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081號建議的協辦意見
海州區人民政府:
經研究,現對周哲代表提出的關于東鹽河(凌州橋至青峰路橋段)景觀提升的建議提出如下協辦意見,供你單位答復代表時參考:
我們通常所稱的東鹽河指魏跳橋~猴嘴閘河段,全長12.5千米,河道主要功能為防洪、治澇,兼顧供水和城市景觀。東鹽河作為主城區南北向重要河流,是城市內環綠廊重要構成,也是彰顯城市特色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市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東鹽河周邊整體面貌日益更新,東鹽河地位日漸凸顯,兩岸濱水環境提升及濱河風光帶建設更為迫切。
一、加強河道治理和管護,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
2013年,市水利局對東鹽河按20年一遇排澇標準進行了疏浚整治,提高河道行洪御洪能力、保障兩岸防洪安全。疏浚后河道規模為底寬30米,河底高程-1.0米,常水位為2.0-2.2米,水位變化受季節性降水和市區排澇影響,設計水位為3.2-3.17米。從2015年開始,市水利局加大投入在東鹽河兩側布置生態浮島一萬余平方米。每塊生態浮島由景觀浮島與凈化浮島組成,景觀浮島上種植花色鮮艷的挺水植物,凈化浮島上種植吸污能力強的浮水植物。通過浮島的建設,凈化了水質,打造了水景觀,達到了“四季見綠,三季有花”的常態效果。同時,河道管理部門不斷強化河道保潔工作,開展東鹽河常態保潔,每天保潔人員不少于3人,每天在崗時間不低于10個小時。2021年以來,東鹽河上花果山橋省考斷面水質監測,平均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在水利部門的綜合施策下,東鹽河水環境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為進一步構建人水和諧景觀打下堅實基礎。
二、加快示范樣板建設,促進河道綠化提檔升級
為提升東鹽河兩岸城市綠化及配套設施,滿足市民休閑娛樂、體育鍛煉的需求,2019年起,市水利部門結合幸福河湖創建、河長制示范樣板工程建設,先后實施完成了東鹽河河濱公園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和東鹽河凌州橋至青峰橋綠化提升工程。其中東鹽河河濱公園一期工程南至朝陽路、北至蒼梧路、西至鹽河路、東至科苑路,長約1千米,占地面積2公頃;二期工程為東鹽河(蒼梧路至朝陽東路)西岸和東鹽河(朝陽東路至建設東路)東、西兩岸,長約2千米,總面積約10.7公頃,新建改造彩色瀝青健康步道,新建籃球場、兒童活動廣場等;三期工程南至蒼梧路、北至淮工河、西至東鹽河路、東至國防用地,主要對綠化、景觀、照明等進行提升,被評為2023年度連云港市十大民生實事;東鹽河凌州橋至青峰橋綠化提升工程內容包含綠化提升、建設步道鋪設、健身設施安裝等,工程使東鹽河凌洲廣場橋至青峰橋段河道左岸的荒地與棚戶區得到了有效整治,東鹽河河岸新增綠化面積2.5萬平方米,增加市區河道綠化長度約1000米。共栽植烏桕、大葉女貞、垂柳等苗木2400余株,鋪設草坪1.5萬平方米。通過示范點的打造,拓展了周邊居民公共活動空間,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民休閑娛樂的需要,受到了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三、統一規劃形成合力,系統打造沿河特色風光帶
東鹽河地理位置重要,流經城市核心區域,水面開闊,氣象開明,兩側景觀層次分明,秩序井然,有廣場、綠道等景觀節點,具備打造城市形象名片的空間條件。2021年,市水利局組織編制了《東鹽河(主城區段)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計劃從水安全保障、水資源配置、水環境宜居、水生態健康、水文化傳承和水長效管護六個方面進行提檔升級,高標推進幸福河湖建設。2021年底,市政府印發了《連云港市石梁河水庫幸福河湖建設清水進城行動方案》和《東鹽河(蒼梧路至花果山大道)河道景觀提升實施方案》,全力打造“河暢景美、水涵林潤、人水和諧”的東鹽河河道生態景觀,計劃北起花果山大道,南至蒼梧路,長度7.7千米,東、西兩岸寬度不等空間因地制宜進行植樹造林,同時結合周邊居住區及道路交通節點建設口袋公園,融入運動健身、休閑游憩、文化展示,增設體育設施、兒童游樂設施、休閑廣場,滿足市民健身休閑游憩功能需求。項目規劃總投資約1.8億元。2023年,市水利局組織編制了《連云港市鹽河水利風景區總體規劃》,規劃范圍為大浦閘至猴嘴閘,途經大浦河、西鹽河、玉帶河、東鹽河,總長約25千米,水域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規劃2035年前,通過完善基礎景觀設施和服務設施,將鹽河水利風景區打造成為獨具特色、功能完善、生態優良、環境優美的風景區,成為區域旅游的核心產品,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連云港市水利局
2024年6月11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