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11-00035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1-09-28 |
標 題 | 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建設品牌強市的意見 | ||
文 號 | 連政發〔2011〕123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的意見》(蘇政發〔2010〕115號)精神,全面增強全市商標培育、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加快建設品牌強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建設品牌強市的意見。 | ||
時 效 | 根據《市政府關于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的通知》(連政發〔2020〕95號),此文件已廢止。 | 文件下載 |
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建設品牌強市的意見
市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
建設品牌強市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的意見》(蘇政發〔2010〕115號)精神,全面增強全市商標培育、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加快建設品牌強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提高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打造品牌城市為目標,以爭創馳名、著名和知名商標為抓手,運用經濟、法律、行政、市場等各種手段,著力培育、扶持、保護、壯大一批有實力、有帶動能力的企業和擁有自主知
識產權的商標品牌,全力推進商標戰略實施,進一步增強我市工農業產品和服務業的綜合競爭力,打造連云港品牌和品牌連云港,創建品牌強市,為建設創新型城市、促進連云港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15年,全市商標戰略與經濟發展政策深度融合,基本完善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商標確權、培育、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全面增強。商標在調結構、抓創新、促轉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商標戰略對全市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文化繁榮的促進作用充分顯現。
(一)實現有效注冊商標數量快速增長。國內商標注冊年均增長20%,注冊商標總數突破15000件,通過馬德里體系國際注冊總數突破70件,地理標志注冊9件以上,定牌加工企業自主商標擁有率達80%以上。
(二)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的優勢品牌群體。全市馳名商標總數超過8件,著名商標總數超過100件,知名商標總數超過260件,建成6個省級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其中至少1個被確定為新興產業商標品牌培育基地,建成9個市級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建立品牌培育的基地化和梯次化培育模式。
(三)商標運用和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商標的行政指導和監督管理力度不斷加大,市場主體商標運用和管理能力明顯增強,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使用人均建立規范的商標使用、管理制度。商標專業協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商標中介服務基本實現規范化、標準化。商標作為品牌的核心,在轉變企業經營方式以及市場競爭、股權作價、融資貸款、產品延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直接作用全面體現,在信用建設、技術創新、質量管理等方面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
(四)商標保護水平不斷提高。商標擁有人和使用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尊重和保護商標的良好社會氛圍基本形成。商標異地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參與商標國際保護渠道的建立和商標國際保護的實踐,商標行政管理案件當年結案率達到90%,商標投訴渠道暢通,商標投訴和舉報的回復率達到100%。由行政保護、司法保護、社會保護和企業自我保護相結合的商標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五)商標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各縣區、各相關部門分別制定各地區和各行業的商標戰略實施意見,有計劃地推動商標戰略的各項工作,基本建立商標事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和服務體系,形成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和社會參與的全方位運行機制。商標宣傳普及面不斷擴大,市場主體意識明顯增強,全民商標認知度不斷提高,形成尊重和保護商標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基本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的商標文化。商標管理和行政執法體系不斷完善,行政與司法保護有效銜接,對商標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強,商標侵權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三、重點任務
(一)積極推動新興產業品牌建設
1.把醫藥產業打造成我市高知名度商標的聚集區。依托現有骨干企業,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實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產業化、國際化,把我市打造成國內著名的藥港。加大對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醫藥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的指導,指導豪森、恒瑞、天晴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幫助豪森、中金、蘇云等醫藥企業實施商標戰略,推動豪森、名正、甘利欣等商標盡快擴大影響。引導企業在宣傳商標、樹立品牌形象上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加強中成藥和天然藥物、新開發產品的商標注冊和保護工作。確保培育中國馳名商標3件、省著名商標15件以上,確認省級新興產業商標品牌培育基地1個。
