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開展以來,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不斷激發消費潛能。借力以舊換新政策,全市汽車銷售商鉚足勁兒開展促銷,不少門店迎來汽車銷售高峰。據了解,在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我市汽車消費持續升溫,截至11月13日,全市汽車以舊換新和置換更新共10081臺,拉動汽車消費12.87億元。
汽車消費現場活力四射
周末,解放東路的振興汽車城內,多個汽車銷售門店人頭攢動,銷售顧問們正細心解答顧客各種疑問。
“這輛悅享款繽果的續航是333公里,搭配的是31.9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城市通行基本可以使用一周,現在廠家優惠3000元,如果有符合標準的舊車報廢,還可以拿到政府補貼2萬元。”看到顧客成交意愿較強,金億汽車銷售員王超介紹得格外詳細,“現在消費者很關心汽車的智能裝備、續航里程和安全性能,再加上時尚的外形很容易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除了以舊換新,消費者轉讓個人名下舊車購置新車的,最高可補貼1.8萬元。“我們家有一輛油車,考慮買了這輛新車后,回去賣掉舊車,再拿材料去申請那筆9000元的補貼。”市民在奇瑞風云店內看中了一款車,“就是這次以舊換新的政策支持,讓我將購車計劃提前了。”
“進入11月,消費者不再僅關注汽車的價格,對于交車時效也更加關心。”王超介紹,“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和江蘇省汽車置換更新都有時間限制,隨著時間臨近,消費者擔心不能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相應手續,拿不到相應補貼。”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實施以來,提振效果明顯,汽車補貼申請量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全市汽車以舊換新和置換更新共10081臺,應補貼金額1.45億元,拉動汽車消費12.87億元。在熱銷車型方面,比亞迪、極狐、長安、大眾和豐田(油車)在以舊換新銷量中名列前茅,而比亞迪、長安、吉利、埃安和豐田(油車)則在置換更新銷量中占據前五。
補貼政策與汽車市場“雙向奔赴”
為有效拉動汽車消費的增長,并推動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今年以來,商務部等7個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推動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將車輛的置換更新也納入了補貼范圍之內。
今年4月,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明確汽車以舊換新資金補貼政策。該細則規定,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工信部《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其中,對報廢上述兩類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1萬元,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7000元。8月,商務部等7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補貼標準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1.5萬元。9月,江蘇省印發《江蘇省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操作指南》,指出在2024年7月25日(含當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個人消費者轉讓本人名下的非營運乘用車,并購買未登記注冊過的新能源車或燃油車,根據新車價格給予6000元至18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定額補貼。
隨著政府補貼的不斷加碼,汽車市場消費進一步升溫,刺激了不少消費者換車、購車的欲望,這讓他們打消了觀望心態。采訪中,不少汽車銷售商家表示,汽車以舊換新也是一場汽車消費和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政策以補貼撬動汽車消費市場,而車企為了趕上政策紅利和市場熱度,也紛紛加速投放新款車型,形成了一場政策與市場的“雙向奔赴”。
然而,在汽車以舊換新和置換更新的審核過程中,市商務局工作人員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部分車主在填寫申請信息時存在開戶銀行信息不準確、姓名填錯、上傳票據不清晰等情況,導致平臺比對無法通過,補貼資金無法正常撥付。為此,市商務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填報以舊換新或置換更新申請時,務必確保所上傳的圖片清晰,并仔細核對所填寫的車輛識別代號、車輛型號、發票代碼、日期、個人信息等內容(特別注意相近字符的區別,如E和F、1和I、U和V、Q和0、0和O等)。如遇系統自動識別錯誤,請手動修改正確后再上傳,以避免返回修改而耽誤審核時間。如收到退回短信提醒,請及時登錄“汽車以舊換新”小程序,點擊“申請進度查詢”,結合審核意見補充完善申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