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海州區打破常規的一二三產用地分類,運用規劃技術引領和用地審批政策,開通三產融合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有效保障農業產業用地空間。截至目前,全區培育98個休閑觀光農業點,年銷售收入約1.5億元,農村電商配套連云港市公共配送中心、萬發物流園等物流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增長極。
近年來,海州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設施農業等農村新經濟發展風生水起,農業用途與非農業用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農業設施用地交織在一起,傳統的分類供地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發展新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區在綜合考慮自然經濟稟賦多樣性等前提下,積極運用規劃技術和用地審批政策,圍繞產業如何布局、要素如何保障等不斷進行探索創新,保障三產融合用地成為推動農村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措施。海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他們正在從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電商物流、農業休閑功能拓展三個方面強化產業融合空間保障,并取得了一系列效果。
借助規劃編制,優化農村農業發展布局。結合鄉村地區產業發展用地訴求,組織開展海州區鎮村布局規劃編制工作,涉及納入規劃對象的村莊572個,為農村產業發展布局打好框架、奠定規劃基礎。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和特色產業小鎮等發展需求,合理布局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項目用地和配套設施,明確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單列建設用地指標,將鄉村地區一二三產融合項目納入重點建設項目清單。
依托專項計劃,簡化用地審批流程。優先保障耕地占補平衡指標,作為鄉村振興專項計劃,將三產融合項目納入市、區兩級重點項目管理,單獨組卷報批,開通三產融合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積極盤活轄區內拆舊土地,向存量要增量,通過編制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實施方案、增減掛鉤實施方案等方式,控增盤存,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新壩鎮的田管家項目,使用增減掛鉤拆舊指標32.3畝,建成了全區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模式,實現優質稻麥全程托管。
借助這樣的模式,一個個符合生產融合、電商融合和休閑融合特點的三類用地需求的項目在海州落地開花。新建的高效農業項目——美好時光農場毗鄰市體育館,占地面積134畝,規劃布局農業栽培區(研學)、漁業養殖區、果林種植區和高效農田示范區,集農業展示、觀光采摘、研學教育、垂釣野趣為一體,讓市民在休閑體驗中領略到鄉土民風的神奇魅力。農場運行后帶動周邊農民就業90余人,人均年收入提高1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