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體檢查出的這些“病”,其實不用過度治療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每次體檢結束之后,看到報告上密密麻麻的數字、箭頭,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嚴重的疾病提示,不免就陷入了焦慮。其實,有些“病”并非真的病了,只是正常衰老的體現,不必過度檢查和治療,有些則是聽起來很嚇人,但其實基本不用治。
一、這些“病”不用過度治療
體檢報告上常出現的以下問題,不必過度治療,更無需焦慮。
1.頸動脈斑塊
專家介紹,人一般在30歲后出現頸動脈斑塊,40歲時明顯增大增多。
可以從30歲開始篩查斑塊。若發現斑塊也不必緊張,調整生活方式有時斑塊可以逆轉,使其縮小或減少。
2.心臟瓣膜關閉不全
器官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老化,心臟瓣膜的功能也會逐漸衰退,出現二尖瓣或三尖瓣輕度反流。
只要沒有器質性心臟病,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危害,不用過于擔心,也無需進行特殊治療,做好日常護理,減輕心臟負擔,定期復查即可。
3.血壓值差距變大
你可能已經發現,每年測得血壓的高壓值(收縮壓)越來越高,低壓值(舒張壓)卻逐漸降低。
這是因為,心臟會慢慢變得不再像年輕時那樣靈活,發生舒張功能減退,再加上動脈血管變得僵硬,就自然會出現這種情況。
4.前列腺增生
男性到了40歲前后,前列腺開始出現組織增生,夜尿增多、尿急、憋不住尿等情況會慢慢出現。
不影響生活質量一般不用治療,但如果出現排尿困難,或者起夜頻繁影響睡眠,就需要干預了。
5.骨關節退行性病變
體檢報告中出現“退行性病變”,通俗說法就是老化,比如腰椎、膝關節、頸椎退行性改變。不必過度擔心,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可以就診處理。
6.肝囊腫、肝血管瘤
肝囊腫,就像是肝臟長的“小水泡”,是一種良性病變,20~50歲人群多見,且年齡越大,發現幾率越高。多數肝囊腫不長大,也不癌變,定期進行彩超檢查即可。
肝血管瘤也是常見的良性病變,以30~50歲多見。如果瘤體直徑小于5厘米且無癥狀,一般無需治療,定期復查即可。
7.宮頸糜爛
在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已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是疾病,也和癌癥沒關系。
但是,仍有一些人在炒作宮頸糜爛的概念,遇到這種情況時,選擇拉黑是明智的選擇。
8.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很多人一查胃鏡就會得到這么個結果,一看這些名詞還以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其實不用害怕。這個診斷只是代表我們的胃受到了輕微的損傷,像較硬的食物、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都有可能造成。
如果本身沒有任何癥狀,或者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都不需要關注,但是如果出現了反酸、胃脹、胃疼這些表現,則需要引起重視,積極就醫治療。
9.HPV 低危型感染
體檢發現HPV感染,會讓很多人崩潰掉,但其實沒有那么恐怖。HPV有很多類型,其中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是高危類型,如果沒有癥狀或者長疣,只需要定期進行HPV病毒、宮頸TCT等檢查,關注病情變化,平時注意飲食、休息和鍛煉,90%的人會在2年內自行清除。
如果是HPV低危型感染,則不需要額外處理措施,定期復查,平時注意飲食、休息和鍛煉,大多在5~6個月清除。
目前沒有根除HPV的方法,任何告訴你可以快速清除HPV的方法都在騙人。
10.盆腔積液
盆腔積液也是女性體檢報告里常見的一個名詞,有些人看見可能誤以為自己盆腔有了炎癥,這就是誤解了。
盆腔里裝著女性的直腸、膀胱、卵巢、子宮等器官,為了減少這些器官相互之間的摩擦力,本身盆腔就會存在少量的潤滑液,只要在3cm以下都是正常范圍。
二、器官衰老有個時間軸
其實,很多疾病就是身體老化的表現。一般來說,人體機能在30歲前后達到巔峰,之后逐漸衰退,但每個器官開始老化的時間不同。
25歲:皮膚
25歲后,皮膚膠原蛋白合成的速度放緩;35歲時,皮膚衰老的跡象更明顯。
30歲:肌肉
肌肉量在30歲左右達到峰值,40歲起每年肌肉流失0.5%~2%。頭發、腎臟、關節、腸道也都是以30歲為分界線。
34歲:肺功能
此后,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胸腔開始變得僵硬,肺活量緩慢下降。
40歲之后:眼睛、肝臟
進入四十,眼肌越來越無力,聚焦能力下降,開始出現老花眼。肝臟的解毒能力,通常在45歲時會明顯下降。
50歲:內分泌
到了50歲,女性雌激素水平會斷崖式下滑;男性雄激素分泌量會減少大約1/3。
三、7件事延緩衰老進程
做好以下7件事,有助延緩衰老進程,讓疾病來得晚一點。
1.保持心態年輕
心理學認為,衰老常常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當你覺得自己老了,放棄了“年輕”的念頭時,身體就會向衰老的心態靠攏。
百歲老人和醫學研究都證實,好心態的確能抗衰老。
2.堅持適量運動
保持一定的肌肉含量,不僅可以預防跌倒、保護骨質、改善平衡,對延緩機體老化同樣重要。
成年人每周應累積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150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每周2~3次力量練習。
不管哪種運動,先找一種你喜歡的,培養起上癮的感覺,再將運動變成像一日三餐一樣的習慣。
3.培養休閑愛好
有個休閑愛好,既能打發時間,也有助延年益壽,比如養花、下棋、跳舞。研究顯示每天閱讀1小時以上的老人,更不容易發生失智。
4.睡足美容覺
睡眠是身體自我修復的過程,盡量每天睡夠7小時,且最好在23點前入睡。
5.盡量不碰煙酒
雙胞胎中,不吸煙不喝酒的那個往往更顯年輕。煙草和酒精帶來的傷害,幾乎遍及身體每個角落,慢性病、癌癥等健康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6.飲食種類多樣
膳食宜多樣,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每天盡量吃夠12種食物,每周吃夠25種。
7.學會與癥狀和平相處
臨床發現,有的男性一出現前列腺肥大就想做手術,其實部分患者口服藥物就可明顯改善癥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