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加強對新交付小區監管 從源頭遏制住宅小區違建
11月13日,市城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加強我市新交付小區違法建設監管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源頭遏制住宅小區的違法建設行為。
筆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城管部門探索出了一套違建治理新機制,新交付小區違建應按照“及時發現、有效控制、依法查處、堅決拆除”的要求,建立健全事前防范、及時發現、有效查處的長效機制,將住宅小區違法建設管控工作從“投訴舉報后核查處置”的被動管理模式,轉化為“小區交付后源頭介入”的全過程監管模式,從源頭上杜絕違法建設行為。
《意見》明確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新交付小區違法建設的治理工作;社區負責及時將新交付小區納入巡查網格,嚴格落實每日巡查制度;物業服務公司負責小區的出入口管理,落實違建巡防工作,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參與違建治理工作,發現違建應當予以勸阻制止,并協助執法部門查處。
發生在小區里的違法建設,大多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導致發現不及時,容易造成執法的滯后性。市城管部門將關口前移,強化源頭監管,城管、住建等執法人員和社區網格員、物管人員應主動當好治違控違的“守門員”,不斷提升發現新增違建的能力和渠道,利用我市“網格化分工+全流程監管+大數據溯源”精準治違新模式,確保新交付小區新增違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新交付小區是違建高發區,業主在裝修時很容易跟風效仿。城管執法人員將與屬地街道密切配合,開展零距離普法,營造文明規范的裝修氛圍,有效減輕后期小區在治理管控方面的壓力,做到防微杜漸。市城管執法支隊海州一大隊新東一中隊中隊長董偉介紹:“針對新交付的小區,我們會聯合屬地社區、小區物業在交房時發放《致業主的一封信》,告知違法建設的危害性,同時加大巡查力度。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見》明確縣區政府應當加強對鄉鎮街道的督查力度,將新交付小區的違建巡查效能、處置結果與違建治理考核工作直接掛鉤,鄉鎮街道應當會同城管、住建等部門與物業公司建立違建管控聯動機制,通過聯合執法等方式開展整治,在小區設立聯勤聯動工作站,建立健全違建監管流程,實現閉環高效處置,確保工作意見落地執行。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