2.把新材料產業品牌創建作為品牌建設新的增長點。依托連云港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建設省級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在特色材料、工程材料、復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特別是碳纖維、風機葉片等最具成長性的產業上,加大品牌建設指導力度,引導中復連眾、太平洋、大姐吳兆娥爭創中國馳名商標。扶持碳纖維產業做大做強,盡快產生有影響力的商標。
3.把新能源產業作為品牌創建的提升帶。配合我市整合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產能,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升產業集聚發展水平的有利時機,鼓勵指導企業向海外發展,將我市發展成為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和競爭優勢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基地。確保太陽雨創建中國馳名商標,指導服務太陽雨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品牌優勢,擴大核心競爭,建設行業領先的企業集團。幫助中小型太陽能生產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指導響亮、蘇陽、昊升等本地企業通過品牌運作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大力培育農業品牌創建
1.通過地理標志注冊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1)優質糧食。注冊并培育東海大米、灌云大豆地理標志,使東海優質大米生產基地面積穩定達到150萬畝,建設國家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推動灌云大豆種植形成規模,扶持灌云豆丹養殖、加工形成特色產業。(2)紫菜。注冊連云港紫菜地理標志,引導紫菜行業努力發展深海養殖,提升品牌質量和附加值,早日實現產值5億元,打響中國紫菜之鄉品牌。(3)食用菌。注冊灌南食用菌地理標志,指導灌南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東海山左口、崗埠農場等生產基地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食用菌種植、生產、銷售基地。(4)淮豬。注冊東海老淮豬地理標志,通過商標許可使用,加快淮豬保種選育基地建設,建設無公害淮豬擴繁基地,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格局,2015年淮豬出欄量超過5萬頭。
2.充分發揮集體商標的帶動作用,積極推進農業園區化進程。把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有力依托,以工業園區的發展理念運作農業園區,通過集體商標許可使用,形成園區品牌優勢,建設特色鮮明、科技領先、經營績效顯著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范區。(1)優質蔬菜。進一步加強對四季田園和新壩商標的指導力度,大力發展設施保護地蔬菜栽培,推動優質品牌蔬菜進超市。(2)花卉林果茶。注冊晶都花卉集體商標,通過實施商標戰略,擴大連云港花卉的影響力。積極探索連云港云霧茶地理標志的使用,鼓勵茶農統一使用連云港云霧茶標志,擦亮我市茶葉品牌。指導連云港藍莓注冊證明商標,支持新壩商標擴張市場,通過品牌帶動,提高新壩鎮拿比特西瓜、草莓、桃等水果的市場占有率。(3)泥鰍。在鞏固贛榆縣墩尚鎮養殖的基礎上,繼續做大做響水中參品牌,支持有關行業協會開展泥鰍等水產品美食節慶活動,創建全國最大的泥鰍養殖出口基地。(4)海產品。指導中國對蝦、連云港刺參、贛榆梭子蟹、贛榆大黃魚等海產品注冊地理標志商標,更好的將來源于連云港的特產通過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而廣為人知。
3.推動涉農企業品牌建設。引導德邦、樂呵呵商標爭創中國馳名商標,扶持農霸、牛郎爭創省著名商標。建設灌云旋耕機產業集群省級品牌培育基地,鼓勵云山等旋耕機品牌進一步做強。重點扶持汪恕有滴醋、榆城集團、雅瑪珂紫菜等6家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力,著力幫扶連云港東米食品有限公司、東海縣黃川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海州區新壩鎮瓜菜協會等1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品牌培育。繼續推行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商標(地理標志)+農戶的生產經營方式,引導農林牧漁業生產者以商標為紐帶,組成新的經濟聯合體,共同應對市場競爭。到2015年,實現70%的特色農副產品和畜產品生產企業、90%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注冊并使用自主商標,新注冊集體商標不少于7件,注冊地理標志6件以上,認定省著名商標10件以上,市知名商標40件以上。
(三)推進服務業品牌建設
1.打造有特色的旅游品牌。配合旅游大項目的實施,帶動我市旅游形象的大提升和旅游產業的大發展。指導花果山風景區、連島度假區、東海溫泉度假區等完善品牌管理。圍繞休閑觀光農業,加強商標注冊,提升品牌影響力,著力做好農家樂、郊區游、采摘、特色游的品牌培育,使70%以上的旅游文化產品注冊并使用自主商標。
2.推動服務業發展。引導服務業企業積極推行商標先行戰略,實施品牌連鎖,創新服務產品,促進規模經營。重點指導3家生活性服務企業開展品牌連鎖經營,規范商標許可,提升品牌價值。幫助3家先進技術型生產性服務企業實施商標戰略,打造知名品牌。
(四)全面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
1.完善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機制。完善舉報制度,簡化舉報程序,方便商標權利人投訴。加大對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的保護力度,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嚴格加強注冊商標標記和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管理,依法查處濫用、冒用、偽造注冊商標標記和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行為。依法保護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標志等特殊標志及官方標志專用權。建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長效機制,構建區域內、外打假維權機制,為自主品牌開拓省內外、國內外市場提供有力支持。
