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04-00318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4-05-10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連云港市2004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04〕65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辦公室《連云港市2004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時 效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載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連云港市2004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辦公室《連云港市2004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四年五月十日     

             

            連云港市2004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

             

            (市體改辦   2004年5月)

             

            2004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民創業年和改革創新年。全市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市委九屆三次全體會議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改革,重點在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穩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在農村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為加快實現“富民強市、快速崛起、奮力趕超”和“兩個率先”目標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一、營造平等寬松環境,實現民營經濟發展新突破

            1、全力營造“政府鼓勵創業、全民參與創業、全社會支持創業”的平等寬松環境。鼓勵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帶頭離崗創辦、領辦、引辦民營企業,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自主創業,大力培植民營經濟主體,激發全民創業潛能。切實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建立并完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服務體系,拓寬融資渠道和擴大擔保規模。全力支持民營企業通過收購兼并、資產重組等形式,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凡是民營資本收購國有、集體企業或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的,除享受政府給予民營企業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的優惠政策。民營企業在項目審批、土地使用、稅費征收、貸款貼息、上市融資、債券發行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責任單位:經貿委、體改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商局、改發辦、各相關銀行等)

            2、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禁止、可以實行市場化經營和我國政府已經承諾對外開放的行業領域,全部向民營經濟開放。重點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交通、供水、燃氣、污水、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有經營性收入的社會事業項目建設。加大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民營經濟拓展領域,擴大規模,支持有一定規模、成長性好的民營企業通過改制在境內外上市。全市非公有制經濟比重要提高到55%以上。(責任單位:發展計劃委、經貿委、教育局、財政局、體改辦、交通局、建設局、文化局、衛生局、體育局、人行等)           

            二、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國企改革取得新突破

            3、加快國有集體資本退出,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任務。按照 “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要求,對尚未改制的企業實行分類指導、一企一策,通過股份制改組、出售兼并、規范破產等多種形式進行改制。鼓勵和支持外資、民資以及企業內部職工以增資入股等方式收購國有集體企業,進一步拓寬國有資本退出渠道,促進國有資本向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擴大國有企業改革領域,加快推進外經貿、交通、城建、旅游等非工業企業以及其他壟斷行業的產權制度改革,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依據國資委國有產權轉讓的有關規定,規范企業改制和國有資產處置行為,國有資產轉讓原則上采用公開競價的方式進行,確需協商轉讓的,也要擴大競爭范圍,加強對資產評估、產權交易、職工安置等環節的監管,堅決杜絕“暗箱操作”,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同時要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廣大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年內全面完成市屬工業流通企業改制,基本完成非工業流通企業改制。(責任單位:經貿委、體改辦、改發辦、外經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交通局、旅游局、工商局、人行、海通集團等)

            4、規范改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運作行為。已改制企業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科學決策、有效制衡、獎罰分明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促進股權向經營者、經營層和業務骨干流轉。進一步搞好企業內部改革和管理,特別是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發揮優強企業的資本擴張功能,通過收購兼并、掛大靠強等形式,加大對破產企業重組力度,完善法律、資產、職工勞動關系、債權債務承繼等手續,年內完成三分之一破產企業有效資產的重組和48戶未得到有效安置的市屬破產企業職工的安置。(責任單位:經貿委、體改辦、國資辦、改發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行等)

             5、組建新的國資委,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組建具有特殊法人地位的新的國資委,進一步完善國資委-資產經營公司(集團)-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三個層次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逐步形成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對現有授權的16家資產經營公司進行資產整合,突出重點,明確目標,堅持有進有退,把有限的資本集中到急需發展的領域,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益。完善資產經營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國資委的權責,形成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經營管理者之間的制衡機制,保證所有權、監督權和經營權的落實。積極探索黨管干部與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相結合的有效實現途徑,建立經營管理者的市場選聘制度。加快建立控股公司和國有大型企業主要領導的任期審計制度和重大失職責任追究制度,繼續實行向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和國有(控股)的公司、企業集團等委派監事、財務總監和試行外派獨立董事;制定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業績考核辦法并嚴格考核,兌現獎懲,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單位:市委企業工委、國資辦、體改辦、經貿委、財政局、編制辦、各資產管理[集團]公司)

            6、大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和上市公司。以資本和產品為紐帶,培育和組建一批產值銷售過10億、30億和50億的大企業、大集團,形成我市經濟的支柱骨干企業。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資本功能,實施“五個一”工程:如意、恒瑞、康緣等3家上市公司要認真做好募集資金投向準備和配股、增發材料上報工作,年內爭取1家通過發審;下大力氣做好1家新股發行工作,港口股份年內通過發審委審核并發行上市;豪森藥業、正大天晴和德邦興華等擬上市企業抓緊項目準備,年內完成1家材料上報;完成中電華威電子上市輔導驗收;繼續挖掘新的后備上市資源,完成1-2家具有上市潛質的企業股份公司改制并進入上市輔導期。年內出臺培育促進企業上市的扶持政策,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連云港藥業板塊”。(責任單位:體改辦、經貿委、港口集團等)

