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12-00102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12-05-07
            標 題 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意見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12〕70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貫徹落實。
            時 效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載

            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二○一二年五月七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的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安全管理,推動城鄉公共消防事業協調發展,夯實社會火災防控基礎,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火災事故發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46號)、《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6〕105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的意見》(蘇政辦發〔2011〕170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就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江蘇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為核心,以提升火災防控能力為目標,緊緊抓住火災預防和快速處置兩個關鍵環節,著力解決基層消防工作落實難的問題,推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積極構建群防群治的基層消防安全工作格局,堅決遏制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努力為平安港城建設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基本原則。堅持黨政統領,落實基層黨委、政府消防安全責任制,切實加強對基層基礎防控工作的領導;堅持齊抓共管,有效整合和調動各種力量做好消防工作,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機制;堅持統籌兼顧,立足基層防范,將消防工作與其他安全管理同步推進;堅持典型引路,積極總結推廣試點工作經驗,有效推動基層基礎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三)主要目標。通過全面開展 零亡人火災鄉鎮(街道)、零火災社區(行政村)達標創建活動,在全市落實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建立消防安全基層基礎防控工作體系,實現工作職責明晰化、監督檢查經常化、治安巡消一體化、宣傳教育常態化、設施配置標準化、消防管理信息化。到2013年,基本實現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消防經費保障能力適應消防工作需要;消防法治秩序更加規范,消防工作責任制基本完善并在基層得到落實;消防基礎設施趨于完善,消防技術服務體系健康發展,重大火災隱患整治效果明顯,城鄉防火條件極大改善,火災四項指標大幅度下降;消防宣傳教育動員體系更加完善,公民消防安全素質顯著提高;滅火救援力量體系和聯動機制日趨完善,消防裝備達到配備標準,攻堅能力再上新臺階。

              二、切實強化火災預防

              (四)加強消防安全源頭管控。要將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逐步解決城鄉建設先天性消防安全隱患。要建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施工質量和消防審核驗收終身負責制,嚴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嚴禁擅自降低消防安全標準。行政審批部門對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項要嚴格依法審批,凡不符合法定審批條件的,規劃、建設、房地產管理部門不得核發建設工程相關許可證照,安全監管部門不得核發相關安全生產許可證照,教育、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文化、文物、人防等部門不得批準開辦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市場、醫院、博物館和公共娛樂等人員密集場所。對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賓館,在限期改正、消除隱患之前,旅游部門不得評定為星級賓館。對生產、經營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質檢部門要依法取消其相關產品市場準入資格,工商部門要依照消防法和產品質量法吊銷其營業執照;對使用不合格消防產品的,公安消防部門要依法查處。

              (五)強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建立常態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機制,組織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城鄉結合部、城市老街區、集生產儲存居住為一體的三合一場所、城中村、九小場所、出租屋等薄弱環節的消防安全治理,對存在影響公共消防安全的區域性火災隱患的,各地政府要制定并組織實施整治工作規劃,及時督促消除火災隱患。對存在嚴重威脅公共消防安全隱患的單位和場所,要督促采取改造、搬遷、停產、停用等措施加以整改。全市所有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務必于2012年9月底前整改到位。凡新增重大火災隱患單位,應在當年內全部整改到位。要建立完善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制度,及時查處受理的火災隱患。各地要建立96119火災隱患投訴舉報電話,并按要求設置火災隱患投訴舉報中心。

              (六)嚴格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對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的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和高層、地下公共建筑等高危單位,要實施更加嚴格的消防安全監管,督促其按要求配備急救和防護用品,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2012年,各地火災高危單位全部實施戶籍化管理,落實三項申報制度。各地要建立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制度,由具有資質的機構定期開展評估,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作為單位信用評級的重要參考依據。要鼓勵和推動火災高危單位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七)嚴格建筑工地、建筑材料消防安全管理。要依法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檢查,督促施工單位落實用火用電等消防安全措施,公共建筑在營業、使用期間不得進行外保溫材料施工作業,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作業期間應撤離居住人員,并設消防安全巡邏人員,嚴格分離用火用焊作業與保溫施工作業,嚴禁在施工建筑內安排人員住宿。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外保溫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嚴格限制使用可燃材料。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和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建筑外保溫材料系統的防火性能,減少火災隱患。

              (八)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要認真落實《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2011-2015)》,多形式、多渠道開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為主題的消防宣傳教育,不斷深化消防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工作,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注意加強對老人、婦女和兒童的消防安全教育。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及電信等通訊部門要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安排專門時段、版塊刊播消防公益廣告。教育部門要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中、小學校教學課程,組織開展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月和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建設活動,每年開展不少于1次的全員應急疏散演練。居(村)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每年至少組織居民開展1次滅火應急疏散演練。要加強對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和消防設計、施工、監理人員及保安、電(氣)焊工、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2012年底,社會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全部實現持證上崗。

