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盛虹石化產業集團投資的年產10萬噸二氧化碳制綠色甲醇裝置在國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徐圩新區正式投產并成功生產出合格甲醇產品。專家表示,該項目通過捕捉化工企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合成甲醇,生產光伏面板的核心組件材料光伏級EVA樹脂,構建了全球首條“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綠色甲醇—新能源材料”的負碳產業鏈,為全球綠色石化產業發展提供了中國制造和冰島技術的跨國合作樣本。
石化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根據專業機構數據顯示,石化產業的供應鏈排放和間接排放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3%。為了完成“雙碳”目標,推進石化產業綠色轉型刻不容緩。
該項目利用盛虹煉化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作為原料,與光伏電解水產生的氫氣進行反應,制備精甲醇產品。其產生出來的甲醇產品可以進入盛虹甲醇制烯烴裝置中參與光伏級EVA樹脂的生產。盛虹石化產業集團總裁白瑋介紹,該項目產生的甲醇每年可生產5000萬平方米的光伏膜。這些光伏膜形成光伏面板后,可產出60至90億度電。
常規的甲醇合成,以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資源制備而成,其生產依舊會產生二氧化碳。此次投產的項目采用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的綠色甲醇合成工藝,通過將二氧化碳變為制備甲醇的原料,實現其循環化利用。其產生的甲醇可以參與生產光伏電池板,實現從零碳到負碳的轉變。冰島駐華大使易卜雷介紹,該項目是中國和冰島在全球氣候合作上的標桿項目,該項目每年可以回收15萬噸二氧化碳,用于生產太陽能面板的材料。這相當于5.3萬輛石化燃料汽車一年的總排放量,每年可減少約5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當前,石化產業綠色轉型的關鍵就是在生產過程中耦合利用多種能源,進而實現能源結構的低碳化。該裝置正是多種能源耦合利用的典型案例。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CEO 比約克女士介紹,該裝置是全球最高效的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備甲醇的裝置之一,其產品指標可以達到國內外優等品的品質。其項目的投產為綠色甲醇合成工藝開辟全新的應用場景,擴大該項目在石化領域的應用示范范圍。
白瑋介紹,盛虹將以二氧化碳制綠色甲醇項目和二氧化碳制碳酸酯項目為示范,加快推進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新能源電池電解液溶劑、工程塑料、酯類高端材料等項目進程,實現對高碳排放傳統能源的替代和二氧化碳向化工品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