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證撐起大民生
21日,市開發區猴嘴街道黃沙村個體工商戶姜娟,在該區市場監管局猴嘴分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微信小程序簡單操作,便順利拿到小食雜備案證。據悉,這是自今年8月1日《江蘇省小食雜店管理辦法》正式施行以來,市開發區發放的第一張小食雜備案證。
在食品銷售經營中,小食雜店以其經營面積小、食品安全風險較低的特點,成為廣大消費者日常購物的重要選擇。為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小微經營者更好更健康發展,也為了更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江蘇省決定對小食雜店實行備案管理,并制定詳細的管理辦法。市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猴嘴分局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6月1日《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小食雜店實行備案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2024年6月,江蘇省市場監管部門發布了《江蘇省小食雜店管理辦法》。隨后,贛榆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該管理辦法于9月4日完成了全市首例小食雜備案。由于猴嘴街道黃沙村靠近贛榆區,離市開發區政務中心近20公里,交通不便,而且當地個體小食雜店經營者年齡普遍偏大,市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猴嘴分局工作人員決定上門服務,在該村率先推行小食雜備案。近期,拿到備案證的店主為數不少。黃沙村的另一家小食雜店店主萬大爺也是受益者。“我年紀大了,長年沒出過村子,沒什么錢購買設備,以為這證是辦不下來了,沒想到工作人員還能提供上門服務。”在工作人員手把手地教他完成信息登記、資料上傳等一系列操作后,萬大爺就拿到了小食雜店的備案證。
這一張張看似普通的備案證,對于姜娟、萬大爺這樣的小食雜店店主而言,卻是一家人的生計和未來。
據悉,小食雜店備案證與之前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最大的不同在于,對面積低于60平方米的小食雜店,放寬對經營場所面積、設施設備等方面的要求,大大簡化了辦理流程,并且減少了不必要的申請材料。只需要登錄江蘇食品經營微信小程序,上傳營業執照、負責人、經營項目等基本信息即可完成備案。小食雜店雖然不用辦理食品安全許可證了,但對其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卻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如小食雜店必須按照規定進行信息公示,履行索證索票義務,確保消費者能夠清晰了解食品的來源、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重要信息;小食雜店在經營過程中需遵守規范,確保食品的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符合衛生標準和安全要求;對于散裝食品的銷售,也有詳細的規范,要求小食雜店在銷售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與此同時,還明確了小食雜店的法律責任,對于違反規定的小食雜店,將依法進行處罰,并追究其法律責任。
市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優化登記注冊流程,關注不同經營主體的現實需求,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讓市場監管改革政策紅利惠及更多的市場主體。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