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 時間:2021-01-15 15:27:05
            •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 閱讀次數:
            • 字體:[ ]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連云港市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已經市十四屆政府第5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連云港市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激發轉型升級新動能、拓寬居民增收新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著力打造電商發展載體,做大跨境電商規模,完善物流配送體系,結合我市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推動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作為落實“六穩”“六保”工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富民增收的重要著力點,科學規劃電商產業園區空間布局,高標準建設電商產業集聚區,高起點規劃電商物流配送體系,重點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經濟效益好、行業競爭力強的電商產業集聚區和功能園區,推動電子商務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打造連云港5·18電商產業品牌,為推動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培育新動能。

            (二)主要目標

            ——到2022年:形成龍頭引領、特色集聚的電商產業布局,構建“一核五極多點”電商產業園發展格局。基本建成跨境電商全模式業務所需的軟硬件設施。初步完成全市三級電商物流體系節點布局。全市電商年網絡零售額實現1000億元。其中,市級電商產業園年網絡零售額實現150億元。

            ——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備、信息共享、便捷高效的跨境電商“兩平臺六體系”。全市建成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園區6家,招引和培育跨境電商企業1000家,孵化跨境電商人才超10000人,跨境電商網絡零售額年均增幅20%以上。基本建成以“四樞紐、七節點、配送末端全覆蓋”為支撐,海陸空無縫銜接、市縣村一體化的三級電商物流體系。全市電商年網絡零售額實現1500億元,其中,市級電商產業園年網絡零售額實現500億元。各縣區實現省級以上電商示范園區全覆蓋。

            二、聚力打造“一核五極多點”電商產業園格局

            堅持系統謀劃、科學定位,打造全市電商產業集聚核心區,推動縣區“互聯網+產業”深度融合,重點建設東海水晶直播電商產業園、灌云特色服飾電商產業園、灌南兩岸青年創業園、贛榆海頭鎮海鮮電商產業園和海州新媒體產業園等五個特色電商產業園。鼓勵建設鄉鎮電商創新創業中心,構建“一核五極多點”電商產業園布局。

            (一)重點打造市級電商產業園。在市開發區建設市級電商產業園,打造全市電商產業集聚核心區。園區占地140畝,總投資20億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電商園集聚電商運營、網絡交易、物流配送、定制加工、文化創意等功能,為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發揮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創新優勢,打造多業態融合的電子商務集聚區。推行“區中園”布局建設,著力招引龍頭型、領軍型電商企業在集聚區設立企業總部、地區總部和配送基地,在園區內建設品牌園。布局直播基地、電商培訓基地、線下體驗中心、電商孵化基地、快件配送基地、視頻美工中心等關聯園區以及專業配套服務業園區。到2022年,入駐園區電商企業超100家,園區電商年網絡零售額實現150億元。(責任單位:市開發區管委會,市商務局)

            (二)大力發展五大特色電商產業園。縣區以區域優勢產業為依托,推動特色電商集聚發展,以“互聯網+產業”深度融合提升產業競爭力。重點建設五大特色電商產業園。

            1.東海水晶直播電商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60畝。建設集網紅孵化中心、培訓中心、物流中心、共享辦公中心、銷售展示中心等為一體的電商產業生態圈,為入駐企業和商戶提供信息交互、技能培訓、品牌提升、倉儲物流等服務。到2022年,入駐園區企業超200家,園區電商年網絡零售額實現150億元。(責任單位:東海縣政府,市商務局)

            2.灌云特色服飾電商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220畝。以特色服飾產業為基礎,集聚特色服飾電商銷售企業以及加工、設計、物流等配套企業,打造集服裝設計、展示、加工、交易、人才培訓、倉儲物流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電商產業園,提高特色服飾產業鏈整體協作水平和產業數字化水平。到2022年,入駐園區電商企業超30家,園區電商年網絡零售額實現10億元。(責任單位:灌云縣政府,市商務局)

            3.灌南兩岸青年創業園:規劃占地面積260畝。結合縣域產業基礎,發展農特產品電商,建設電商人才培訓、中小微電商企業孵育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到2022年,入駐園區電商企業超60家,園區年電商網絡零售額實現10億元。(責任單位:灌南縣政府,市商務局)

            4.贛榆海頭鎮海鮮電商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180畝。重點發展海鮮產品B2B、B2C電商交易,打造電商企業孵化、培育功能,支持直播、網紅帶貨等電商新模式,建設海鮮電商產業集群。到2022年,入駐園區電商企業超60家,園區年電商交易額實現50億元。(責任單位:贛榆區政府,市商務局)

