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呵護老人幸福滋味
“新開了一家食堂,以后吃飯方便了。”日前,海州區新海街道幸福社區百穗餐廳正式對外開業,第一天前來用卡就餐的人數有300多人。
走進220平方米的餐廳,溫馨明亮的裝修風格和木質的桌椅營造出溫暖的氛圍,操作臺處,工作人員正忙著備菜、起火、爆炒、裝盤……一盤接一盤的菜品很快端到打菜窗口,居民們有序排著隊。“我今天點了半份紅燒肉,一份木耳炒山藥,味道不錯,我們老年人還可以打八五折。”前來就餐的居民徐叔叔豎起了大拇指。
筆者在選菜區看到,售賣的半份菜頗受居民們喜歡。“開業前期,我們通過多次調研,推出一份菜和半份菜,半份菜實行半價,可使用電子支付、現金支付、老年卡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本社區60周歲以上老人還可以享受85折就餐優惠。”一旁的幸福社區支部書記屠有娟告訴筆者。
據了解,幸福社區老年人口眾多,轄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200多人。今年以來,新海街道不斷優化社區養老服務圈體系建設,高標準推進老年助餐項目,注重解決獨居、高齡老年人的就餐問題,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滋味”。“我們提供一日三餐,由營養專家配餐。針對行動不便或者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屠有娟說。
小餐桌托起幸福夕陽紅。在郁洲街道河濱社區百穗餐廳,香氣撲鼻的青椒肉絲、入口即化的紅燒肉、酸甜可口的糖醋小排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就餐。大廚們還根據居民的反饋不斷改進菜品,讓家門口也有“新鮮感”。
“年紀大了,子女又不在身邊,每天買菜做飯也麻煩。現在有了社區食堂,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熱乎的飯菜,還能和老伙計們拉家常。”家住金秋情緣的張奶奶和她的朋友們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據了解,河濱社區食堂輻射周邊4個居民小區,單日可服務500余人次。“我們在糧油、調味料方面選用了非轉基因油、無碘鹽等健康調味料,‘三高’人群也能吃到低糖、低油、低鹽的健康菜肴。”河濱社區黨委書記宣靜介紹。
小食堂兜住大民生。今年以來,海州區打造集多元化、科學性、便捷化為一體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新建10家“百穗餐廳”。目前,海州區已有20家社區食堂,日均出餐5000余份。此外,海州區還設置了共享書吧、共享會客廳、娛樂、健康等服務空間,不僅為老年群體提供“舌尖上的幸福”,還讓居民就近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務和休閑娛樂。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