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轉運系統維護城區最美“容貌”
凌晨4點,這座城市還未醒來,海州區環衛部門的垃圾壓縮車駕駛員王科成便已開始他的工作。他需要駕駛垃圾壓縮車從鹽河南路駛往海寧西路,途經各個小區的十幾個站點完成垃圾收集工作,其中第一站便是桃園山居小區。
在桃園山居小區門口,王科成熟練地停下車。兩位輔助工人從車上走下,將小區外整齊排列的20余個垃圾桶依次推至垃圾車收料口。機械手緩慢而平穩托起垃圾桶,將眾多垃圾倒進車內?!斑@些松散的垃圾會被送進車里裝載的壓縮機內,直接壓縮。壓縮完的垃圾,體積變小,滲濾液流出并被收集。像這樣的垃圾壓縮車每天能夠收集8噸左右的垃圾。之后我們直接將壓縮好的垃圾運至大浦生活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蓖蹩瞥山榻B。隨著所有垃圾桶傾倒完畢,王科成啟動車輛駛向下一個垃圾站點。
每天像王科成一樣的早班垃圾清運人員,會在凌晨4點左右開始工作,并在8點半前將所有負責站點的垃圾桶清理完畢。“城管局會根據住戶數量以及道路交通設置垃圾站點,在日常定時定點‘一日兩清運’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垃圾收運時間、路線,保證海州城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維護城區整潔衛生。”海州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垃圾壓縮車,眾多穿梭城市的垃圾轉運車也承擔了垃圾收集工作。早上8點的清河路垃圾轉運站,一輛輛垃圾轉運車進入站內,等待將清晨收集的垃圾進行壓縮,并二次轉運至大浦生活垃圾處理場。
劉繼年是清河路垃圾轉運站的一名輔助工人。每天早上5點左右,他都會來到站內的垃圾壓縮機旁,清理垃圾轉運車在傾倒和填塞過程中灑落的垃圾。只見臥式垃圾壓縮機的垃圾箱埋于地下,輔助工人將垃圾傾倒于箱內,位于垃圾箱上方的門蓋啟動將垃圾下壓,擠出滲濾液。而當埋于地下的垃圾箱收集足夠量的垃圾后,垃圾箱從地下升起至半空。垃圾二次轉運車的尾部直接與箱體對接,壓縮好的垃圾被緩緩推進車內。整個過程除了外部2名輔助工人,其余人員只需操作壓縮機以及駕駛車輛,極大減少人工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經過壓縮的垃圾會被送至大浦生活垃圾處理場,而擠壓出的滲濾液會進入沉淀池進行收集,后送至浦南污水處理廠。每天清河垃圾轉運站的壓縮機會壓縮大概40噸的垃圾。”西城工作站副站長汪虎介紹。
清河垃圾轉運站內不僅有大型箱式垃圾轉運車還有小型電動垃圾轉運車,這類小型電動垃圾轉運車主要是為了適應海州城區老城區狹窄的道路。每天清晨工作人員就會走街串巷,將街區內分布的垃圾站點全部清理完成。
“海州區共有18座生活垃圾轉運站,每天海州區城區收集轉運垃圾850余噸?!焙V輩^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正是這些穿梭于城市收集垃圾的車輛以及高效運轉的轉運站點,將城市產生的生活垃圾及時運輸處理,才能讓海州城區始終保持最美“容貌”。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