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份全市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研判情況
一、安全生產風險研判
(一)危化品安全
風險分析:1.夏季高溫,易導致生產設施設備運行異常,作業人員身心疲憊、精力不集中,誘發生產安全事故。2.強降雨天氣增多,受熱易分解和忌水危化品易發生事故。3.化工企業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檢維修作業數量多,安全風險辨識及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易發生事故。
防范措施:1.督促企業加強物料儲運、設備工藝和從業人員狀態安全管理,制定針對性的預案,組織開展專項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2.督促企業密切關注天氣信息,嚴格危化品儲存安全管理,做好儲存場所降溫、通風、防潮等措施,對遇濕反應、劇毒化學品倉庫開展全面檢查,嚴防忌水危化品遇濕后發生火災爆炸或泄漏事故。3.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和惡劣天氣作業有關規定,履行特殊作業審批手續,作業前做好安全交底,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分析,落實風險管控措施,配備專人現場監護,嚴禁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
(二)工礦商貿安全
風險分析:1.新員工上崗旺季,如果落實新員工三級教育培訓不到位、新員工對崗位風險認識不足,容易造成人身傷害。2.秋季易產生靜電,粉塵涉爆企業設備設施檢查易存在維護不到位等現象,引發火災或爆炸等事故。3.工貿企業中危險化學品使用、儲存等環節失查漏管,或未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進行管理,易引發中毒窒息、火災、爆炸等事故風險。
防范措施:1.持續開展“廠中廠”專項治理,堅持“逢查必考”,重點抽查新入職員工崗位安全知識掌握情況,督促企業加強新入職員工培訓。2.加強設施設備接地線路的檢測和監控工作,加強對電氣設備、防靜電裝置、探測報警裝置等的檢查,做好靜電防護等安全措施的落實,避免產生靜電或加速靜電的釋放,定期清理除塵系統內部積塵,防止因靜電而引發事故。3.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等規定,嚴格管理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儲存等環節,建立、健全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依法依規設置相應危險化學品檢測報警等安全設施、設備,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特殊作業管理制度。
(三)油氣輸送管道安全
風險分析:1.晝夜溫差明顯,易造成油氣管道材質熱脹冷縮效應加劇,防腐層剝離風險升高。2.沿海區域存在突發短時強降水概率,可能引發地質災害鏈式反應,導致管道裸露、懸空甚至斷裂等次生事故。此外,搶修作業強度增大可能衍生安全管理漏洞,需重點關注風險疊加效應。
防范措施:1.健全風險防控協同機制,嚴格落實施工保護措施,強化重點工程監管,建立政企聯動響應機制。2.壓緊壓實四方責任鏈條,深化專項整治行動,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應急演練與技能培訓。3.加快管道智能感知體系建設,加密高后果區等重點管段視頻監控密度,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實現隱患預警、搶修調度、資源調配全流程數字化管理。針對新建管線,嚴格執行人口密集區視頻監控全覆蓋標準。4.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嚴查違規施工、占壓管線等違法行為。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將管線保護納入基層網格員巡查清單。完善有獎舉報制度,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
(四)電力安全
風險分析:9月天氣炎熱,高溫易導致電氣設備出現過熱現象,增加電氣設備絕緣擊穿、短路概率,戶外施工作業時容易出現火災、觸電事故。
防范措施:1.持續推進隱患排查整治,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安全生產檢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隱患,對照整改標準,明確整改期限,確保問題隱患整改閉環。2.督促有關企業加強主網設備運維,強化重要輸電通道、樞紐變電站、重載設備運維保障,扎實開展日常巡視、帶電檢測和除隱消缺工作,確保設備運行安全。3.指導重點企業建立健全極端天氣快速反應、運行有序的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工作機制,常態化組織突發事件實戰演練,深化全員崗位練兵,全面提升應急搶險救援綜合能力。
(五)校園安全
風險分析:1.9月高溫天氣有所持續,學生私自前往危險水域消暑、游泳、戲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部分校園周邊及社區附近水域防護設施老化,隨著開學返校,家長及社區村鎮防溺水責任人意識漸顯淡薄、監管漸顯松懈,學生溺水風險仍然存在。2.9月開學,中小學生由家長接送、步行、騎行上下學,時間上正值上下班、上下學高峰,地點上聚集于學校周圍,交通安全風險也隨之上升。
