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05-00349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5-12-02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工程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05〕184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工程的通知
            時 效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載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工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推進我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工程的通知》(蘇政辦發[2005]8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工程作如下通知。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的責任感

            近年來,各縣區各部門高重視農業信息化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市農業信息工作得到快速發展,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市的農業信息化工作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業信息化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水平較低,信息服務缺乏有效的途徑,農業信息難以進村入戶;農業信息網絡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缺乏統一、規范的服務標準,農業信息服務內容和方式單一;農業信息資源、農業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比較落后,傳播途徑不暢,還沒有得到普及應用,等等。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是實現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通過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農業信息服務能力,增加農業信息發布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有利于廣大農民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克服生產的盲目性;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充分發掘農業生產潛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有利于提高三類市場主體管理水平、生產水平和經營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需要。農業信息化建設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快速準確的決策信息;另一方面,通過特色網站、市場競爭主體、“農業一線通”等渠道,可以及時、準確地把扶持政策、市場分析、實用技術、產銷需求、農產品質量安全等信息及時傳遞給廣大農戶,指導各縣區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最大限度發地發揮各方現有優勢,形成特色產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要求。今年,省政府提出了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以農業信息化帶動產業化,以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當前,我市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階段,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以現代農業為發展方向,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優勢,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通過不斷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以工業化的理念抓農業、市場化的機制經營農業、產業化的途徑提高農業。通過農業信息化,延伸產業鏈條,搞好與市場對接,提高科技含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外向農業、生態農業和品牌農業,進一步推進全市農村經濟較快較好發展。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進一步提高農業信息化服務水平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農業信息化工作要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以市級農業網站、縣級地方特色網站和“農業一線通”建設、市場競爭主體上網為重點,進一步強化信息資源建設,構建信息傳播新體系,全面提升農業業信息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一)加強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建設。一要加強連云港農業信息網建設。以連云港農業信息網為重點,充分調動市級農口部門以及縣農牧部門的積極性,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共同開發。積極開發推廣高效實用信息發布系統,通過各級各部門信息的“一站制作、多點發布”,實現全市農業網站大聯盟、信息大聯播,豐富信息資源,把連云港農業信息網建成全省有影響、有較強信息集散能力和用戶凝聚力的農業門戶網站。二要切實辦好地方特色農業網站。農業網站是現代農業信息工作的重要平臺,要在不斷完善政務網站建設的同時,通過地方特色農業網站建設提高信息服務能力。要以縣級農牧部門為主要實施單位,重點圍繞糧油、畜禽、蔬菜、特用旱雜糧等優勢農產品產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新建、改造、提升,積極爭取納入全省重點支持建設的50個有影響力的地方特色農業網站,在建設常規政務網站的同時,通過特色網站建設,在農業政策、結構調整、特色產業發展、市場信息與服務、農業技術、法規等方面提供快捷的服務,提高特色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水平,引導和促進特色產業的發展。

            (二)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通訊通信設施普及面廣、信息傳播到戶的優勢,以縣為主體,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形成電視、電臺、電話與網絡相互結合、互為補充的信息傳播新模式,實現農業信息服務載體多元化、形成多樣化。一是全面啟動農業電話信息服務系統建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市級“管理中心”和縣級“語音咨詢服務中心”建設,有條件的縣要盡快開通“農業一線通”聲訊電話,通過直接撥號查詢、語音提示查詢、專家咨詢的智能語音查詢等服務,為農民提供“農村政策”、“特色產業”、“市場行情”、“科技服務”等信息查詢服務。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電話與電腦、網絡的有機結合,使農業信息能直接進村入戶。二是建立“四電合一”的信息傳播格局。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進村入戶、普及面廣的優勢,整合資源,互為補充,逐步形成“四電(電腦、電視、電臺、電話)合一”的信息傳播新格局,充分利用電視、電臺等資源優勢,辦好農業信息專欄,增加傳播內容,擴大信息傳播范圍,及時將實用信息傳播千家萬戶,提高傳播效果,提高服務能力。要利用電視比較普及的優勢,增加農業科技、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供求信息、先進典型等傳播內容。三是辦好農業信息刊物。要充分發揮農口部門技術優勢,以信息刊物為載體,積極宣傳黨的農業政策,傳播農業科技信息,傳授致富經驗,提供市場行情,傳遞供求信息,擴大發放范圍,使農業信息走入千家萬戶。

            (三)加強農業生產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建設。擴大信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是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標志。要加強決策輔助系統建設,加大與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開發基于農業基礎數據庫的綜合應用系統,提高實時反映主要農作物生長情況、農業自然災害、植物病蟲害、重大動物疫情、農業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動態信息的能力,更加科學、及時、全面地反映農業生產經營情況,從而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同時,通過開發地理信息系統在測土配方施肥等方面,遙感技術在農作物生長情況判斷、產量預測方面的運用,全面提高農業決策和調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農業信息化建設順利推進

            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綜合性、群眾性強,工作難度大,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把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擺上重要位置來抓。要建立目標責任制,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任務,強化監督檢查,確保農業信息化工作穩步推進。要加強農業信息市場管理,提高信息的準確性、權威性。農業部門要把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職能,作為服務“三農”的一項重要職責,加強指導,強化考核,務求實效。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農口各部門要加強配合,堅持“統一規劃、聯建共享”的原則,減少重復建設,資源共享,共同推進。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各縣區要加強農業信息專業隊伍建設,明確機構,穩定隊伍。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現有信息工作人員業務知識和網絡技能培訓,著力提高他們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和開發應用能力,努力培育一支精干高效的農業信息服務隊伍。

            (三)拓寬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各縣區要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信息收集、加工、發布,網絡技術應用開發,網絡設備完善和網絡延伸,建立多元農業信息傳播渠道,信息工作人員培訓等,切實改善工作條件。要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農業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項目,以項目為載體,加大投入力度。各縣區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業信息服務工程建設。同時,要鼓勵和引導農業上網主體,投資農業信息化建設,開展信息服務,形成政府為主導、各類市場競爭主體參與的多元化建設新格局。

            (四)加大信息服務力度,提高信息服務水平。要進一步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延伸服務范圍。切實加強農業信息資源建設,認真做好農業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發布力度,建立多元農業信息傳播渠道。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高清无码A.| 中文在线资源天堂WWW|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