              三、著力夯實消防工作基礎

              (九)強化消防科學技術支撐。加強消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不斷提高消防工作信息化水平。要加強高層、地下建筑等防火、滅火救援技術與裝備的研發,鼓勵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消防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加快推進消防救援裝備向通用化、系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2013年,各縣區消防工作要實現基礎工作信息化、指揮調度扁平化、應急處置可視化、信息應用網絡化目標。行政村要大力推廣使用火災智能救助系統、十戶聯防報警裝置,提高火災事故的處置效率。要采取設置簡易噴淋、獨立式火災報警探測裝置、漏電保護裝置等先進技術措施,解決九小場所存在的集生產、經營、住宿為一體的三合一問題,用科技手段降低火災風險。

              (十)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要科學編制和嚴格落實城鄉消防規劃,確保城鄉消防安全布局符合要求,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要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發展,確保符合國家標準。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各部門主體責任,切實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各地要加強市政消火栓建設,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力爭用三年時間解決市政消火栓不足等問題。2012年,重點維修損壞、無水市政消火栓,解決已建市政消火栓不能用的問題,并在全市范圍內新建786只市政消火栓、市區新建15個消防取水碼頭。2013年,完成1571只市政消火栓、9個消防取水碼頭及當年新建道路的市政消火栓建設工作。2014年,完成剩余缺建市政消火栓、消防取水碼頭及當年新建道路市政消火栓的建設工作。

              (十一)大力發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的意見》(蘇政辦發〔2011〕170號)規定,構建以公安現役消防隊、政府專職消防隊為主體,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鄉鎮保安消防隊和志愿者消防隊為補充,覆蓋城鄉的消防力量體系和綜合應急救援體系。城鎮社區、農村村莊因地制宜建立治安消防合一的保安消防隊、志愿者消防隊或消防執勤點,圍繞防火巡查、消防宣傳和初期火災撲救三種能力,制定細化保安消防隊職責、標準。要確保非現役消防員工資待遇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所從事的高危險職業相適應,將非現役消防員按規定納入當地社會保險體系;對因公傷亡的非現役消防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參照有關規定評功、評烈。2012年,全市各鄉鎮至少配備1輛小型水罐消防車和必要的滅火器材裝備,達到一室(消防警務室)、一隊(多種形式消防隊)、一車(小型水罐車)、一泵(手抬泵)標準。所有鄉鎮、街道和社區、行政村做到五有(有組織、有制度、有隊伍、有設施、有教育),并按標準達標。2012年,全市30%的雙五(建成區面積超過5平方公里或人口超過5萬以上)鄉鎮要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2013年,80%的雙五鄉鎮要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2014年,100%的雙五鄉鎮要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

              (十二)提升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各縣區政府要依托公安消防隊伍及其他優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以及滅火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儲備,建立健全滅火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社會聯動機制以及遂行保障的戰勤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滅火應急救援預案,強化滅火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各鄉鎮要依托平安建設管理中心,完善有線、無線通信系統,建立應急處置調度指揮平臺,明確各種消防應急力量在初期火災處置中的任務分工,建立統一調度、快速響應、協同作戰的工作機制。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對高層建筑、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災撲救和地震等災害應急救援的技戰術,強化各級指戰員專業訓練,加強執勤備戰,不斷提高快速反應、攻堅作戰能力。

              四、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十三)全面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是本單位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各單位要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必要的消防投入,切實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和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能力。2012年底,全市所有重點單位以及一般單位中的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四個能力要全部達標。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評估機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每季度、其他單位每半年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機構對本單位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檢查評估,做到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要建立建筑消防設施日常維護保養制度,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消防設施完好有效。要嚴格落實消防控制室管理和應急程序規定,2013年底,全市所有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十四)依法履行管理和監督職責。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各部門、各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做好消防工作。建設、商務、文化、教育、衛生、民政等部門要切實加強建筑工地、賓館、飯店、商場、市場、學校、醫院、公共娛樂場所、社會福利機構、旅游景區(點)、博物館等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嚴格落實各項消防安全措施。安全監管、工商、質檢、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要加強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壓力容器的安全監管,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運輸、經營、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

              公安機關及其消防部門要嚴格履行職責,每半年對消防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和綜合評估,及時報告當地政府,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突出問題。要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消防違法行為,對嚴重危及公眾生命安全的要依法從嚴查處;公安派出所和社區(農村)警務室要加強日常消防監督檢查,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及時督促整改火災隱患。

              (十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縣區人民政府全面負責本地區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具體責任人,其他負責人要認真落實消防安全一崗雙責制度。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重大消防安全問題。對熱心消防公益事業、主動報告火警和撲救火災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獎勵。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要建立消防安全組織,明確專人負責消防工作,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加強消防安全基礎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和社區消防工作水平。

              (十六)嚴格考核和責任追究。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對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年度消防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并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有關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在涉及消防安全行政審批、公共消防設施建設、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力量發展等方面工作不力、失職瀆職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公安機關及其消防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各單位因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火災防控措施不到位,發生人員傷亡火災事故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發生重大火災事故的,要依法依紀追究單位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上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www无码乱伦|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