防范措施:1.持續深化網格化管理與家校協同機制,進一步強化責任到人、全員參與、職責明確的工作局面。持續做好向每位學生和家長預防溺水提醒警示,增強家長安全防范意識,壓實家長監護職責。加強巡查檢查工作,落實危險水域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工作職責。2.開學前加強途中交通安全提醒,增強師生交通出行安全意識。開展校車安全自查自糾工作,依法打擊“黑校車”和非法接送學生車輛。教育、公安部門聯合加強校園及周邊地區巡邏防控,完善“護學崗”工作機制,加強上放學時段校門口交通管理,嚴防學生集中報到和開學首日校門口出現交通擁堵、人員大量聚集等情況,確保校園內外安全穩定。
(六)船舶修造安全
風險分析:1.電焊焊接船體作業時,噴濺的電火花遇到可燃物容易發生燃燒造成火災,氧氣瓶與可燃氣瓶距離不符合安全規范,一旦發生泄漏,火災風險加大。2.氣瓶管道連接容易出現不可靠或管道破損情況,周邊有熱源或明火,容易發生火災或閃爆。
防范措施:1.嚴格執行明火作業審批程序,落實全過程現場安全管理措施,明確將艙壁、罐艙內部及主甲板產生火花、火星的作業納入一級明火作業管理,強化監護、旁站等制度落實,嚴禁聚氨酯保溫材料鄰近區域的動火作業。加強應急管控,提前做好極端天氣應急準備。加強重點區域防火巡查及消防管理,督促電焊作業班組深化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強化人員對臨時用電作業、電焊作業的業務教育培訓,規范電焊船體作業管理。2.督促企業對氣管、壓力表等易耗品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更換破損、老化物品,確保安全附件處于完好投用狀態。嚴格入場氣瓶管理,入場氣瓶必須粘貼檢驗合格標志,嚴禁外觀磨損嚴重、無二維碼等問題氣瓶進場。氣瓶使用過程中要保持安全距離,做好氣瓶防曬,杜絕不同氣瓶氣管顏色混用。規范氣瓶管理,存放量不得超過當班使用量,當天氣瓶用完后及時運走。
(七)道路交通安全
風險分析:1.旅游出行、公路客貨運輸增加,能源保供等物流運輸繁忙,駕駛員分心駕駛、超速行駛、隨意變道等違法易發多發;夜間出行的特點仍較為明顯,酒醉駕、超員等嚴重違法仍多發易發。2.夏季是涉路施工旺季,路面施工、設施維護、綠植養護等涉路施工項目點多面廣,存在交通組織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涉路施工交通安全風險持續上升。3.當前農業生產活動繁忙,也是項目建設施工高峰期,用工需求多,拼車包車集中出行頻繁,超員、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多發,極易發生群死群傷事故;未成年人和學生無證駕駛、“飆車炸街”、駕駛電動自行車違規載人等違法行為多發。
防范措施:1.要進一步加強分析研判,深入分析近幾年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規律特點,把防范做在打擊前、把打擊做在風險成勢前。2.要緊盯重點路段、重點時段、重點違法,進一步加強執法管控,深入開展“一盔一帶”整治和“飆車炸街”打擊整治。3.要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聯合多部門加大對客貨運輸企業檢查力度,推進平交路口、急彎陡坡以及汛期易積水、易塌方等路段隱患排查治理,強化施工路段交通安全管理,改善旅游線路集中及景區、校園周邊道路等通行環境。4.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提示,集中曝光一批具有夏季出行特點的典型案例,針對務農務工及客貨運輸車輛駕駛員等群體實施精準化、分類化重點宣傳提示,加強學生交通安全教育。
(八)建筑施工安全
風險分析:1.9月施工黃金時期,容易出現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三違”現象。2.正值建筑施工高峰期,施工現場作業節奏加快、人員流動加大,易出現思想懈怠而放松管理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1.各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項目參建單位全面組織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建筑工地節日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全面開展安全生產的自查和排查,重點檢查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執行情況以及施工現場防火、防電等安全防范工作落實情況,對查出的隱患立即整改,重大安全隱患必須落實專人跟蹤。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消除節日前后從業人員麻痹意識和僥幸心理,嚴防“三違”現象的發生。加強安全監管工作,對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不力的,依法依規從嚴處理。2.強化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控,扎實推進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重點防控基坑、模板工程、腳手架、暗挖工程、起重機械及高處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臨時用電等施工作業環節。節日期間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暢通信息渠道,完善應急預案。研判施工現場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及時停止危險作業,防止基坑垮塌、地基塌陷、邊坡崩塌等事故發生。對于因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不能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要堅決停工、撤人,對于臨近學校、醫院、小區周邊和臨街的建筑工地,要認真排查工地臨時圍墻、臨時建筑安全隱患,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九)城鎮燃氣與城市地下管網安全
