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試點住宅小區公共收益賬戶共管制度
近日從市住建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試點公共收益賬戶共管制度。該制度將有效解決公共收益管理難的問題,提高資金的使用透明度和使用效率,將公共收益使用在陽光下運行,在杜絕侵占住宅小區公共收益、讓公共收益真正用在公共設施維修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小區公共收益是指小區內部業主共有區域及設施設備取得的經營收益,包括停車場收益、廣告收益、商業活動收益等。小區一年有多少公共收益?這些公共收益都用在哪里?每年還有多少結余?多年來,由于信息不透明,公共收益資金往往成為一筆筆糊涂賬。
如何破解小區公共收益管理難,讓小區公共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去年,結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物業管理服務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市住建局著手試點公共收益賬戶共管模式,開發公共收益管理平臺,建立住宅小區公共收益共管賬戶,由街道辦事處監督公共收益使用,小區業主、物業服務企業、街道、監管部門可以查詢公共收益賬戶收支流水,讓小區公共收益使用在陽光下運行。
“此前,為有效推進共管賬戶試點工作,我們邀請縣區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部分物業企業、銀行以及技術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會商,共同探討住宅小區公共收益共管賬戶的設立與管理。圍繞公共收益的定義、來源、使用及監管等核心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市住建局物管處工作人員介紹,在經過充分交流與協商,達成了多項共識的基礎上,住建部門開展了公共收益賬戶共管模式試點工作。
“該模式將打通小區業主與公共收益資金之間不透明的信息墻,有助于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物業管理新格局。試點項目為近年交付使用且未成立業委會(物管會)的項目,已有58個住宅小區開設公共收益共管專戶,29個街道(鄉鎮)簽署共管協議。目前,全市公共收益平臺已經完成測試。但正常運行還需要磨合,包括人員的培訓、資金的進出監管等,計劃今年上半年實現試點住宅小區正常運轉。在此基礎上,鼓勵已成立業委會(物管會)的住宅小區使用。”市住建局物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