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醫療衛生> 健康服務

            關于印發《2023年全市衛生健康科技教育工作要點》的通知

            • 時間:2023-03-09 16:05:10
            • 來源:市衛健委
            • 閱讀次數:
            • 字體:[ ]

            各縣區衛健委、社會事業局,委屬各單位:

            現將《2023年全市衛生健康科技教育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連云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3月9日

            2023年全市衛生健康科技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全市衛生健康科技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以“十四五”花果山?科教強醫工程為抓手,實施“臨床科研提升行動”,持續提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培養,加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深化校府合作,統籌推進其他各項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實施“臨床科研提升行動”,強力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

            1.建立開放的交流合作機制。我市各醫療衛生機構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向國內外、省內外優秀的醫院、高等醫學院校、科研機構學習,建立“開放、協作、流動”的交流合作運行機制,同時依托科教強醫工程,柔性引進高質量的專家和專家團隊,搭建高質量的合作平臺,創造性地開展科研合作,推動平臺、學科和團隊建設、學術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科教強醫工程每個平臺、學科和團隊都要引進優秀的合作團隊,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進度表,及時進行總結和調整。

            2.建立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機制。對接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前沿科技,聚焦嚴重影響我市居民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以需求為導向組織開展醫學研究和新技術引進,有效解決我市重大復雜疾病防治方面的“卡脖子”問題,填補我市重難點疾病技術空白。計劃實施連云港市“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項目。

            3.建設高質量的醫學科研人才隊伍。依托科教強醫工程平臺、學科和團隊,在資金保障、科研項目、儀器設備、進修培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培養一批高質量的醫學科研人才,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各依托單位要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科技創新平臺要設立科研崗以及建立生物樣本庫,重點學科和創新團隊要培養自己的研究生,培養具備科研思維的人才。

            4.加強對醫學科研人才的培訓。舉辦科教強醫工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醫學科研管理、臨床科研項目的設計與規劃、高水平學術論文寫作技巧指導、提高臨床科技創新能力等,提高全市醫學科研能力和水平,促進醫學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5.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機制。嚴格“科教強醫工程”績效考核,落實依托單位主體責任,注重學科和團隊帶頭人素質能力、科技能力、創新能力、人才培養能力、教學能力等內涵建設,增強核心競爭力;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末位淘汰”,對1年考核不合格的“黃牌警告”,對連續2年不合格的“紅牌罰下”,有效發揮考核的正向激勵作用,確保工程質量。

            6.加強對科教強醫工程專項資金的考核。聯合市財政局等部門對各依托單位專項引導資金配套、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未足額配套、管理不嚴、有擠占、挪用等行為的單位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問題嚴重的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取消醫學科技創新平臺、醫學重點學科和創新團隊資格。

            7.修訂完善《連云港市衛生科技管理辦法》等相關管理制度,優化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強化科研項目過程管理和績效評價,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提高科技成果質量和獲獎檔次,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8.深入推進醫學科研誠信建設,持續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完善科研活動管理制度,加大對科研失信行為的懲處力度,積極營造堅持科研誠信、遵守學術規范的良好氛圍;加強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規范開展生物醫學研究。

            9.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遵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要求,認真做好本單位科研項目在“國家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信息登記工作,及時、如實、完整、準確填報相關研究信息。

            二、持續提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培養高素質的臨床醫師隊伍

            10.持續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成立市級住培管理辦公室,組建住培專家庫,進一步加強對住培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督查指導,強化培訓基地的主體責任;嚴格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標準(2022年版)》,對標找差、查漏補缺,持續加強培訓基地以及各專業基地建設,重點加強全科專業基地和基層實踐基地建設;高度重視“國考”“省考”,確?;夭槐弧傲僚啤保话凑铡胺潜匾槐A簟痹瓌t,動態調整住培專業基地及協同單位;繼續開展我市兩家國家級培訓基地互查互評活動。

            1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遴選帶教能力和責任心強的人員作為帶教師資;通過集中培訓、統一備課、交流觀摩等多種形式加強師資培訓,改進帶教方法,提高帶教能力;積極組織骨干帶教師資參加省級以上培訓班;建立健全師資績效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增強帶教意識,調動帶教積極性。

            12.強化培訓質量控制。嚴格執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2022年版)》及教學活動指南,實行分層遞進式的培訓模式,切實提高住院醫師的崗位勝任力;注重思政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把“立德樹人”融入培訓全過程;規范開展實踐技能培訓、病例分析、教學查房、小講課等帶教活動;嚴格開展日??己?、出科考核與年度考核;強化考前輔導和模擬考核。首次結業理論統考通過率不低于全省平均通過率,全省41家基地排名市一院進入前10位、市二院進入前20位。

            13.合理制定年度招生計劃。建立容量匹配機制,積極開展社會化招生,拓寬招生渠道,優化招生結構,加大全科、兒科、精神科、婦產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等緊缺急需專業招生力度,計劃新招住培學員150人以上,確保完成省衛健委下達的招生任務。

            14.組織開展住培管理人員外出參觀學習、研討交流等活動,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提高住培管理能力和水平。

            15.落實國家“兩個同等對待”政策,切實保障住培學員的福利待遇;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和價值導向,確保學員隊伍和諧穩定。

            16.加強住培專項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專款專用。

            三、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培養,助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骨干人才隊伍建設

            17.加強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和全科師資隊伍建設,持續推進全科醫學科(教研室)建設,開展教學督導、骨干師資培訓、集體備課等活動,全力提高縣級醫院的全科培訓能力。

            18.全面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加大政策引導和招生力度,確保應培盡培,計劃新招全科培訓學員100人以上。

            19.認真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工作,指導有關縣區做好需求計劃、崗位預留、政策宣傳、戶籍核查、入學前簽約、畢業后培訓等相關工作,就業協議簽約率、畢業后參訓率力爭達100%。

            20.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支持各縣區積極組織基層衛生人員參加提升學歷教育、繼續醫學教育、適宜衛生技術推廣培訓、管理人員培訓、緊缺人才培養等,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四、加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力度,切實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

            21.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落實實驗室生物安全“一把手”負責制,層層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長效監管和風險隱患常態化排查機制。

            22.依法加強對新建、改建和擴建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管理,指導實驗室設立單位重點是民營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推進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改善實驗室條件,完善人員培訓、樣品運輸與規范處置以及意外事故應急措施等核心管理制度;持續提高備案管理覆蓋率,做到應備盡備。

            23.常態化開展全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專項督導及整改情況“回頭看”,及時防范和化解生物安全風險隱患,切實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

            24.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加強對實驗室生物安全從業人員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防護技能、應急處置等培訓,提高生物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25.指導各地各單位完善生物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組織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26.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專家隊伍建設,有效發揮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的參謀助手作用。

            五、進一步深化校府合作,促進醫教協同發展

            27.依托“江蘇省健康研究院連云港創新研究基地”,進一步深化與南醫大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借助南醫大的優質資源,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合作開展衛生健康相關政策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全科醫生培養、基層衛生人員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等項目。

            28.積極爭取南京醫科大學舉辦第三期康達學院青年教師培訓提高班(博士課程班),為我市醫療機構培養在職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提供一條便捷途徑。

            29.支持我市醫療衛生機構與南醫大康達學院開展教學合作,聯合培養實用型醫療衛生人才,促進醫教協同。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日韩AV高清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