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13-00618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3-12-30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物價局連云港市“十二五”水價改革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13〕137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市物價局《連云港市“十二五”水價改革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時 效 |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物價局連云港市“十二五”水價改革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市物價局《連云港市十二五水價改革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12月30日
連云港市十二五水價改革的意見
市物價局
為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水價形成機制,進一步推進水價改革,構建節水型社會,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物價局江蘇省十二五水價改革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2〕33 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就我市十二五水價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水價改革的目標原則
(一)目標
建立有利于促進節約用水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飲用水安全和保證供水單位良性運行、合理配置水資源和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價格杠桿調節作用,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二)原則
1.堅持調整水價與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相結合,與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相結合。
2.堅持調整水價與理順水價結構相結合,兼顧效率和公平,充分發揮水價的調節作用,促進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3.堅持調整水價與實施區域供水規劃相結合,積極推進和完善城鄉供水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城鄉供水安全。
4.堅持調整水價與完善供水單位經營機制相結合,強化水價對供水單位的成本約束,推動供水市場良性發展。
5.堅持合理利用水資源與水污染防治相結合,實施懲罰性水價政策,建立再生水利用價格機制,營造良好的水環境。
6.堅持統籌規劃,綜合考慮我市水資源較為緊缺的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等因素,適時制定相應調價措施,穩妥實施。
二、水價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供水價格。推進建立供水企業成本公開和定價成本監審公開制度,合理調整城市供水價格,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確保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不因水價的調整而受到影響。穩步推進超計劃用水單位實行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拉開高耗水行業與其他行業的價差。進一步完善新建居民住宅供水設施管理辦法,適時調整新建居民住宅供水設施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指導性收費標準,逐步將運行維護和管理費用計入供水企業成本。完善區域供水價格政策,鼓勵供水企業不斷擴大區域供水覆蓋范圍,實行區域供水同網同價,按規定征收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合理確定鄉鎮轉供水購水及輸配水成本費用,轉供水結算價與到戶水價的差額空間,用于鄉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維護及鄉鎮供水和污水管網建設。
(二)污水處理費。健全成本約束機制,對污水處理企業定期實行成本監審,結合處理后的水量和水質情況,建立污水處理運營經費撥付與對污水處理企業考核相關聯的制度。加強市場化運營,引入競爭機制,促進污水處理企業加強管理,提高處理效率和水平。提高重污染行業的污水處理費標準,拉開與一般工業征收標準的差價。根據區域供水進程,嘗試開征鄉鎮污水處理費。同時,建立污水處理費征收與使用報告制度,加強污水處理費特別是自備水源用戶污水處理費的征收使用管理,確保足額征收、專款專用。鼓勵水資源循環利用,對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污水零排放的企業實行免征污水處理費或實行先征后返的優惠政策。
(三)再生水價格。實施鼓勵再生水生產和使用的價格政策,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促進再生水合理利用。加大再生水生產設施和管網建設,統籌配置再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對利用再生水達一定規模的節水項目實施補助或按一定比例給予節水獎勵。
(四)水資源費和水利工程供水價格。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出臺的水資源費和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政策,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探索實行農民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辦法,促進節約用水,降低農民水費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運行。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逐步提高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合理制定水資源費差別化征收政策,試行容量水價制度,嚴格水資源費和南水北調基金征收、使用與管理。
三、加強配套改革
(一)積極推進供排水管理體制改革。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單位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政企分開,引入特許經營制度,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益。供水企業要切實履行起服務經濟、服務社會和服務百姓的職責,主動融入沿海開發戰略,統籌安排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包括深度處理工程在內的自來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戶表改造工程,實現水表出戶,一戶一表,積極承擔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優化供水基礎設施配置,根據合理流向、就近供水的原則,加快推進區域聯網供水,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二)不斷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區分水利工程性質,分類推進改革,健全良性運行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落實好公益性、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基本支出和維修養護經費。加大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市場培育力度,積極推進管養分離,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維護養護體系。強化用水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加強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工程良性運行。
(三)著力完善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地保護綜合規劃。掌握水資源現狀和變化趨勢,研究分析水資源、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根據水資源可利用潛力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制定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統籌考慮城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協調供水、節水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施建設。統籌安排污水、污泥集中處理、處置設施及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建立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嚴格飲用水源地保護制度,確保飲用水安全。按照雙源、雙線、雙湖城市飲用水源地總體布局,加快推進我市城市飲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
(四)切實加強供排水設施建設。城市供水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城市的正常運轉。在推進水價改革工作的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對供水企業支持力度,加快供水設施更新改造步伐,促進供水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將城市供排水管網建設納入城市規劃,加大公共財政對供水、排水、再生水管網建設的投入,逐步建成供水、排水、再生水管網相匹配的城市供排水管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