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世界心臟日” 市一院市心血管病醫院助市民防“心”病
為喚起公眾對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的關注,世界心臟日的永恒主題為“健康的心,快樂人生”,宗旨是激勵人們把靜態生活方式改變為積極行動,呼吁人們摒棄不良飲食習慣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都可享受愉悅生活。
為什么心臟病已逐漸升至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
市一院市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尹德錄說,首先,這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副作用。飲食上高脂肪、高蛋白、高膽固醇的“三高”飲食過量,特別是港城人常吃高膽固醇的海鮮,更容易患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這些都是引發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其次,不良生活習慣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吸煙、過度飲酒。
另外,精神因素是另一個原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超負荷工作、熬夜使交感神經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極易出現冠狀動脈痙攣、心律紊亂,甚至猝死。
對于預防“心”病,專家介紹妙招
減肥,肥胖者患心臟病的比例遠高于正常體重的人,特別是“蘋果形”身材。肥胖者只要減肥3-5公斤,心臟狀況就會有很大改善。健康的減肥方法應平衡飲食結構并結合適當體育鍛煉,切忌盲目“饑餓療法”。
少吃蛋黃 雖然雞蛋被評為“最營養早餐”,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也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吃雞蛋。一個普通大小的蛋黃約含膽固醇200毫克,吃多會導致膽固醇高。膽固醇較高的人,一周最多吃兩個蛋黃。
多運動,每天適度運動20分鐘,可使患心臟病的概率減少30%。
戒煙,吸煙者患心臟病的比例是不吸煙者的兩倍。戒煙2-3年后,患心臟病的風險會降至與不吸煙者一樣水平。
適量飲酒,一周喝3-9小杯酒為適量,注意別貪杯。
當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是其他人4倍。糖尿病要“早發現,早治療”。
控制情緒,遇到不痛快的事要學會控制脾氣,切莫激動,不要用他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特別提醒:天氣漸漸轉涼,秋冬季是心臟病高發季節,市民朋友要注意保暖。老年朋友應避免在清晨氣溫低的時候做劇烈運動。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