌督辦的隱患單位,要明確專人負責,通過現場辦公、行政處罰、媒體曝光等措施,加大監督整改力度,盡快予以徹底消除。
二是組織開展古建筑、宗教活動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近期,公安部、國家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古建筑消防安全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從3月至6月集中開展古建筑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活動。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工作部署,組織消防、旅游、宗教、文物等部門,成立專門領導班子,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結合本地實際,對本地區古建筑開展深入細致地消防安全檢查,全面排查、消除火災隱患。要深刻吸取浙江海寧“2.15”特大火災教訓,廣泛發動鄉鎮、街道政府和基層公安派出所,全面排查民間自發組織的宗教活動場所,督促合法場所切實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是進一步抓好商業、企業“三合一”整治。隨著我市大規模招商引資,部分地區“三合一”工廠又有抬頭趨勢,必須重拳出擊,公安、消防、安監、工商等部門要組成聯合執法力量,對轄區內各類企業和商業店鋪開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檢查,重點要加強對農村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和沿街門面房的檢查,及時取締其內部設置的住宿場所,消除隱患,謹防小單位釀成大事故。
二、加快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城市整體防御火災的能力
一是加快消防站建設。年內火車站消防站實現全面進駐,在此基礎上組建海昌路消防中隊;開發區消防站車輛裝備配備到位,人員實現全部進駐并投入執勤;在新區規劃定點連云港市消防指揮中心的基礎上,爭取先期建成一個標準型普通消防站,并實現初步進駐執勤。東海、贛榆等有條件的縣大隊適時組建消防二中隊,進一步增強城市抗御火災能力。
二是加快城市消防水源建設。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不欠新帳,快補舊帳”的總體思路,2004年全市城市道路消防水源建設要上一個新的臺階。所有新建道路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安裝道路消火栓,同時,結合舊城改造和道路拓寬、維修等,同步改進道路水源,確保省政府提出的城市消火栓建設達到應建數90%目標的實現。
三是進一步強化消防車輛裝備建設。繼續加大消防車輛裝備建設力度,在確保每個中隊的執勤車輛按照標準配備的同時,加大特種消防車輛和大功率消防車配備力度,市區年內增添2臺16噸大功率消防車,添置1臺多功能搶險救援車。東海、贛榆、灌云分別添置1臺小型搶險救援車和1臺8噸水罐消防車。加快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和搶險救援器材配備步伐,年內對全市消防部隊每名一線作戰官兵配備1套空氣呼吸器和1套新式戰斗服,確保消防官兵個人防護裝備配備到位。通過3年的努力,使全市消防車輛裝備建設基本適應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的需求。
四是切實抓好消防規劃編制與落實工作。認真落實全省小城鎮消防規劃建設工作現場會精神,全面推進小城鎮消防規劃的編制修訂工作。年內全面完成全市10個重點中心鎮消防規劃的編制工作,在此基礎上,加快其他小城鎮消防規劃編制工作,確保與城鎮總體規劃同步。
三、抓好消防宣傳教育,進一步推動消防社會化進程
一是抓宣傳教育培訓。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強化社會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全市各新聞單位要發揮新聞主導作用,加強與消防部門協作,通過設立專欄和專版等形式提高消防宣傳的板塊效應。司法部門要將消防法制教育納入“四五”普法教育內容之中,統一制定宣傳教材和有關資料,強化公民消防法制教育。各級公安消防部門要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消防站對外開放工作,精心組織好“119消防日”主題宣傳活動,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宣傳活動,推動社會消防安全培訓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年內全市70%以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人員要經過培訓。教育部門要加強與消防部門協作,認真總結推廣中小學消防教育典型經驗,不斷鞏固提高中小學消防教育成果。
二是大力推進社區及農村消防工作。各地要根據省、市公安、民政部門下發的《關于加強全市社區消防工作的意見》,全面規劃和積極推進全市城市和農村社區消防建設,積極開展試點,加強分類指導,不斷增強社區消防管理、教育、服務、保障功能。加強對各地社區消防建設工作的檢查考評,將社區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及創建“文明社區”活動之中。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組織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由鄉鎮延伸至村的消防工作組織網絡。并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年內力爭推出1至2個典型并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四、積極探討各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建設,進一步壯大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的各類消防隊伍
一是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以鄉鎮公安派出所保安聯防隊為依托的消防隊。各縣區政府要關心、扶持鄉鎮公安派出所保安聯防消防隊建設,在人員、經費、裝備配備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保證公安派出所保安聯防消防隊正常運轉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投入,努力使鄉鎮公安派出所保安聯防消防隊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農村消防工作的主要力量。消防部門要加強對多種形式地方消防隊伍的領導和管理,強化業務培訓、工作指導,確保地方消防隊伍的健康發展、確保隊伍的穩定和戰斗力的提高。同時,根據民政部、公安部要求,消防部門要加強與民政、地震等有關部門聯系,協調解決搶險救援合作問題,爭取盡快成立相應的城市應急救援隊伍。
二是要規范和加強執勤訓練工作。全市消防部隊要嚴格落實戰備值班制度,強化滅火作戰計劃的制訂并組織開展演練,不斷提高技戰術水平。繼續深入開展執勤崗位練兵活動,大力加強特勤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部隊協同作戰能力。加強對各類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各級指揮員現代條件下滅火救援的指揮水平。同時,要加強對企業消防安全培訓工作,組織人員對企業專兼職消防員進行系統培訓,使他們掌握滅火救援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企業、單位自防自救能力。
二○○四年三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