風險分析:1.高溫下管道燃氣設施設備的運行溫度過高帶來運行風險,同時管線運行中還面臨著安全間距不足、燃氣管網占壓或者第三方破壞等安全風險。2.城鎮燃氣用戶端因空調使用導致門窗緊閉,燃氣泄漏后集聚爆炸的風險增加,使用不合格“灶管閥”、操作不當等原因引發的事故較多。3.瓶裝氣“小散亂”、非法經營燃氣“黑窩點”、非法充裝銷售“黑氣瓶”等問題依然存在;同時,瓶裝液化氣儲配站存在夏季高溫環境下運行安全風險。
防范措施:1.督促燃氣企業依法依規按照排查評估結果推進燃氣老舊管道改造工作,加強燃氣管網等設施巡查巡檢,做好儲罐等燃氣設施防高溫及消防工作,落實燃氣管道第三方破壞防控工作。加強燃氣管道信息化管理,開展城市燃氣管道數據匯聚治理,因地制宜安裝、使用物聯感知設備,加強動態監測和預警處置。2.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和應急管理,加強使用安全、合格燃氣的宣傳教育。嚴格執行事故上報程序和要求,根據應急預案要求組織搶險和處置。加大對餐飲經營場所隱患排查力度,加強對“瓶灶管閥”等燃氣具生產銷售單位的監管。督促燃氣供氣企業履行對燃氣用戶的入戶安檢、燃氣使用安全技術指導和宣傳教育責任,定期對燃氣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3.加強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黑氣”等違法行為。做好瓶裝氣市場規范管理,構建規模化經營、規范化管理、專業化發展、標準化服務的瓶裝液化氣市場格局,同時防范極端高溫天氣帶來瓶裝氣安全風險。
(十)綜合交通運輸安全
風險分析:1.極端天氣多發,“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管主防系統、簡易煙感報警器等安全設施在潮濕狀態下容易失靈,道路客貨運輸安全風險增加;高溫導致作業人員反應能力降低,易出現不安全駕駛行為;長途客車、學生接送車輛將迎來運輸高峰期,客車超員風險突出,導致群死群傷事故風險上升。2.航道受潮汐及淤積影響,航道通航水位較淺,航槽容易發生位移,特別是夏季潮水變化較大,易導致船舶擱淺,重載船舶吃水受到限制,航道運力受到影響。3.港口碼頭儲罐發生泄漏、起火、爆炸等風險增大,作業人員作業期間不安全行為風險因素增加,可能出現裝卸失誤、貨物坍塌等操作問題。4.汛期依然沒有結束,可能出現雷暴大風等惡劣天氣,公路橋梁基礎設施將承擔更大壓力,可能出現路面濕滑積水、樹木和交通標志倒伏、橋上橫風、路基水毀坍塌、交安設施損壞等情況。
防范措施:1.做好惡劣天氣安全警示告知,督促道路運輸經營者合理制定運輸計劃,強化駕駛員行前安全測評和警示教育,落實極端天氣安全風險防范措施。2.動態發布氣象水文、異常預警、排水沖淤等安全管理信息,積極組織人員提閥沖淤,減緩下游引航道淤積進程。3.督促單位合理調整作業人員工作時間,常態化開展港口碼頭執法巡查和專項檢查,提前告知企業做好惡劣天氣防范準備。4.加大公路巡查和養護力度,加強24小時應急值班和信息報送,充實應急力量,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十一)農業安全
風險分析:“三夏”農忙工作結束,大量農業機械停用閑置,高溫天氣機手常常疏于維修保養,9月份進入“三秋”農忙時節,農業機械發生意外事故風險較高。
防范措施:及時組織農機維修技術人員成立服務隊,協助引導機手對機具及時做好維護保養,消除農機事故隱患,確保農業機械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到即將到來的“三秋”生產。
(十二)漁業安全
風險分析:9月海洋伏季休漁期結束,漁船全面出海作業,安全風險增大,同時需防范惡劣天氣對海上漁船帶來的安全風險。
防范措施:1.嚴格落實“定人聯船”制度,保持與在海漁船的聯系,準確掌握漁船進出港、作業海域、北斗開機、船上船員等情況。2.強化海上執法檢查,嚴查擅自改變作業類型和超員等違法違規行為,指導船東、船長開展安全生產隱患自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3.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對極端氣象信息第一時間傳達,引導漁船及時進港避險。
(十三)特種設備安全
風險分析:1.學校陸續開學,電梯、承壓鍋爐等保障學校師生的特種設備將進入頻繁使用工作狀態,如維保、檢驗不到位,可能發生安全事故。2.高溫、高濕、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時有發生,對電梯、起重機械、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會產生不確定性的危險誘因,極易引發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1.加強涉學校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強化學校電梯、承壓鍋爐使用主體責任落實,督促學校對臨檢、達檢到期特種設備及時報檢送檢,并協調檢驗機構集中、便利上門開展檢驗鑒定,確保涉及學校在用特種設備安全運行。2.及時提醒特種設備相關使用單位警惕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加大重點設備檢查力度,加強監測并及時發布預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值守備勤,落實各項應急防范措施。
(十四)文化旅游安全
風險分析:1.東海水晶群星演唱會等大型演出活動,存在舞臺搭拆建、人員擁堵等安全風險。2.強降雨等天氣依然存在,部分A級旅游景區內游船、摩托艇、快艇等水上游樂項目安全風險較大,易發生安全事故。3.旅行社旅游包車安全風險時刻存在,仍需加強防范和管理。