            5.海州新媒體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60畝。引入國內互聯網標桿企業,建設市區新興電商業態集聚區、新媒體產業全鏈條運營產業基地和專業化網紅培育、輸出、運營基地,服務區域特色工業產品及農產品營銷。到2022年,入駐園區企業超100家,園區年電商網絡零售額實現10億元。(責任單位:海州區政府,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三)積極培育鄉鎮電商產業創新創業中心。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建設集創業孵化、技能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電商創新創業中心,提升電商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引導有條件、有能力的電商主體集聚發展,逐步形成“小而精”特色電商集聚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數字鄉村試點,深入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推動互聯網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

            三、高水平建設連云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一)建立健全跨境電商發展支撐體系。到2025年,在全市建成功能完備、信息共享、便捷高效的跨境電商“兩平臺六體系”。依托連云港港、花果山國際機場、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組織物流園、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樞紐,著力打造東向以日韓為重點方向、西向以海鐵聯運為特色的跨境電商特色物流運輸體系,構建跨境電子商務貨物雙向集散體系。支持各類型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公共)倉發展,推進“海外倉+國內倉”多倉聯動、標準運作,加強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形成快速響應的全球倉儲物流網絡,逐步建成以跨境供應鏈服務為重點的全產業鏈服務網絡。(責任單位:連云區政府,徐圩新區管委會,市商務局、連云港海關、港口集團)

            (二)做大跨境電商產業規模。堅持進出口并重,跨境電商B2B和B2C并舉。建成以9610、1210、9710、9810監管方式和海運快件為支撐的跨境電商全業態功能。推動大陸橋跨境電商產業園9610電子商務業務做大做強,到2024年,業務量超過1000萬件/年。大力發展B型保稅物流中心和連云港綜合保稅區1210保稅電商業務,到2024年,業務量超過100萬件/年。加快推進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項目,到2024年,進出港郵件超1500萬件/年。完善連云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打造跨境電商消費體驗中心。(責任單位:連云區政府,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連云港海關、市郵政公司)

            (三)深化跨境電商與區域產業融合。支持各縣區和功能板塊依托本地區基礎條件、特色產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鼓勵優勢產業通過跨境電商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深挖跨境電商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的潛力。鼓勵電子商務園區探索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融合發展路徑,促進園區間資源共享、聯動發展,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鼓勵工業園區探索設立工業企業配套需求與供應鏈服務結合的工業電子商務,推動各類原材料、設備、備品備件及產出的各類產品和服務的在線交易、交換和共享。(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商務局)

            四、構建立體開放、便捷高效的三級電商物流體系

            (一)打造面向國際的電商物流“第一級網絡”。以建設沿海港口口岸型郵政快遞樞紐、區域性電商物流中轉中心為目標,重點布局四大樞紐,打造快速通達陸橋、高效連接全球的電商物流“第一級”干線網絡。

            1.跨境電商物流園:在連云區依托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組織物流園、連云港綜合保稅區等現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集國際快件進出港、快遞進出口轉內陸運輸分揀、跨境電商倉儲、商務辦公、進口產品展銷等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園。(責任單位:連云區政府,市郵政管理局、連云港海關、市郵政公司)

            2.空港電商物流園:在花果山國際機場周邊建設空港電商物流園,規劃用地400畝,分2期建設,一期建設綜合作業區150畝左右。優化機場貨運設施布局,合理配置運力資源,加強貨運場地、集疏運通道、裝卸設施改造,實現中轉、監管、裝卸等全流程高效銜接,鼓勵國內電商物流承運人在園區建設轉運中心,建設航空快遞區域樞紐。(責任單位:灌云縣政府,市交通局、市郵政管理局、機場公司)

            3.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在連云區建設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規劃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按照國際郵件、國際商業快件和跨境電商“三關合一”的思路,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結匯、退稅、郵包寄遞等一站式服務,打造集快速報關、優先通關和退稅結匯為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責任單位:連云區政府,市郵政管理局、連云港海關、市郵政公司)

            4.高鐵電商物流園:在東海縣張灣鄉建設高鐵電商物流園,規劃用地2000畝,建設適應電商倉儲、集散、中轉、集拼、配送需求的快速運輸通道和相配套的倉庫等基礎設施,配置高鐵貨運動車組、公空鐵聯運集裝化設備、自動化裝卸設備等設施,發展高鐵快遞分撥業務。(責任單位:東海縣政府,市交通局、市資源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交通控股集團)

            (二)打造立足本市、輻射周邊的電商物流“第二級網絡”。探索“電子商務產業園+物流產業園”融合發展模式,為電商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倉儲、分撥、集散、品控、冷鏈等物流服務,實現電商快遞公共處理中心與干線運輸順暢銜接,打造蘇北魯南電商倉儲和物流中心。在第一級4個樞紐布局基礎上,重點建設7個二級節點。

