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科學消毒保護家庭內外環境
消毒是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重要措施之一。疫情期間,做好清潔消毒成為家家戶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消毒到位,但也不必過度。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科學消毒才能“恰到好處”。
據市疾控中心職業與環境衛生科副科長姚志揚介紹,居家日常消毒應以清潔為主,消毒為輔,消毒并非必須用消毒劑,居家優先使用陽光暴曬、熱力等物理消毒方法。應對重點環節、對象進行消毒,如餐飲具、快遞、門把手等。消毒劑應按照使用說明書,根據不同消毒對象,配制合適濃度,以適當的消毒方法開展。消毒時做好個人防護,配制消毒劑需佩戴口罩、手套,并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配制好的消毒劑盡快使用。
具體來說,室內空氣消毒開窗通風即可。家居物品消毒,常用小件物品如手機、遙控器、鼠標等可用70%至80%酒精棉球或消毒濕巾擦拭消毒。面積較大的物件如桌面、地面,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進行噴灑、擦拭或拖拭消毒。衣物、被褥等織物可在陽光下暴曬4至6小時(應注意翻面,使正反面均能曬到),一般不用特殊消毒。洗手池、馬桶可定期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餐具消毒首選煮沸消毒15至30分鐘,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鐘,或可使用餐具消毒柜按使用說明書操作。也可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對于社區中常見的垃圾,如果沒有明確的陽性感染者污染,可正常作為生活垃圾分類丟棄和處理,不需對垃圾消毒。
家庭常用的消毒劑主要是含醇消毒劑(如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其中酒精只適用于物體表面擦拭或噴灑消毒,不適用于大面積噴灑,不能用于空氣消毒,使用時應遠離高溫物體和明火,不要吸煙。含氯消毒劑要用冷水稀釋,現配現用,且不能與酸性物質混合使用,如潔廁靈。進行消毒液配制和使用時,需戴口罩和手套,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降低腐蝕性。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