            三、實施政事分開、分類指導,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取得新突破

            7、實施科學分類、分開管理。按照“脫鉤、分類、放權、搞活”的原則,以政事、事企分開為目標,根據承擔的社會功能、產品和服務內容,對事業單位的行政、公益、經營的性質進行分類界定,明確定位。對不同性質的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具有行政管理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要進一步清理機構、歸并職能、精簡人員、規范行為;政府必須舉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重點是調整結構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管理機制,增強發展活力。各類非公益性事業單位,則實施改制轉企,通過法律來規范,市場來調節,行業來自律。二季度出臺全市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性意見和市屬事業單位改革具體方案,對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環節予以規范,全面推進市屬事業單位改革。(責任單位:人事局、體改辦、相關職能部門)

            8、重點推進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科研設計、開發應用類事業單位和技術中介型事業單位原則上參照國有企業改革的做法,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整體轉為企業,與主管部門脫鉤,吸納多元投資主體,實現產權和人員身份雙置換,促使其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改制轉企要做到“四到位一保障一規范”,即改制轉企一步到位,國有資本退到位,職工身份置換到位,債權債務處理到位,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改制操作力求規范。年內完成第一批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改制任務。(責任單位:人事局、體改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

            四、深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在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

            9、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加快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和高新產業園區建設,抓好與重點院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大力推進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的三大科技產業示范項目,建成國內一流的特色產業創新基地。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效應,高標準發展各類教育、繼續鞏固和完善以縣級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加快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改善辦學條件,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發揮教育投資公司作用,加快現代教育園區建設;籌建職業教育集團;推進非義務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和后勤服務社會化,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責任單位:科技局、教育局等)

            10、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根據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的不同性質,實施分類改革。對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文物保護等純公益性事業單位,以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經營性文化產業單位,加快改制轉企步伐,按照社會化投資、市場化運營、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引入多元投資主體和市場競爭機制。對媒體廣告、節目傳輸,影視劇制作、演藝、娛樂、體育等可經營性項目要進行剝離,逐步培育發展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積極培植文化產業投資主體,探索組建連云港文化產業集團,發揮體育產業投資公司作用,加快體育中心和文化藝術中心建設,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現代傳媒、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工藝品業,逐步形成資源優化、配置合理、充滿活力的文化產業。進一步放寬準入政策,積極鼓勵、支持、引導社會資本興辦影視制作、放映、演藝、娛樂、發行、會展、中介服務等文化企業。落實和完善各項文化經濟政策,增加公益型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投入,努力形成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新機制。(責任單位:文化局、廣電局、旅游局、體育局、財政局等)

            11、著力抓好醫療衛生藥品三項改革。大力推進全市衛生資源布局的調整和資產重組,組建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經營的區域性醫療集團及醫療網絡體系,以市一院與東方醫院資產合并重組市一院集團;以市二院、市三院和鹽業公司總醫院資產重組市二院集團。建立覆蓋全市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網絡系統,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完善醫療救治體系,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水平。繼續深化農村衛生改革,以集團化、股份制、合作經營、租賃等形式,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年內基本完成106所鄉鎮衛生院的改制任務,建立和完善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調整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建立合理的醫療費用分擔機制,擴大困難群體參加醫療保險的比例。繼續推進藥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辦法,擴大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品種和范圍;改革和規范藥品定價機制,切實降低虛高價格;進一步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藥品、醫療器械行為。(責任單位:衛生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藥監局、體改辦等)

            五、深化農村和流通體制改革,在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

            12、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認真落實并不斷完善農村稅費改革各項政策,年內農業稅率降低2個百分點,農業附加稅同比例下降;取消農村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實行一事一議籌勞;推進以減人、減事、減費為重點的配套改革,精減冗員;完善健全農民負擔監管制度,加強農業稅征管,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規范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探索創建集體農地流轉指導價和收益遞增機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征地補償標準,不截留、拖欠征地農民補償金;嚴格控制公益性征地規模,鼓勵發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允許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改革農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妥善安置失地農民,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責任單位:財政局、地稅局、市委農辦、農業局、國土局)

            13、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中心城鎮綜合改革。重點扶持銷售過千萬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作強,落實產業化優惠扶持政策;圍繞優勢農產品和品牌,培育發展市級和區域性產品行業協會,發展縣級及縣級以下的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發展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體,以連鎖店和安全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為兩翼的連鎖經營業態,推行實物展銷與網上展示交易相結合的現代營銷方式;積極引導三資開發農業,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擴大新興特色農產品加工能力。深化糧食等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制定便于操作和監督的實施辦法,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全面推進農機、林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等農業企業、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和農村基礎設施的產權制度改革。創新農村金融機制,繼續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嚴格監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積極舉辦直接為“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的金融組織。在總結板浦、白塔、海頭等3個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搞好縣城和中心鎮的規劃、建設和綜合改革,促進產業和人口向中心鎮集聚。(責任單位:市委農辦、發展計劃委、糧食局、農業局、林業局、農機局、財政局、水利局、公安局、海洋漁業局)

