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白綠彩藍紫橙”六大產業基地
當下,我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已進入縱深階段。如何在現有的工作成效上有更新的突破、更大的進展、更快的步伐?市總工會推出《全市工會聯系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根據產改工作要求,以助力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助力產業工人創新創優、助力產業工人權益保障、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壯大、助力服務產改機制建設為重點,市總工會將聯手能夠為產業工人提供服務的社會組織,共同打造“白綠彩藍紫橙”六大產業基地。
打造“白”色產業基地,即東??h白色水晶。通過聯系引導東海縣電商協會等社會組織打造職工就業創業平臺,與淘寶、快手、抖音對接合作,在水晶城建立淘寶珠寶東海水晶直播基地、快手電商東海水晶產業帶直播基地、抖音電商東海直播基地,打造東海直播電商產業園。爭取入駐直播電商產業園主播人數超過6000人。
打造“綠”色產業基地,即灌南縣綠色食用菌基地。通過建立農業園區職工服務社會組織培育中心,探索以項目購買、項目補貼和項目獎勵的方式,對服務職工的社會組織以及專業性技能培訓機構等擇優進行激勵,促進項目的發展。針對返鄉務工農民工群體,通過推廣食用菌種植技術,助推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創業。
打造“彩”色產業基地,即灌云縣多彩內衣基地。內衣服飾產業是該縣電商主導產業,組建了服務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協會等社會組織,有理事單位十余家,會員單位150余家。組建內衣產業工會聯合會,在電商產業園設立產改指導站,以技能提升為重點,利用科奇直播產業園公共服務中心建立職工技能培訓基地,加大職工的崗前培訓、提升技能、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企業增效和職工增收的“雙贏”。
打造“藍”色產業基地,即贛榆區藍色海洋水產品。統籌發展海洋產業、全力打造藍色增長極。同時,聯系引導移動電商協會等社會組織,聚焦服務電商產業集群,培訓網絡營銷技能,培養新型電商人才,壯大新業態產業工人隊伍。
打造“紫”色產業基地,即以連云區紫菜行業協會為依托做強做大連云區紫菜出口加工產業。對全區紫菜養殖區進行統籌規劃、推動更新改造紫菜養殖模式、引進紫菜養殖新品種,做好產業配套、保障產業鏈整體長遠發展。
打造“橙”色服務基地,即海州區快遞小哥黃馬褂服務隊。海州區擁有快遞企業14家,從業人員4000多名,快遞小哥2700多人。他們分布在全區各個角落,為民服務。該區總工會與快遞行業協會聯手,利用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關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契機,加強運行管理,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就業創業,推進“橙”色事業的快速發展。
據了解,連云港市總工會還在“六色基地”等諸多行業,探索黨建、產改、工建一體化推進機制,聯系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產改工作納入工作考核范圍;建立雙向直達機制,通過社會組織促進產改政策直達行業,產業工人需求直通部門;建立評估機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建立激勵機制,樹立工作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組織助力產改工作做實做深。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