            1.東海電商物流園:物流園以水晶電商物流和農副產品物流為特色,規劃用地400—500畝,其中,快遞分揀場地150畝,電商倉儲及其他場地250—350畝。重點承載水晶制品、東海大米、黃川草莓等特色電商物流需求。(責任單位:東海縣政府,市郵政管理局)

            2.贛榆電商物流園:物流園以海產品電商物流為特色,規劃用地40畝,其中建設快遞分揀場地3000平方米,電商倉儲及其他場地5000平方米。重點推進產地預冷、冷藏保鮮、溫控運輸等冷鏈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承載小海鮮、海苔等特色海產品電商物流需求。(責任單位:贛榆區政府,市郵政管理局)

            3.灌云電商物流園:物流園以特色服飾電商物流為特色,規劃用地300—400畝,其中,電商銷售孵化場地200—300畝,電商倉儲及其他場地100畝。重點為特色服飾電商產業提供孵化、展示、倉儲、管理、配貨、出貨等專業物流服務。(責任單位:灌云縣政府,市郵政管理局)

            4.灌南電商物流園:物流園以農產品電商物流為特色,規劃用地200畝,其中,快遞分揀場地80畝,電商倉儲及其他場地120畝。為農產品流通提供貯藏、保鮮、包裝、分揀等服務,重點承載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電商物流需求。(責任單位:灌南縣政府,市郵政管理局)

            5.“中華藥港”醫藥冷鏈倉儲物流園:建設集醫藥冷鏈倉儲和快遞物流為一體的專業醫藥類倉儲快遞產業園,為“中華藥港”內企業提供冷鏈倉儲和物流等專業配套服務。(責任單位:市開發區管委會,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

            6.海州智慧物流產業園(電商快遞產業園):規劃占地1600畝,建設全市快遞企業集聚區、電商倉儲集聚區和云倉集聚區,配套電商培訓、電商新模式研發等功能,打造集約化、智慧化、融合化的現代物流園區。園區內重點規劃建設電商快遞產業園,規劃用地500畝,作為智慧物流產業園核心區,打造面向市區的快遞集散分撥中心。(責任單位:海州區政府,市發改委、市資源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7.大宗工業品展覽展示交易中心:規劃占地112.5畝,依托臨港主導產業,以大宗工業品電商物流為特色,建設集五金機電、綠色建材、工業配件、應急裝備以及大宗化工品等倉儲配送于一體的大宗工業品集散中心。為臨港產業提供集境內外采購、展覽展示、倉儲配送、維修養護等一體化配套服務。(責任單位:徐圩新區管委會,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

            (三)打造低成本、廣覆蓋的電商物流“第三級網絡”。以攬投兼備集配為主要功能,建設以城鄉末端服務設施和配送平臺為載體,區域范圍覆蓋全、處理容量大、運輸方式智慧綠色安全、轉運方式高效銜接、服務功能綜合一體的電商物流“第三級網絡”。明確快遞末端服務設施的公共屬性,按照郵政快遞行業規范,科學規劃末端設施、城鄉配送平臺形式與密度。鼓勵配設無人機、無人車等起落場地、維修場地及充電設施等配套。推動供應鏈協同發展,鼓勵物流快遞與電商、實體商業企業合作,推進新零售發展。(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發改委、市資源局、市住建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供銷社)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職能,統籌、領導和協調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工作。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全力做好本地區、本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組織工作,明確任務分工,細化落實舉措和進度安排,聚焦橫向、縱向政策資源共同支持電商發展。(責任單位:市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強化人才支撐。加強電子商務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和引進,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開展職業人才和崗位能力培訓,加強面向電商發展所需的運營、商戶服務、主播等新職業的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大專院校、社會專業培訓機構、電商企業和協會在電商人才培訓中的重要作用和農村電商典型的示范作用,支持“創客”空間、人才培訓基地等培訓平臺建設,推進產教結合。(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扶貧辦)

            (三)倡導誠信經營。發改、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電商行業監督管理,創新監管模式和手段,探索電商誠信體系建設。平臺企業和電商主體要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營造良好的電商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四)強化要素保障。進一步落實《連云港市支持電子商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連政發〔2019〕58號),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各縣區、功能板塊出臺面向電商產業園區用地、廠房租賃、融資等專項優惠促進政策。(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發改委、市商務局)

            (五)強化工作落實。建立健全電商統計制度和郵政快遞、園區建設運行指標體系,建立電商發展考核體制,定期開展評估。加強績效評估應用,把電商產業發展成效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目標任務體系。(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功能板塊管委會,市考核辦,市目標辦、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