防范措施:1.嚴格落實演出活動審批審核和報備,做好審批前的風險評估和綜合研判,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制定完善各類安全應急預案,配備足量消防設施器材,暢通安全通道。督促演出單位加強對舞臺搭建、拆除過程的安全管理,組織執法人員加強現場演出節目監督,確保演出活動安全。2.全面排查A級景區水上游樂設施安全隱患,督促景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配足安全管理人員和專職救生員,持續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及時糾正問題隱患。督促涉水景區持續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水上救援演練,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與水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3.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形成監管合力,督促旅行社租用合法運營資質的旅游車輛,全面落實旅游包車“五不租”制度。壓實旅行社、車企和駕駛員、導游員各自責任,時刻提醒游客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帶,控制車速。
(十五)消防安全
風險分析:1.高溫高濕天氣持續,化工企業、物流倉儲場所、老舊電氣設備等極易發生火災風險。2.學校實驗室、教室、宿舍等場所可能存在電氣設備使用頻繁、違規用火用電等情況,學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識和應急逃生能力。3.受節日影響,商業場所的電氣設備負荷增大,疏散通道可能被促銷商品堵塞,影響人員疏散,此外,餐飲區域的廚房火災風險也不容忽視。4.“九小場所”火災風險仍然較高。
防范措施:1.持續加強對學校的消防安全監管,對學校進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檢查,聯合開展“開學第一課”消防安全教育活動。2.聯合相關部門對商場、超市、化工、工貿等重點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指導,指導單位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加強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3.充分發動基層力量,強化“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管控。4.針對秋季可能出現的強降雨、大風等災害天氣,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完善應急處置預案,補充救援器材物資,調整力量部署。
二、自然災害風險研判
(一)森林火災
風險分析:9月份雨量較少,氣溫較高,林草茂盛,火災隱患較低,主要防范雷擊火災發生和林區施工可能導致的火災隱患。
防范措施:及時督導相關單位,加大在林區施工重點人群與重點區域的安全施工與森林防火管控力度,落實施工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相關安全要求,消除火災、雷擊等安全隱患。
(二)海洋災害
風險分析:9月份影響我市海域的熱帶氣旋總數為1-2個,有0-1個嚴重影響我市海域,沿海可能出現1-2次臺風風暴潮過程、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2-3次2.5米以上的大浪過程,大浪天數為3-7天,赤潮可能發生0-1次,應加強對各類港口設施、海上作業平臺、作業船舶及海邊活動等的管理,做好海洋災害調查。
防范措施:1.持續做好海洋預報工作,開展24小時海洋預報及預警報告工作,提前制作海洋預警報信息進行社會發布。2.加強市、縣兩級海洋災害應急值守,出現海上災害險情災情和極端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響應。3.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預報信息共享和應對處置聯動,做好應對措施準備。
(三)地質災害
風險分析:9月份易發、多發高風險區段為市區錦屏山、鳳凰山、前云臺山、后云臺山、北固山及連島一帶和灌云縣大伊山周邊。其中,前、后云臺山的滑坡、崩塌隱患是全市地質災害關注重點,特別是連續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過30mm,過程降雨量大于100mm的時段以及雨后120小時內,需密切關注。
防范措施:1.嚴格執行汛期“三查”、應急值守、災情速報等防災制度。2.持續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健全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絡,完善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體系。3.密切關注極端天氣時段,緊盯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建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及易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點區域,加密巡查排查頻率。
(四)地震災害
風險分析:連云港臺體應變、地磁、灌云臺水溫水位、東海臺水溫水位及市地震數據處理中心電磁波數據未見短臨異常,9月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小。
(五)水旱災害
風險分析:全市河庫水位較低,石梁河水庫水位低于旱限水位,河庫調蓄空間較大,9月份有可能受臺風影響產生短時強降雨,同時降雨減少有可能發生秋旱。
防范措施:1.全力蓄水保水,加強與省水利廳和上游流域機構溝通對接,全力加大向我市供水流量,同時調度河庫涵閘攔蓄雨洪資源,全力蓄水保水。2.強化會商溝通,掌握雨情、水情、墑情等發展趨勢,及時做好預警發布,加強水利工程調度,優化水資源利用,及時調整防御措施,處理好防汛和抗旱關系,統籌做好生活生產生態用水。3.強化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及領導帶班制度。關注臺風形成和發展趨勢,按照預案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前置應急搶險物資隊伍,及時組織開展巡堤查險。
