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醫衛服務水平 為群眾健康護航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今年我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代表委員們聚焦醫衛健康領域,結合自身感受、工作實際,積極為守護市民身體健康集眾智、謀良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已經不知不覺向我們走來,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將超過20%,其中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超過15%。但與之相匹配的醫療資源,特別是醫療救治資源卻差距極大。”市政協委員、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施輝介紹,無論是相應的醫療機構,還是專業醫護人員,都與人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期盼差距較大,所以迫切需要對全市老年醫療救治服務體系建設形成長遠的頂層設計。“建議加大政府專項投入,頂層設計,規范建設市級老年病醫院;加大老年專科建設的支持力度,醫保、民政、衛健等多部門發力,通過專項激勵政策和定向的資金投入,大力發展老年學科以及其亞專業,重點扶持老年特點的專科專病治療技術發展和相關設備引進;加大對老年醫院人才引進和培養激勵,特別是在市級層面加大對老年學科人才引進和培養的支持力度,如增加老年醫院和老年科編制人員等。”
“兩癌”是宮頸癌及乳腺癌的簡稱,兩者位于女性惡性腫瘤排名前兩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市人大代表、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周哲建議,市各級政府及財政部門應保障“兩癌”經費足額配套,衛健委明確各級婦幼保健機構作為定點醫院。參照全國婦聯和財政部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專項基金的救助模式,設立救助專項基金,從福彩基金中每年拿出專項經費用于“兩癌”患病救助。加大力度推進女性安康保險服務“兩癌”項目,在“連惠保”的基礎上為婦女購買包含乳腺癌、子宮癌等六種女性特定癌癥和原位癌在內的“團體女性特定疾病保險”。同時,進一步擴大“兩癌”檢查覆蓋面,小于35歲、大于64歲也可以進行“兩癌”篩查。
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劇增。隨著春運的到來,我市“保健康防重癥”工作或將面臨挑戰。在市政協委員、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楊泗學看來,可借鑒其他城市的核酸采樣點變身“發熱診療站”做法,有效利用前期的核酸檢測點(站),在此基礎上擴大增設站點,給予發熱居民發放平價藥品,將基本的診療、藥品、信息、結算等充分覆蓋,讓老百姓真正實現家門口看病就醫,進一步減少醫院人流。要嚴格實行等級診療,既可有效利用各級醫療資源,又可大大減少三級醫院壓力,讓三級醫院更有精力人力投入急重癥和其它疾病的診治。
對于如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市人大代表、贛榆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范勇認為,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科學合理確定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規模及布局,優先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加強醫療用房和設施設備投入,在人口數量大、密度高的區域提高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對已有的村衛生室進行合理整合,方便群眾就近就醫。要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健全人才引進管理機制,制定鼓勵優質醫療衛生人才向基層流動措施,建立基層衛生人員“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能提升”的人才機制。
“在新的一年,全市衛健系統將始終堅持健康優先的理念,放大健康樣板城市創建成果,大力實施科教強醫、智慧健康、改善群眾醫療服務體驗、提升基層能力建設等行動計劃,提升全市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強重點人群保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鼓勵生育的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面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持續加強重癥醫療資源調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市政協委員、市衛健委主任、市中醫藥局局長陳志表示。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