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辦件量達到25000余件,相關業務辦理時限從1至2個月壓縮到1至2天,90%以上人社高頻服務事項可即時辦結,其他服務事項平均提速75%以上,真正做到異地業務‘不用跑‘、無謂證明‘不用交’、重復表格‘不用填’,實現‘最多跑一次’……”這是市開發區人社局為基層和群眾減負取得的實效。
作為民生工作部門,市開發區人社局積極探索“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數字人社”新模式,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推進數字化賦能,找準基層減負的切入點、著力點,積極破解堵點、痛點。
“數據共享”讓群眾足不出戶
家住朝陽街道的李女士沒想到足不出戶也能領到退休金。“以前聽人說待遇領取很麻煩,要提交很多材料,跑很多地方,沒想到我沒有出門,市開發區人社局的工作人員直接打電話給我已經辦好了,這樣的服務實在太貼心了。”
據悉,市開發區進一步規范完善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工作流程,在鞏固原有共享數據資源渠道的基礎上,持續拓展“靜默認證”數據來源,通過與醫保、公安、民政等部門數據進行比對,擴大無感認證覆蓋范圍,待遇人員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完成認證。今年以來社保待遇資格認證率達95.56%,其中實現靜默無感認證率達91.08%。
“碼上就業”讓職位觸屏可及
“你好,請你在這邊填寫你的個人信息、所學專業等信息,點這里,網站可以幫你一鍵生成求職簡歷。”日前,市開發區人社局就業服務專員正耐心為求職者講解系統操作的流程,為前來求職的群眾引導到了更方便快捷的在線辦事通道,壓減了等待時間,使求職者在網站界面就可以直觀了解求職最新進展,與崗位實現雙向互動。
據了解,市開發區建設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將200余家企業崗位信息電子化,整合5000余條求職人員信息和2.3萬余個單位需求信息,通過移動大數據精準投放公益招聘燃信35萬條。積極探索“動態匯總,智能篩選”新模式,實現崗位“一碼了然”,人才簡歷“一碼直投”,人崗“一碼智配”。今年以來,網站訪問量已突破十萬次,組織線上專場招聘活動35期,提供崗位3.8萬個。
“指尖維權”讓勞動者安“薪”無憂
“沒想到現在只要掃一下‘安薪無憂’二維碼就可以進行投訴申請,拖欠我的工資這么快就拿到了,既方便又快捷。”市開發區某建筑工地做鋼筋工的張師傅對市開發區人社局貼心做法大加贊賞。
為靠前主動做好防范欠薪工作,市開發區人社局壓實行業監管和屬地責任,對勞動者維權流程進行再梳理、再精減、再優化,暢通線上維權渠道,利用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積極宣傳“安薪無憂維權二維碼”使用方法和功能設置,還在項目建設工地、勞動密集型企業廠內設立普法宣傳站點,廣泛推行“掃碼維權”等做法,借助大數據手段提前檢測“欠薪難”問題,督促在建工程項目及時納入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對建設項目勞動用工、工資支付情況實施動態監控預警。
平臺上線以來,累計錄入監管項目204個,產生預警信息280條,已辦結銷號266條,辦結率95%,做到了對欠薪隱患的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處置,從源頭上遏制欠薪問題,切實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