2.依法懲治商標侵權行為。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對商標侵權案件高發的重點行業、領域和地區開展集中整治,對惡意侵權、重復侵權以及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案件加大曝光和懲處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3.建設全市商標執法協作信息平臺,制訂落實商標侵權案件限期辦結、錯案責任追究等制度,提高執法效率和水平。充分發揮財產保全、證據保全、強制執行等措施在打擊商標侵權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力遏制商標侵權行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商標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全市商標戰略實施工作,研究制訂全市商標戰略實施規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連云港工商局,負責全市商標戰略的組織實施、聯絡協調、督查指導、績效考核等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做好相關實施工作。各縣區要加強對商標戰略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相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商標戰略實施。
(二)完善扶持政策。將商標戰略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把商標工作列入全市發展大局中、放在深入推進八項工程工作中來統籌安排,今后五年,要以發展創新型經濟為主攻方向,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創新型企業為重點,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進力度,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商標戰略實施的財政投入,加強對商標戰略實施的財政支持,落實各項獎勵政策,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連云港市知名商標的企業,分別給予50 萬元、 20萬元和 2萬元的獎勵;獲地理標志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和商標國際注冊的補貼5000 元;對實施商標戰略有突出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獎勵。按企業納稅歸屬地分別由市、縣(區)財政負擔(經司法認定取得的商標不在獎勵范圍)。政府采購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馳名、著名和知名商標企業的商品和服務;馳名、著名和知名商標企業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費用,按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優先扶持馳名、著名和知名商標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面向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開展商標質押貸款。對品牌培育基地內知名品牌企業在土地供給、融資貸款等方面優先安排。
(三)健全保護體系。完善企業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有機結合的商標保護體系。引導企業牢固樹立商標保護意識,努力提高商標自我維權水平。加大商標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將商標侵權信息納入信用體系范圍,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加強對高知名度商標的域外保護,切實提高維權效能。強化行政執法機關之間、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之間的協調配合,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的信息共享平臺,健全區域聯合執法與協作機制,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支持企業開展商標海外維權,建立企業海外商標維權投訴協調機制,暢通海外維權投訴和救濟渠道。支持幫助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在海關總署辦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手續,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提高保護效率。
(四)建立考核機制。市政府將商標發展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考核體系,列入年終考核內容。各縣區、各有關部門按照市政府年度總體商標發展目標和年終考核內容,制定年度工作實施方案,層層分解落實。市商標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督促指導各地、各部門認真實施商標戰略,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實處。定期督查商標戰略實施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并以適當形式予以通報。廣泛開展商標戰略實施示范鄉鎮(街道)和示范企業創建活動,不斷把我市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引向深入。
(五)加強部門配合。形成商標工作的部門合力。各級工商、經信、質監、財政、稅務、農委、海洋漁業、商務、科技、衛生、藥監、旅游、金融等單位和部門要切實加強合作、統籌協調,共同指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進出口貿易。通過強化行政指導和服務,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完善商標信息庫,組建專家顧問團,積極為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信息咨詢、戰略指導、法律援助等服務。支持并加強市商標協會等專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依托市商標協會,組織和整合我市商標研究力量,成立連云港市商標戰略研究機構,為我市實施商標戰略提供咨詢建議,加強對國內外商標法規政策、發展動態研究,探討解決我市重點行業、企業商標戰略實施中的難點問題,評估各地、各行業商標戰略實施效果,為政府制定經濟和產業政策提供參考依據。積極發展商標代理、評估、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切實規范中介服務行為。發揮商標中介服務組織在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中的促進作用。
(六)加強宣傳教育。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引導消費者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充分利用大眾媒體的傳播和導向作用,加強對實施商標戰略的企業、產業集群和典型事例的宣傳報道,提高全社會的商標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商標、愛護商標、發展商標、共同創造實施推進商標戰略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