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2023年度婦女“兩癌”篩查項目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衛生健康委,市婦幼保健院:
為落實國家《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工作方案》(國衛辦婦幼函〔2021〕635號)和江蘇省《關于做好2023年度婦女“兩癌”篩查項目工作的通知》(蘇衛辦婦幼〔2023〕3號)要求,進一步規范全市婦女宮頸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癌”)篩查項目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現就做好2023年度婦女“兩癌”篩查項目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篩查任務
2023年,以農村婦女、城鎮未就業婦女以及家政服務員、快遞員、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業態從業女職工為重點,為轄區35-64歲婦女提供“兩癌”免費篩查服務,確保2023年全市完成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各133236人(任務分解見附件)。有條件的地區將小微企業、困難企業適齡女職工納入婦女“兩癌”免費篩查范圍,讓更多適齡婦女享受到免費篩查服務,提升女性健康水平。
二、優化篩查服務
各地要按照國家方案要求,為群眾提供規范的婦女“兩癌”篩查服務。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主動向社會公布轄區婦女“兩癌”篩查網點,方便群眾就近接受篩查服務。項目實施單位要在服務場所公布婦女“兩癌”篩查免費項目清單和投訴受理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有條件的單位要采用流動服務車等靈活方式為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等婦女提供篩查服務。縣區婦幼保健機構婦女“兩癌”篩查門診要為轄區婦女提供常態化的免費篩查服務。加強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全市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全部采用人工智能細胞學檢測技術,樣本送至市人工智能宮頸細胞學檢測實驗室檢測,嚴禁樣本外送;市婦幼保健院逐步實現轉診的宮頸細胞學、組織病理、鉬靶檢查結果和婦幼信息平臺的自動傳輸。在2022年試點基礎上,今年各縣區“兩癌”篩查項目全面應用人工智能乳腺超聲檢查技術,進一步提升篩查陽性率和工作效率,乳腺人工智能篩查數不低于總任務數75%,全面提高全市婦女“兩癌”篩查服務水平。
三、提高篩查質量
(一)加強技術指導。進一步健全完善市縣兩級婦女“兩癌”篩查項目技術指導組分片包干制度,推動指導組專家定期赴分片包干地區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指導組每個單項小組每年赴基層指導不少于2人次。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定期召開技術指導組專家會議,聽取意見建議,研究解決轄區婦女“兩癌”篩查工作重難點問題。
(二)開展質量控制。2023年省衛健委繼續抽取部分縣(區)對宮頸細胞學涂片、宮頸組織病理學切片、乳腺X線圖像等開展質控,適時對婦科檢查、陰道鏡檢查、乳腺B超等開展現場質控。市衛健委將對未參加省級質控的地區和單位進行市級質控。質控存在問題較多的縣(區)要主動邀請市級專家或省級對口包干專家到當地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查找工作短板和漏洞,不斷提高篩查工作質量。
(三)規范陽性病例管理。擴大陽性病例數據庫范圍,將宮頸癌HPV篩查結果為高危型陽性、TCT篩查結果為未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及以上、乳腺B超篩查結果及乳腺鉬靶篩查結果為BI-RADS分類0/3/4/5類的異常人群納入陽性病例數據庫范圍。各縣區要按照《江蘇省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篩查項目異常/可疑個案管理規范》的要求,對篩查出來的異常/可疑個案加強追蹤隨訪和全程管理,督促篩查結果異常者進一步診治,真正實現異常/可疑個案篩-診-治-康的閉環管理,確保年度檢查異常/可疑病例隨訪率達到95%以上,宮頸癌早診率達到90%以上,乳腺癌早診率達到70%以上。
(四)推進宮頸癌綜合防治。按照省里統一部署,市衛生健康委聯合教育、財政等部門制定適齡女生HPV疫苗接種項目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專家技術指導組,整體推進適齡女生HPV疫苗接種工作。各縣區衛健部門要組織好轄區適齡女生HPV疫苗接種工作,市婦幼保健院要進一步提升HPV疫苗接種、篩查、診療一體化宮頸病專科門診服務數量及質量,縣區婦幼保健機構要開展HPV疫苗接種、篩查、診療一體化門診建設,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市婦幼保健院要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全市宮頸癌防治專科聯盟建設,加強區域間、機構間的轉診和協作,完善上下轉診、分級診療機制,進一步完善宮頸癌防治工作網絡,形成HPV疫苗接種、宮頸癌篩查、診治的三級綜合防治模式,全面提升全市宮頸癌綜合防治水平。
四、提升篩查能力
(一)開展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建設。按照《江蘇省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建設標準(試行)》,開展市級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建設;市婦幼保健院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地建設,創建省級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市、縣實訓基地建設原則上依托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對專科能力較弱的婦幼保健機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幫助其與轄區相應專科能力較強的綜合性醫院建立協作關系,共同開展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市級對各地的縣級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進行現場評估,擇優授予市級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稱號,切實提高各地婦女“兩癌”篩查人員技術服務能力水平。
(二)加強人員培訓。持續落實項目工作人員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制度,不斷完善項目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制度,確保項目技術人員每年至少接受1次縣級以上專業對口培訓,熟練掌握婦女“兩癌”篩查技術規范要求。積極參加省級實訓基地師資培訓,市婦幼保健院要制作培訓教材,對縣級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的師資進行輪訓,提升縣級婦女“兩癌”檢查實訓基地培訓水平。利用省“云上婦幼”平臺,對各地開展遠程會診、線上健康管理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基層篩查服務水平。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規范組織實施。各縣區要結合當地情況,制訂年度項目實施方案,分解目標任務,定期進行工作進度通報,確保10月底前基本完成婦女“兩癌”篩查工作,12月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市衛生健康委定期對婦女“兩癌”篩查工作進度以及數據質量進行監測,并適時通報各地。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鼓勵有條件地區開發婦女“兩癌”篩查APP,為群眾提供婦女“兩癌”篩查自助建檔、分時預約、報告查看、異常結果提示、健康宣教等服務,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同時,各縣區還要加強對體檢機構婦女“兩癌”篩查檢查項目的指導,要求體檢機構在體檢系統中按照國家婦女“兩癌”篩查項目規范標準設置體檢項目,推進婦幼健康信息系統與當地體檢機構信息系統“兩癌”篩查個案的互聯互通,高質量獲取女職工“兩癌”篩查數據。
(三)開展績效評價。市衛生健康委繼續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對全市所有縣區婦女“兩癌”篩查項目進行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與評優評先掛鉤。各縣區也要圍繞轄區婦女“兩癌”篩查項目的組織管理、服務質量、服務對象滿意度以及年度重點任務推進落實等情況開展績效評價,推動婦女“兩癌”篩查項目質量提升,確保篩查效果。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縣區要利用“三八婦女節”“腫瘤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日在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婦女“兩癌”防治相關政策和核心信息的宣傳,擴大婦女“兩癌”篩查的社會影響力,引導群眾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主動接受婦女“兩癌”篩查服務,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附件:2023年度連云港市婦女“兩癌”篩查項目任務分解表.docx
連云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3月9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