            14、激活各類生產要素,活躍城鄉市場。按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原則,發展完善勞動力、人才、技術、房地產、工程招投標等各類要素市場,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力爭全年農村新增勞務輸出不少于10萬人,不斷提升市場功能,在更大程度、更高層次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生產要素的集聚和自由流動。抓住臨港沿橋開發機遇,積極發展以第三方物流為重點的現代物流業,加快制定現代物流規劃,推進現代物流基地和信息平臺建設,推動全市現代物流業上規模、上水平。鼓勵流通企業之間、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之間實行聯合、重組與兼并,整合市場資源,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代理制等新型流通業態和現代營銷方式,全面提升市場層次。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維護公平競爭。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快形成以德治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營造平等競爭、誠實守信的社會信用環境。(責任單位:外貿局、經貿委、港口集團、各市場主管或主辦部門等) 

            五、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政府職能轉換方面取得新進展

            15、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加快由審批制向備案制轉變為重點,積極推行第三輪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辦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繼續加大清理和削減審批事項力度,對目前保留的473個審批項目,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能實行備案處理的堅決實行備案制,進一步減少前置審批環節,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推進聯合審批、網上審批、代辦服務等服務手段的創新與拓展,進一步加強對取消事項的后續監督管理。不斷改進審批方式,逐步實行項目審批服務標準化,簡化審批程序,實行審監分離、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責任單位:審批辦、法制辦)

            16、堅持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認真學習和執行今年7月1日將正式施行的《行政許可法》,嚴格依法行政,增強政府工作的公信力。繼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加快完善政府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積極推行新聞發布、社會公示、聽證和專家咨詢等制度,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不斷完善政府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決策程序,推行電子政務,探索試行網上行政,充分利用社會智力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增強透明度和群眾參與度。(責任單位:審批辦、法制辦、城管局)

            17、加快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改革。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摸清我市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基本情況。按照政會分開、市場取向、有序競爭的原則,采取“規范、重組、升格、新建”等形式,推動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的改革和發展,初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世貿組織規則相適應的管理體制,逐步建立起政府統一監管、協會自律管理、中介機構依法執業的社會監督服務體系,基本形成自主、自律、自養、自強的運行機制以及分布合理、覆蓋廣泛的布局結構。(責任單位:民政局、審批辦、體改辦)

            附件:2004年市屬非工業流通系統企業改革責任分解表

             

                

             


            2004年市屬非工業流通系統企業改革責任分解表

             

            序號

            責任部門及擬改制企業

            性  質

            改制形式

            實施進度

            責任人

            一、連云港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胡寶明

            1

            ①連云港市輕工進出口公司

            國  有

            注銷

            2004.12

            2

            ②連云港金世紀

            股份制

            退出

            2004.12

            3

            ③中化連云港公司

            國  有

            注銷

            2004.12

            4

            ④連云港中化公司

            股份制

            退出

            2004.12

            5

            ⑤連云港市益豐公司

            國  有

            退出

            2004.12

            6

            ⑥連云港中聯物產

            股份制

            退出

            2004.12

            二、連云港海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魯  虹

            7

            ①連云港第五運輸公司

            集  體

            建新租舊

            2004.12

            8

            ②連云港市航運公司

            集  體

            建新租舊

            2004.12

            9

            ③連云港市聯運總公司

            國  有

            建新租舊

            2004.12

            10

            ④連云港市汽車貨運公司

            集  體

            股份制

            2004.12

            三、連云港市水利局

            單新中

            11

            ①連云港市水利機械廠

            國  有

            股份制

            2004.12

            12

            ②連云港市臨洪水利加油站

            國  有

            注銷

            2004.12

            四、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局

            郝新建

            13

            ①連云港市漁業機械物資公司

            國  有

            退出

            2004.12

            五、連云港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李中軍

            14

            ①連云港市人防工程公司

            國  有

            退出

            2004.12

            六、連云港振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林富平

            15

            連云港市石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股份制

            承包經營

            2004.6

            16

            ②連云港市壓力容器有限公司

            股份制

            股份制

            2004.6

            七、連云港市總工會

            趙建軍

            17

            連云港市星火化工廠

            國  有

            退出

            2004.9

            八、連云港市科協

            陳佑龍

            18

            ①連云港市科普實業公司

            國  有

            退出

            2004.9

            九、連云港港口資產公司

            孫立家

            19

            ①連云港港口設計研究所

            國  有

            退出

            2004.12

            連云港市衛生局

            張懷鋒

            20

            ①連云港市紅十字經貿公司

            國  有

            股份制

            2004.6

            十一、連云港市建設局

            杜宇平

            21

            ①連云港市建設監理公司

            國  有

            退出

            2004.12

            22

            ②連云港市博業工程公司

            國  有

            退出

            2004.12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5|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91|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无吗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