(六)氣象災害
風險分析:9月降水量80~100毫米,平均氣溫23.5~24.5℃,主要致災天氣有干旱、雷暴大風、龍卷、暴雨和臺風。
防范措施:1.需防范短時強降水和暴雨對農業、城市交通等的不利影響。2.需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預警,做好應對冰雹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防范工作。3.需防范臺風帶來的風雨及沿海北上臺風對海上作業的不利影響。
三、9月份案例警示
(一)2023年9月7日,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億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氣化車間發生高壓氣體泄漏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事故起因:事故管道遠傳壓力變送器位置違規變更,主管道與放空火炬管線連通處以及就地壓力表和遠傳壓力變送器引壓短節管嚴重堵塞,就地壓力表和遠傳壓力變送器顯示失真,作業人員誤判,在主管道內介質壓力較高的情況下進行拆卸閥蓋操作,導致管道內高壓粗合成氣瞬間泄漏噴出,現場作業人員大量聚集,導致傷亡后果擴大,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主要教訓:生產經營單位壓力管道日常維護保養嚴重缺失,未有效進行風險辨識,不嚴格執行危險作業票制度,搶工期趕進度,現場作業管理混亂,安全教育培訓缺失,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規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無證上崗。裝備制造公司安全管理嚴重缺失,安全教育培訓弄虛作假,違規轉包檢維修工程,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足。防范措施: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監管執法力度,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能力;加強特種設備監督管理,提高安全風險防范水平;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持續推進行業升級改造,高水平建設化工園區。
(二)2019年9月29日,浙江省寧波市寧波銳奇日用品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9人死亡,3人受傷。事故起因:公司員工在廠房西側一層灌裝車間用電磁爐加熱制作香水原料異構烷烴混合物,在將加熱后的混合物倒入塑料桶時,因靜電放電引起可燃蒸氣起火燃燒,火勢漸大并引燃周邊易燃可燃物,燃燒產生的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和高溫煙氣,向周邊區域蔓延擴大。事故主要教訓: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違規使用、存儲危化品,安全生產管理混亂,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廠房違法建設、非法出租;地方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職責落實不力;負有安全生產、消防監管職責部門履職不到位。防范措施:全面厘清重點行業領域監管職責,持續推進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和風險隱患排查,切實加強基層安全監管和應急能力建設,積極推動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建設。
(三)2019年9月2日,我市某工地發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起因:施工單位未正確履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未有效落實非現場施工人員安全管理制度,未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防范措施:施工單位要對非現場施工人員實行統一管理、嚴格要求,加強警戒區域巡查看護、施工現場安全檢查;要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培訓,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在工程收尾階段,針對交叉施工作業落實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嚴格落實安全防護措施,規范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及時發現并制止“三違”行為。監理單位要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安全監理工作程序,加大檢查力度,及時排查參建各方施工現場存在的事故隱患,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隱患整治閉環管理。建設單位要加強施工過程安全生產工作的協調、管理,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大作業現場安全檢查頻度,針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督促相關單位按時按要求整改。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